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中小银行主题会议实录(3)

2010年04月25日 16:58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主持人(党均章):谢谢关董事长。下面有请西安商行的王董事长发言。

王西省:听了几位专家和兄弟银行的发言很受启发,是个交流学习的机会。我想中小银行特色化发展之路已经是个发展方向,从城商行得前世今生来看,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是草根银行,通过15年左右的探索,目前的转型走向特色化经营,一个是外部和内部两个条件的促进,一个是国家战略转型的需要,使城商行发展比较好。第二是城商行这两年发展的状态,尤其是资本风险的管理,监管实质落地和强势的推进,使得城商行走到这一步有了自己的特色化道路。再一个是城商行发展15年,从处置风险到现在新的十年开始探索,对城商行的要求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来讲也到了这个地步。

从我们西安商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银行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管从治理也好,引进战投也好,我们的切身体会是战略一定要清晰,再一个策略也要清晰,节奏也要掌握好。我们05年引进战投,在全国是比较早的,自身不清晰,加之当时引进谈判的时候留下来一些问题,当时外资不是很成熟,谈判的时候资金没有到,要交点定金,你的财务状况按照国际准则,什么时候金融资产达到1块钱的时候才进入。所以在05年引进的时候这种情况,当时西安商行按照国际准则拿不到,资金的缺位在治理方面也留下了问题,当时民营企业进入股权比重过大,股权扭曲、治理扭曲就出现了很麻烦的问题,关联交易出现的风险也非常大。通过这几年西安商行走过的路是走了一点回头路,走的看来战略上很清晰,而且跑得也很快,可能在策略上或者在自己的能力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在发展过程中引进策略,包括自身的吸收消化的能力如果没有准备好的话,做什么事情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我们通过三年的实践,基本是市场化重新再谈判,再来完善战投的协议,使中国信达资产也进入,又形成了新的公司架构,这个架构是三大股东三足鼎立,一个是信达管理资产公司有20个。第二个是中介银行资金实际到位,再一个地方政府和开发区的股权比重也下降了。这三个股权产物重新构建了,也奠定了下一步发展的比较好的,按照银监会最近在探讨时提出来的治理优化的原则,最好能不能是地区和全国有个平衡,就是股权的企业,再一个是国有和民营,再一个是境内和境外,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的状况还是比较理想的,境外、国内的央企还有一些地方还有一些民营企业,这个要素缺项。这么一个架构目前我们马上完成换届,在这个过程中也消化了50亿的不良资产,而且金融危机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当时2块多钱受到挑战,后来战投2块多钱进入。政府实际五年的税收补贴占到了不到10%,完全是市场化的方式。当然这也通过磨炼,我们和外资更加彼此成为互相尊重的真正的合作者。

由于过去在其他方面耽误了,所以外资实际上也无用武之地,进来以后面对的问题很低级,不是说不行,他们的风险管控能力各方面也是非常好的,金融危机以后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在全球已经上升到前十位了,位置在前移,所以是双向的,这次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构架。法人治理三个股东我们目前正在切磋下一步发展的战略,应该说这么一个股权架构对银行今后的走向是什么样的,我们感觉大的方面战略上非常一致,在具体的战略上可能还有差异。当然,从我们的感觉看,不管怎么样,我们是一个在西部区位的小银行,我们多少年走过来,就像刚才几位城商行的同行说的,我们还是坚定服务于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包括微小企业,我们觉得这是城商行生存基本的根,离开这片沃土肯定发展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下一步在股权治理方面的功课做完以后,把基石打好以后今后的发展肯定是非常坚定的,而且治理肯定是均衡的,比较有特点的。可能在城商行兄弟单位里像我们这样三足鼎立的还没有,在特色化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条体会是城商行的发展特色化,它的产品服务还是离不开本地的经济结构和人文特色。西部地区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和东部好多地方还是有差异的,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下一步西安这块,国家关东和天水经济区,大西安、大西北、大关东的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块的产业结构和今天年会的主题是紧扣的,西安开发区主要是科技资源的投入,试验基地。西安作为西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包括“神六”、“神七”的心脏部分都在那里生产,再一个是它的文化产业定位是世界古都,它的产业结构是高科技、文化、旅游、军工和其他产业这样大的环境里我们也做了探索,对文化企业、各种创业贷款我们也在做,当然没有像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的品牌做得那么响那么亮,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也做了不少工作。当然我们今年也提出来充分整合提升战投资源,或者各种资源的能力,要进一步细化战略,下一步在特色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课题要探索。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晋商银行上官永清董事长发言。

