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岐:千万别夸大通胀预期也不能打压房价
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曹凤岐
凤凰网财经讯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公布11月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CPI)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涨0.6%,也是近10个月来首次同比为正。为此凤凰网连线了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
CPI转正是好事。如果CPI总是负的,不利于就业,有损经济。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猪肉价格一直很低,养猪的农民就挣不到钱。从11月经济数据看,此次CPI转正的确主要是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的结果。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下降0.7%;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4%。
在曹教授看来,现在有的是通胀预期,还谈不上通胀,甚至在整个2010年上半年,通胀都算不上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目前我国的经济刚刚复苏,基础还不牢靠,如果夸大通胀预期,把通胀当作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矛盾,那就意味着要改变现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要提高利息,势必对居民消费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让经济出现反复。
11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8%,与2009年前10个月持平。这也就意味着居民的消费能力并没有提高。同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8634亿元,同比增长32.1%,依然是经济的主要动力源。在曹教授看来,尤其要留意的是房地产市场,70个城市11月的房价涨幅达7.5%,增长较快。但又不能打压房价,毕竟房地产是经济的支柱,房地产发展了才能带动水泥等在内的一大批行业的发展和就业。2009年的经济复苏中,房地产和汽车两大行业的贡献有目共睹。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低价房的供应量,从而缓和房价的快速上涨。同时对于投机性炒作高房价,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以遏制。(王小瑛)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作者:
编辑:
wang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