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低碳经济与中国
2010年1月16日,由《经济观察报》报社主办的“2009年度观察家年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再出发”。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直播。下面是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刘强演讲。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出一位学者,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刘强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低碳经济与中国》。
刘强:非常荣幸有一个机会来这里做这个报告,非常感谢主办方,我是一个研究人员我特别想分享关于我研究方面一些观点。因为我做的是能源和气侯变化相关研究,最近大家也知道哥本哈根又炒的那么热,所以大家对低碳经济比较关心,我想从这方面讲一些我自己的观点。
说到低碳就是谈排放减少就是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这个里面很多大部分是来自于能源消费,我首先想谈一下我们过去能源消费的情况。大家可以看这个图,我们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包括电力消费一个变化,增长的一个对比情况,从2000年以后我们能源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能源强度有一种增高的趋势,从05年十一五国家公布节能减排我们这个趋势有所减缓,相比较而言中国能源强度在全世界是比较高,如果我们对比一些高耗能产品比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日本要高出20%到50%这样一个概念。
右边这个图是我们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品种,说明我们温室气体排放程度必然比较高,未来我们这个压力减排压力是非常大的。那么由于能源消费量这么大,增速这么快,未来我们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什么变化,这个图是国际能源署做的一个研究,0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接近世界第一,我们跟美国差不多水平,从增速中国增速要快于美国,未来很快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不断怎么样在未来将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从国际层面,应对气侯变化。IEA这个图给出未来预测可以看去掉以后可以看到按照基本情况变化中国二氧化碳会增加非常快,虚线我们采取更多措施我们二氧化碳会降到什么水平,这中间需要很大的努力。不管怎么样气侯变化已经是一个全球客观承认一个事实,全球都在为此做出努力,作为中国作为经济发展速度数次之快的国家我们必将成为非常大的压力,未来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不管是从国际层面还是我们自身的需求。
这个图是科学家对我们全球气温上升的判断,在2016年在一度二度这个方面中国是在高线3.9到6.1的范围之内。就低碳经济从我们自身看,低碳经济即有压力又有挑战,又面临动力按和机会,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我们人口众多未来我们将面临多大压力,挑战我们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区域发展非常不平衡,我们整个经济水平我们应对能力都比美国,日本很多发达国家差很多,这些方面在技术,知识储备肯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有动力,一方面刚才很多专家,企业家都提到了我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很严重,我们水资源匮乏,这种情况之下通过应对气侯变化,通过发展低碳经对我们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有效益。
还有一个机会就是我想更多提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现在的经济在很大一部分,或者说一部分开始面临粗放型增长的特点。所以说,未来如果发展低碳经济我们想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特点会有更大动力和机会,如果说低碳经济支撑刚才说到低碳经济未来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说低碳经济支撑我们需要技术、资金、政策的保障,最关键我们需要一个市场,这可能跟今天主题更多切合市场的概念。从技术看我们研究避嫌如何我们将来要做低碳经济,组核心观点我想提出来到2030年中国需要在很多部门包括工业、交通、建立部门,我们的技术要占领全球领先地位,现在实际上我们距离差距在某些行业还是非常远,在未来20多年时间我们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从技术的准备说,刚才杜邦老总说他们做太阳能薄膜电池,我们未来在能源供应侧和能源的需求侧我们需要很多技术,加起来有28种,是一个对半分的概念。这里很多技术现在仍处于研发阶段有一些商业化示范,所以说未来我们在研发,示范方面需要投入更大,这是一个简单的在这里面提一下,因为时间有限不同部门看,我们未来需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从工业来说,刚才说到我们在2030年一些主要行业,主要是一些高耗能产业必须有一些世界先进技术,从平均水平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从建筑业大型商业建筑速度这么快我们必须考虑在新建建筑里面建节能建筑,还有同私家车增长量非常快,这样情况交通怎么改变现有模式是非常关键,如果从技术看,混合动力汽车,很多动力汽车,电力汽车会发挥更大作用,公共交通也会发挥很大作用,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一个交通模式,怎么规划这个模式。