上官永清:非常高兴参加探寻中小银行特色化发展之路的论坛,刚才听了各位专家、各位董事长的发言,深受启发。前几天在银监会的发展论坛上,它的主题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今天我们的主题也是这个。我在想,我们的中小银行讲特色化、差异化,到底什么是我们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做到什么程度?作为银行,我们经营最终的目的是创造价值、回馈股东、服务社会,所以我的想法是只要有利于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回馈股东、服务社会的途径、路径,都是我们中小银行选择的。哪一条路径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快的发展,更有利于我们做强做大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的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特色化、差异化到底特在哪儿?差在哪儿呢?我想应该反映或者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要有一个选择、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客户群体,中小银行对客户的选择上不能和大银行去比、去拼,我们不能去选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支撑、推动、促进作用的大企业,我们选择的是对区域经济或者地方经济发展起支撑、推动、促进作用的客户群体,我觉得这是特色之一。

特色之二,我们要开发适合这些客户群体的金融产品,从而打造中小银行的业务品牌,通过这些业务品牌或者产品来盈利,或者更好地服务我们所选择的客户群体。

特色之三,我们要建立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适应中小银行风险管控的风险控制模式和业务流程。

特色之四,作为我们中小银行,我们要有适合长远快速或者叫更好更快发展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研究和探索中小银行差异化和特色化的路子。

从我们晋商银行来讲,晋商银行是09年2月28号在原太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更名重组,晋商银行一挂牌,我们就把晋商银行的发展愿景确立为要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族品牌银行,为什么要这么定位呢?大家知道,明末清初的晋商曾经作为十大商邦之首,在一百余年的历史中曾经引领了无数中国的金融革命,我们的票号作为中国近现代经营的鼻祖,晋商银行可以说在继承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我们有责任进一步弘扬晋商精神,传承晋商金融文化,把晋商银行打造成一个民族的品牌银行,所以我们把我们的发展愿景确立在这上面。按照这个,我们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是完成省内的网点布局,二是按照区域跨区域设置机构,在更大的范围内设置分支机构,最后走向上市。同时我们也把我们的市场定位在服务新晋商群体上,这也是我们的客户结构。按照这个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我们去年的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相当于原太原商行十年的发展速度,同时我们在公司治理,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风险管理、企业文化方面又为我们打造一个百年老店打下了基础。我们要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晋商银行,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打造成一个民族品牌银行,从客户群体讲,要为服务晋商,服务山西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紧跟着晋商的途径去进行省外的网点布局。同时,我们要传承晋商文化,打造诚信、敬业、守纪、和谐发展,用这几个字的企业文化,或者用老晋商传承下来的企业文化来凝聚员工队伍,为我们打造民族品牌银行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晋城市商业银行贾沁林董事长发言。

贾沁林: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很高兴,参加这个会很有价值,刚才听了几位专家、董事长、行长的发言,我学到不少东西,心里也想了不少问题,同时也很受启发。因为这次的主题是讲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问题,差异化和特色化主要是相对大银行和中型银行,其次对我们各位城商行来讲,我们都是区域性的银行,区域性的银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差异化和特色化从去年银监会提出对城商行的发展要求以后,也说明一个问题,说明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在08年之前,应该说城商行的发展同质化是比较严重的,还是追随大银行做业务,战略目标不清晰、战略定位不明确。应该说在这之前是求生存,提出差异化和特色化以后,为我们求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也说明我们现在求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转型的时期。今天听了各位专家和董事长的观点以后,我有三个体会,跟大家共享一下。

第一,讲差异化和特色化必须有坚定的市场定位,有了市场定位以后需要不折不扣地把战略执行到底。我们城商行从城市信用社走到现在,在这期间由于我们的战略定位不准确、不清晰,我们是仅仅盯着大银行做业务,走了不少弯路,最后走下来,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客户很少,如果在战略不清晰的情况下可能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定位应该这样考虑,我们有多大的资本就可以做多大的银行,我们在城市信用社的时候是小银行,这几年发展大了一些。或者说我们有多大的资本才可能有多大的客户,根据巴塞尔协议,银监会也对我们监管有要求,其实就是贷款的集中度,去年的要求是我们2011年必须达标,最近我们在重庆开了一次会,银监会明确表示,今年年底贷款集中度必须全部达标。其中贷款集中度的减缓已经对我们这些小银行的战略定位和机制更明晰了。

根据资本的要求,其实我们这些小银行业必须面对小客户,就像刚才杨秘书长讲的,我们应该安分守小,做特做优做强,既然我们的资本不大,监管当局对你的要求肯定也不允许你去做大客户,我们就必须安分守小。根据这个要求,我们晋城市商业银行定位是做城市小的银行,我们的客户群主要是对微小客户和小客户,以及个人类的业务。明确这个定位以后,就必须强化我们的公司治理,强化我们的董事会,把我们的董事会做强大,董事会做强大才能保证我们战略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可能还会出现摇摆。所以我们战略定位以后,董事会必须有决心、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做好。

第二,要想做得有差异、有特色,我们必须有差异和特色化的产品,产品对于小银行来讲是一个核心,要想有产品,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市场细分,无限度地划分市场。产品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量身订做的,这对小银行来讲是个考验,同时我们是个弱点,想在特色上下功夫,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考验。所以我们下一步根据客户的定位,下一阶段我们从董事会来讲我们的经营产品主要是在产品上做点文章。产品上有突破以后,我们才可以有独特的服务方式、管理流程和盈利模式上真正创新。因此我们转变我们的经营方式作为抓手。

第三,我们的战略定位要做一个城市的草根银行。城市的草根银行是相对于我们过去的业务来讲是有难度的,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作为小银行的事业来讲是做非常的事儿、成就非常的事儿,必须有一批非常的人才,人才的队伍与我们的战略定位是否匹配,这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人才是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去引领的,我们既然把一些小客户、微小客户、企业作为我们主要的市场定位,那么我们的员工是不是喜欢这些客户,是不是爱护他们,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员工都喜欢做大业务,都排斥小客户,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在我们的员工队伍里对我们的战略定位是不执行的。明显定位之后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做相应的调整,而且在这方面还要下大力气。

我就讲以上三点体会。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赣州银行肖明华董事长发言。

肖明华: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谈大与小的问题,这个比较难做?因为从中国现在的状况来讲都是想做大,企业要做好就要做强做大,不要研究做大的问题,要研究做小。还是有效率、有质量地进行发展,你的规模是多少都涉及到,你没有分量就没有话语权。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能赚多少钱多好啊。

第二是特色化的问题,特色化在这种时候提出来确实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走到今天都是在讲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特色化、差异化有一定的意义。我们要打好三张牌,第一张牌,我们要处理好和中小企业的关系,不能只盯着大企业,打好中小企业的牌。第二张牌,是打好地方的牌,我们城商行不止在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每个地方的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我们要围绕着地方的地方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来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他们的发展,这样才能起到城商行应有的责任,经济发展了,城市才能得到发展。第三张牌,要打好特色化的发展,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的文化,我们赣州是客家聚集的地方,96%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特点是勤劳、敏感、开拓、包容,基于这些我们打造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城商行的差一点很大,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我们要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做好服务。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桂林商行的王能董事长发言。

王能:听了几位专家和董事长的发言,收获很大,也有很深的启发,作为桂林商行,这么多年在特色化发展方面也做了一些探讨,因为自己以前战略定位不明晰,走了许多弯路,所以这些年在一些微小企业贷款、小企业贷款方面,在广西还是走在前面。而且在这个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也感受到这块业务今后的无限潜力。我们是08年和国开行合作,合作以后感觉到当时这个市场的需求量不是那么大,但是实质上通过风险管理,带给我们今后的利润和客户是非常之多的。所以我们在今年,我们在华南地区发展的速度、增长的速度非常之快,一个部门70多号人能够实现6000万的利润水平。所以感受到特色业务发展中带给我们中小银行非常有前景的发展,而且在桂林当地有个品牌化的趋向。更多的是在个性化发展方面,通过引进一些风险理念,特别是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指导,其他的业务方面带给我们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稳定。当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年也是不断地通过微小贷款来做其他一些产品的开发,收入是好的。这是我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更坚定了我们桂林商行今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同时这几年我们在社区银行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在服务制度、设备、网点布局,甚至为老百姓实实在在服务的产品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感觉到通过这些工作在桂林80%-90%的中小企业以及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同度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了,这也是我们今后走出去、走好的一个根本性的东西。今年我们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提出了今后2-3年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实质上我们自己也看准今后的步伐,干好今天的活儿,作为中小银行目前更需要的是把目前的事儿干好,把我们的品牌打造好。我们提出三年打造三个目标,做政府、企业、市民满意的银行,做广西最有特色的银行和广西最具有竞争力的银行,按照这个去做。怎么做好?我们在今年也提出来用今年和明年,首先自身立足桂林,干好桂林的事情,把桂林的品牌在桂林做起来。第二是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第三是特色化,特色化围绕着打造广西新的小额信贷银行和旅游金融服务的一家小银行,围绕这个方向去做。我相信今天这么多专家、学者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信心,使得我们作为一家中小银行,更应该在发展道路上作出探索,应该说前景会更加美好。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自贡市商行的张志强董事长发言。