下面这两个图简单一个概念未来我们建筑是什么情况,日本开发2050年不能所谓低碳建筑,这里面使用全部最新技术,他们说空调效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大家更关心低碳,为什么中国政府或者是我们很多企业特别关心,低碳会对企业增长影响实际上涉及到成本问题。不管从国内还是国外看,低碳不是一个低成本的事情,肯定要付出很大成本尤其对我们中国来说,投资成本是非常高,这是不同机构对未来能够发展低碳需要投资量的水平,基本上是在未来到2020年或者2030年每年都需要1500亿到2000亿人民币水平,这个是考虑纯技术成本并没有考虑中国更多的政策实施成本,我们交易成本,如果考虑那些我们成本会更高。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强调我们中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发展中国家一定要获得发达国家更多资金支持。说到成本下一个要说到低碳是要需要一些政策保障,这是我总结了一下从90恩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出台了跟气侯变化,应对气侯变化相关政策,我们从92年加入联合国气侯变化公约,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在2007年我们出台了很多文件,包括节能减排综合合同,大家知道包括节能目标,我们在现在最新还有节能气侯变化白皮书,我们在去年09年11月份提出碳强度目标,就是40%到45%如何实现政府下一步也要考虑这个问题。
政策保障我们从税制上,社会谈比较多,碳税,能源税,燃油税我们现在开始实施,碳税可能没有能源税那么快,另外一个就是标准,实际上现在建筑部门,标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中国肯定存在一些特别情况,跟国外相比我们标准强度不是很高,另外我们标准实施起来,实施监督力度不是很大,很多情况之下我们对标准实施,核查依据是你这个标准,建筑部门在建房采取没有采取相关节能措施,并不真正考察获没获节能效果,这个标准还是需要更多的加强海。有第三最关键的是激励政策,我们财政补贴政策,不同经济激励包括标识政策,甚至我们现在更多说到一些节能服务之类的政策,这个政策是最关键,不管是我们现在是节能可再生能源,从低碳各种市场,技术看都需要市场的支持,所以这个必须国家有足够的政策信号的支持,包括价格方面信号,融资方面的信号,补贴方面信号。
我想这个也是一方面说明对我们政府对我们有这种要求,另一方面对企业也是一个更大好的机会,因为这么多经济激励政策对企业会获得更多经济发展空间。第四我想说低碳规划,现在大家包括企业界,行业都非常关心未来我们“十二五”规划,未来更远规划跟低碳有什么关系,包括一些相关什么内容,我想不管什么样内容,将来在不同层面,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甚至针对企业,都会有这种规划的出台。这种规划出台可能不能停在宏观成面而要停在实施层面。
最后一点讲一下低碳审查,现在全球说到低碳,说到低碳经济从低碳市场主要有一个欧盟排放交易市场。一个发达国家发展中清洁发展机制,在座有一些不一定非常了解,清洁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开展力度和整个市场规模已经比较大了,基本上中国占全球交易量一半左右,所以说我觉得碳市场本身是一个金融的活动。从目标来说,不外乎给企业更多融资机会,给企业扩大投资,给企业进行一些投资新技术的机会,当然更重要可以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减少我们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成本。我们现在国家有40%到45%承诺目标,我想这对整个碳市场是非常有利的信号,碳市场建立需要很多具体的方法,包括各种基准线的界定,参与模式等等。现在从国内看,我们说到CDM市场,清洁发展市场已经很大,这就说明这个市场国家政府没有说我们要求企业参与怎么样,但是实际上企业参与积极度很高,说明这个市场前景是有一个好的机制,可以给企业获得效益,也给我们带来更多资金和技术。
所以说,在这个情况之下企业积极性是非常大的。当然我们现在也考虑一些资源减排市场,作为未来碳市场交易市场一个探索,但是我们温总理在去年国家政府报告里面说到将来要做碳交易示范。最后我总结起来有三点,一个是低碳,到底什么是低碳?我想低碳从全球层面看我们在哥本哈根协议里面提出来我们要2011年两度的一个指标,虽然没有法律效益,主要排放国都承认指标。从国内层面更多低碳是跟自己比较,跟我们的过去比较,我们在促进生活经济体系发展同时,尽最大努力实现比较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我们可以增长,但是我们这种强度要降低。
第二低碳经济我想强调一点不仅是低碳还是经济,我们不能以牺牲我们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我们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后一点我想说我们一种发展之路,或者叫低碳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四点,结构调整、效率提高、模式转变、整体的推进,因为除了能源我们还有农业,林业,除了工业企业,我们还有全民参与,除了节能我们还有可再生能源。我们三产结构,我们的工业行业内部结构都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低碳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尽早行动,越早行动我们成本会越低,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ding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