张志强:今天上午和下午听了专家领导的讲话,特别是听了下午分会场的专家的讲话,还有兄弟行董事长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探讨中小银行特色化发展之路,我有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特色化。其实所有的城商行走到今天,发展到今天,都是在特色化的经营过程中走出来的,只不过是在经营的过程中走得和其他行不一样,因此我感觉到,或者说我觉得特色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过程,所有的城商行的发展,特色化就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也只有这种变化,就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只有变这个过程才能形成一种特色,只有变才能形成一种优势,只有变才能做强做大。我们都是在变的过程中,或者说像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有一些发展得更好一些,就是我们说大家都是一些弱势群体,实际上城商行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变的过程,只有变的过程,特色就体现在变的过程中。听了专家、学者和董事长谈了以后,这是我的体会和理解。

结合四川自贡市商业银行,这几年是怎么走过特色化呢?自贡市也是个老工业城市,建市的时间比较长,1939年建市,70多年的时间,但是这家银行就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五年以前这家银行被国家银监会、四川银监局认为,全国2004年国家银监会开会的时候,是全国133家银行当中最小的银行,当时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境地。这几年我们就是在变化的过程中由小变大,我们树立了一个观念,就是理念国际化、经营本土化,理念国际化、经营本土化本身就是特色。理念国际化是所有的银行都有共同的规律,必须这么做,比如说巴塞尔协议规定8%,大家都要这样做,国家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要求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11%,大家都达到11%,这是共同的要求。但是在国际化的基础上,大家做商业银行都要按照规定去做,达到要求,但是光这样做是不够的,就是今天探讨的中小银行的特色化。

第二,自贡市商业银行的特色化做了三个方面,一是做好县域经济的发展,自贡市商业银行本身是地方银行,地方银行为地方经济服务,怎么服务?比如像自贡市是个老工业城市,大的企业有,全国知名的支柱企业,有些还是很大的企业,我们不去做,但是我们瞄准县域经济,就是区县以下的经济,去发展银行,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刚才专家在发言的过程中已经说了,大量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经济服务、金融服务,特别是工农中建,它在改制的过程中收缩了,把一些县里的支行、分行撤了,这就给城商行和地方银行留下了发展空间,留下了一个狭缝,你可以进去,把县域经济做好。

二是做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是大家共同做的,但是做各个中小企业的过程中,都要因人因时因地来变,要根据中小企业的情况,比如这个企业的老板行与不行,这个人怎么样,他不行的话款是不能贷的,因为他道德上出现问题,你给他贷款不是糟糕了吗。因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的情况,现在刘明康主席讲对中小企业不看“三表”,要看境外的“三表”,就要看当时这个企业发展的情况怎么样,它的建表怎么样,工人的工资发得怎么样,公司报表怎么样。还有它用的什么煤,进的单多与少,还有上一个季度和下一个季度,企业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也要因时因企业发展的情况变化自己的对策。有一些企业是本地的,有一些企业是外来的,招商引资的企业也有千变万化,有一些是靠政府土地的,有一些是到这里淘金的,有一些是到这里干事儿的,怎么样判断外来的企业怎么样,这对中小银行是个考验。所以,在对中小企业的时候也要把握一个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过程,把握了这个过程特色化短平快地就做上了。比如说我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就用了旧社会保家制的办法,用在了中小企业的身上,我看这件事儿是好事儿,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没有挤压的东西,怎么办呢?咱们就把保家制用在上面,甲乙丙丁写合同,甲出了问题,丙也有问题,这个产品一推出受到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欢迎。所以,我们说中小企业也有特色化求变的过程。

三是抓好企业文化,我的理解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在做文化,这个企业的问题做得怎么样,既包括员工的理念,也包括团队的理念,假如员工和团队的理念不行,这个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做好企业文化,再把党的建设在企业中做好,这个企业就很有生命里。

第三,既然我们在探寻中小银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大银行不能倒,小银行在中国也不能倒,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当地政府的银行,出了问题政府是要买单的。中小银行对地方中小企业的服务在税收方面,比如说拨备怎么提、税收怎么表示,政府是应该研究和支持的。

另外,监管也要差异化,不能一刀切。比如说现在下的新建5万亿的总规模,所有的是22%,这22%是不是对所有的中小银行?不能随便说这个话,当然这是探讨。但是我感觉到是不能对所有的中小银行一刀切,都是22%,这样对地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有些可以做,有些不能做。所以我的建议是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在扶持中小银行特色化发展过程中,打造经营含量的过程中也要差异化,也要特色化,把真正中国的中小银行做实做强做大,这样才好。说得不对的地方请专家批评指正。

主持人(党均章):时间关系来自银行领导的发言到此为止,下面有请三位嘉宾做个点评。

杨再平:非常感谢听了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行长介绍了宝贵的经验,我一方面在协会工作,另外一方面我也喜欢搞研究,我想起很早古代的诗人说过“以例为师”,我们要以在第一线的领导为老师。

第二,我觉得谈特色化,实际上就城商行或者小银行来说,首先我们这个群体是有共性的,有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又是整个城商行这个群体共同有的,但是又区别于其他大银行,我们说城商行一定是地方银行、社区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和市民银行,如果说趋同的话,同质的话,这几个方面我们的小银行摆脱不了。所以特色从大家介绍经验来看,从什么地方开始呢?我觉得就是从客户细分开始,只要你抓住了客户细分,因为不同地区的客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客户,同一家庭不同代的客户,富一代和富二代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知晓客户、贴近客户、培养客户,客户的知识不同,每一个客户有自己多样化的需求,我们怎样去发现这些需求,去培养这些客户,我觉得首先要体现在客户上。客户有了,之后是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说客户的差异性、特色我们知道了,我们提供的产品是满足不同客户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我觉得我们的特色就体现出来了。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核心控制,再上一个层次就是文化。综合起来这几点构成了我们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特殊的客户、特殊的产品、特殊的中国文化、特殊的企业文化、特殊的治理,这几个方面加起来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部竞争力,如果能把你的产品做到不可或缺,你的服务做到不可或缺,什么叫不可或缺?就是不能缺,也不能被别人代替,既少不了,同时少了你别人做不了,这就是不可或缺。我觉得能够在不可或缺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不能被替代的能力。我们学经济学,我们讲替代学,如果一个东西很容易被替代,它的价格是卖不起来的,比如说茶叶贵就可以买咖啡,所以我们要去探究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东西。

第三,大家对大和小的关系的理解,它确实是个悖论,很复杂的关系。比如说我们都想做大,但是显然很多银行做不大,不可能大家都是工农建交,有很多的银行就是小银行。小银行就是失败吗?这恐怕和我们以后的宣传和我们的弘扬有关,小银行做得好的一样是杰出的银行家,我们以后应该宣传那些做得好的小银行,做小银行很杰出的银行家。

另外,从整个的发展态势来看,这就涉及到银行的生产结构问题,银行的生产结构就应该是垄断性的结构,有少数的几家大银行。现在说六大银行也好,开行进来了,他们占的市场份额应该继续加价。像美国的前25家,也就占40%,我们现在前五家就占了50%,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高度垄断的市场。而这两三年来我看到在变化,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占到比例15%,城商行7.2%,未来按照这个趋势应该还会占一些份额。比如说股份制以后到20%几,25%,城商行是不是可以在15%的比例。就是说从我们自身的规模来说,市场来说还是有份额的。我们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当然你自己也在做大,别人也在做大。我的观点是,不要一味地觉得做大才成功,而是应该做特做优做强,然后再谋大,不是所有的都谋大,而是少数的。所以也不排除现在看来很小,但是未来做得很好做大的。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王君博士点评。

王君:关于特色的问题,王董事长说得对,是内生的。其实以后这个问题不用讨论,这个话题是个伪问题,为什么叫伪问题?如果有良好的公司治理、适度的竞争和有效的监管,特色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了,没有文化会在竞争中失败,只要银行有破产的压力,有来自股东的监督,有有效的监管,那发展特色业务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要把这个问题再当做话题来谈。

第二个问题,有一个误区,其实说中国的银行无论大小都不能倒,这只是对历史的看法,对未来千万不能有这种幻想,中国没有建立起来有问题银行的破产机制,所以迄今为止有不少已经死掉的银行还在活着,按照资不抵债多少次算的话已经死七八次了,但是还在那儿活着。中国这样的银行很多,但是过去的十多年里,因为快速增长,使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翻过来了,使原来没有价值的抵押物变得值钱了,尤其是房地产,再加上中国银行监管当局和政府的理念,不愿意让银行倒闭。这个问题目前是个没有结论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很多人看这场金融危机很遗憾地认为,如果美国对雷曼兄弟象中国政府对待中国企业一样,雷曼兄弟没到那个份上,只要有银行出一笔资金可能就过去了。到底哪个优哪个劣还要继续研究。但是有一点是要肯定的,实行监管,让资不抵债的银行继续经营,这确实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避免触发危机,但是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效率的损失和社会公众的麻痹。前一些年大家知道,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当时的银监会副主席在一次城市商业银行的会上公开点评三家的业务,说要进行破产清盘的处置,这个话说完以后没有实施,原因是那三家银行所在的地方政府很厉害。我到那里发现,不但是老百姓继续往里存钱,而且官员也往里存钱,这就说明大家都很心安理得,这个现象绝对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事儿。所以这只能作为历史的回顾,不能拿这个预测未来。在未来的金融体系一定是有生有死正常经营的过程。最重要的是,破产的压力才能促使银行不懈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还有一些问题今天说不清楚,有一个问题我在想,就是在起步的时候,大家想想十年前各位的起点是很相似的,经历过十年以后现在不一样了。我对刚才大家的发言很同意的一点是,我的发言历来都很客观,如果抓住一点好象觉得这个人跟谁过不去似的。通过大家的发言我就已经意识到了这十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差异很小,有个还在说几年前的沉词滥调,就是很多的会议我们都说不到一起去,各说各的,从别的专家身上捕捉到一定点零星有用的信息,记下来,跟自己的穿起来,这就是好东西。这里的问题在哪儿?其实这个问题简单得很,我们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什么是问题的本质?咱们退回去一步,银行的产权是明晰的,到底归谁所有?可以有国有的股份,但是政府作为所有者也要模仿私人所有者,给这个银行提出明确的目标,并且要对他进行监测和评价。让谁满意呢?要让你的股东、员工满意,至于剩下的属于社会责任。现在真是有先进的思想,就是绿色信贷,明明是这笔贷款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它对环境造成危机,对社会安全造成影响,行内要有明确的方法,这才是真家伙,说别的没有什么意义。

另外,办银行不是办慈善机构,必须得盈利,我也在说套话,但是这个套话跟别的套话比更有价值。还有的银行提出希望政府给予优惠税收,我觉得这就不对了,你如果办银行这么好的条件,要知道中国的金融政策客观上是在补贴银行,存款利率那么低,贷款利率并不是那么高,已经放开了,百分之三四个点,尤其是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对老百姓征通胀税,这个税补贴到银行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营还需要政府用税收补贴你,作为银行家这个话说得小声为好,如果我听谁这么好,我就会想这个银行说了那么多好话,是不是背后有问题。一个真正的银行家,应该不要政府的钱,也不要政府来打消呆帐、给我补偿,就要放手让我经营,不能说组织部看不上我,或者别人看着眼红。否则的话连你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语言都没有特色,你跟众多的官商如出一辙,你的银行还能有什么特色?还指望你有什么特色?特色从哪儿来?来自最高层。

总之,我明年不准备再参加这样的会了,原因是让我近乎也不叫歇斯底里,但是让我说这个话也不是我份内的事儿,我算谁?说银行家也不是银行家,但是我在这里苦口婆心地说,并且嗓子也不好使,说这些到最后甚至自己觉得很惭愧,有可能说了很多别人都知道的话,这是很烦人的,再一个是重复说过的话。其实这反映了我们体制内根本的弊端,就是本来不需要研讨的东西,刚才哪位还说到重庆有一个会,也在说中小银行的特色问题,我特别同意乔志强董事长这句话,特色是内生的,如果说这个银行有明确的产权、良好的公司治理、适度的竞争环境,有破产的威胁,在有效的监管下,特色是不用讨论的,你会被逼无奈,要么你特色,要么你完蛋,再讨论这个问题也没有用。谢谢。

主持人(党均章):下面有请郭田勇教授点评。

郭田勇:听了刚才王君说的,我觉得很深刻。我自己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包括刚才我讲中小银行的税收问题,因为中小银行比较多,风险比较大,我们所提的观点是给中小银行一些税收补贴,可能会使得它在未来支持中小企业上能够更有所帮助,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

在金融危机以后,前段时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说现在市场化说了这么多年,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说,说了二十年了,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化。我们现在金融改革的方向,应该说在一定市场化的情况下,我们再提出这个观点就更信服了。金融危机以后,我们说西方国家正是由于利率过于市场化,银行竞争过于激烈,所以在一些业务上赚不到钱了,所以大家开始搞金融衍生品,产生出金融危机。反过来说,怎么样保持金融业的稳定?这个潜台词还得先让银行能够赚到钱,如果由此导致中国银行业大面积出问题,可能对中国金融贷款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

官方有这样的前提以后,在金融危机以后,大家都在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好象利率上不能完全放开,不能完全市场化,这也是作为未来保持金融稳定的一个条件,现在有这种趋势。既然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中小银行、大型银行,所有的银行都在这个平台上经营,国家又希望我们中小银行能够更多地把钱投到中小企业,投到农户,投到比较弱智型的产业上。大银行是搞“铁公基”项目,它很轻松就能赚到钱,我们的基本利差和大银行一样,又要求我们把钱投到这样的领域里去,我个人觉得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我们提出一定的税收方面的优惠或者要求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毕竟从国家来看,为了保持金融稳定,它并不主张去推进利率市场化,大概是这么一个基本点。当然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中国的很多事情,我们讲银行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主体,也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中国总是要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接着我再简单说几句差异化的问题。从业务差异化或者从同质化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如果大家去追求,去垒大户,我们一般把这叫做同质化,如果都去服务中小企业,讲你的客户不是一样吗,都在服务中小企业,这是不是也叫同质化呢?我认为这不能叫同质化。如果都服务中小企业,虽然表面上看客户都一样,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差异化。我想解释一下,同质化比大家去追求大户、追求大企业,这里贷款手段、贷款工具是相同的。我十几年前在国家证券干过一段,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就是天天要去公关,请人喝酒,这就叫投行,因为它主要的目的是拿下项目,至于价格什么根本连想都不要想,你只要能公关就行,这时候所有券商都去走同质化,谁能找到地方当官的,能把项目拿到手就是好的。因为中国股市,一二级市场差价非常大,只要你能够拿下项目,很轻松地发行,就能赚钱。到现在我们看国外的银行,恐怕拿项目也很不容易,为什么能拿到项目,最重要的是背后拥有一个客户群,和你所拥有的比较高的定价能力,恐怕这块是竞争的焦点。

回到银行业的例子,大企业去拿大客户,也是很简单的贷款的方式,而经营中小企业的确是要差异化非常强的,因为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特点各不相同,大家在城商行,我也听说过一个情况,不说哪个地区,在浙江一带也有一个城商行,在本地经营得非常好,但是跨区域一设分支机构就坏了,出现一些不良贷款。这边的客户群你长期在这儿经营,所获得的信息多,使得你能够做好,出去以后却不一定能够经营得好。所以,中小企业客户应该是表现在差异化的范围内,要理清这么一个概念。如果真正要做好中小企业,肯定要采取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化的经营方式才能做好。由于在中国的情况下,大家商业银行都在市场上做,你这个城市商行做的中小企业非常多,投资的成本比较大,相对于其他国有大型银行,相对于其他的大的金融机构,你在这块上的经营成本就要更高一些,你的风险就要更大一些。当然,我们从静态来看,要求国家给予更多的补偿,我觉得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最后,从这几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来看,花旗银行、汇丰银行进入到中国之前,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如雷贯耳的,他们的知名度比中国银行的知名度还要大,但是进入中国之后市场占有量反而变小,市场份额反而下降,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银行光说非常有品牌,大家一听说这个名都很熟悉,都很亲切,好象也并不是你能够占领市场、获得客户的根本条件,因为在你具体做业务的时候,就像打牌一样,一把牌一结帐,我做一个客户,放了一些贷款,这样才能赚到钱。你的名气大,并不足以使你到市场中很轻易地取得很多客户,因为每一种业务、每一项产品都是要一笔一笔谈、一笔一笔做的。反过来说,包括城市商业银行,你又上市,又开始跨区域设经营机构,规模又变得非常大,你可能会认为这对我的业务经营是不是有个反作用力非常大,因为我的品牌好了,我认为也不一定,关键还是要把核心竞争力做实,真正给客户服务的时候,能够让客户感受到你比其他银行有更高的服务能力,这块是你最核心的东西。其实大的品牌,当然必须和你从小处着手的服务能力相结合,这时候大的品牌才有价值。

主持人(党均章):谢谢郭教授。

王君:我和郭教授是第二次在一个平台上讨论问题,因为咱们说的是事儿,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想稍微做个回应。研讨是这样的,思想的交锋、碰撞,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才能更清楚。

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更有可能、更应该实现商业的可持续,因为到了中的份上已经很大了,小在中国的范围内也是很大的,中国是微小,个体工商户这样的,雇工在10人以下,资产和销售额在500万、上千万以下的,就连这块实现商业可持续都是有条件的。凡是参加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微小贷款项目的,他们无一例外地不良贷款的比例控制在1%以下,而利率不等,有的12%、有15%,有18%,总之是盈利的,利差在10个百分点。凡是做这个业务的银行,他们不需要政府有任何税收的便利、税收的优惠以及所谓的风险补偿金,要求风险补偿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而且招至政府的干预。

自从04年10月29号,人民银行放开了贷款利率的限制以后,理论上商业银行有条件按照贷款的风险来定价,没有上限,这样的话高法关于民间借贷不超过基准利率四倍的规定,成为中国高利贷的界限。就算四倍的话,基准利率是20%,一般来说也没有达到。我的意思是,现在利率的政策其实允许你收取较高的利率,但是很多银行还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30%、50%,最多不超过百分之百,用这样的方法定价,隐含的意思是把微小企业、中小企业当做弱势群体。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已经放开了,你已经有条件把贷款利率收到15%,年息20%。即使年息30%的贷款,也不是高利贷,并且贷款人有意愿借这个钱,你的挑战是你是否有这个能力。比如说党总在短期内有一笔紧急的贷款需求,他愿意支付年息高到800个利率,都有这样的事儿,对他来说重要的是方便、快捷、可靠地拿到贷款,而利率的实际负担并不太重。

第二个问题,我们推荐的微小贷款,在大江南北,在中国任何地方,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能够有把握地判断还款人的意愿和能力,刚才自贡市的董事长说的,你只能解决还款意愿,但是不能解决还款能力,永远不要超过他的借款能力,这样才不能造成债台高筑。

外资银行的份额,因为我是第二次听到,我也听到一个比较有分量的人说过同样的话,外资银行这几年的份额并没有怎么增加。其实从全世界来看,外资银行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渗透率都不超过20%,但在中国也没有达到这个界限,说明他们有潜在的空间,这个事儿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现象。

我就做这些说明。

主持人(党均章):谢谢三位专家的点评。今天下午四位专家和九位董事长、行长就特色化经营的专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关于银行特色化经营是个古老的话题,但这个话题依然很重要,因为特色化经营是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也是银行做大做强的需要,我个人认为它更是银行应付经济周期变化的需要。如何去特色化?大家进行了很多探讨,我想特色化无非是一个,在目标市场上追求目标市场是不是有差异化?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目标客户是不是差异化?产品是不是差异化?服务是不是差异化?很重要的是我们的经营模式是不是有特色,跟别人不一样,最后是管理方式、管理内涵,只有把这些问题探讨清楚了,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点,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中国银行的同质化是非常严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特色还是比较鲜明的,我们提这个话题是希望城商行的特色更鲜明,希望在各位的努力下,未来中国的银行业真正能够百花齐放、绚丽多彩。

谢谢四位专家,谢谢在座的各位领导,谢谢各位嘉宾,下午的会议到此结束。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专题:

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xf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