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金研中心:5月物价惯性上涨 近期见顶回落

2010年06月12日 04:07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2010年5月份物价数据点评

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交行金研中心)

一、CPI、PPI增速小幅上升

CPI延续上涨态势,同比增速小幅上升。5月份CPI延续一季度以来的稳步回升趋势,同比上涨3.1%,与上月相比,同比增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拉动CPI上涨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拉动CPI上涨0.7个百分点。5月份,CPI环比下降0.1%。5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上升是由于食品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仍处高位和正翘尾因素所致。CPI环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前期普涨之后持续大幅回落所致。进入5月后,随着天气转暖,前期异常天气变化对蔬菜生产影响不断降低,而伴随着夏季蔬菜生产、供应旺季的到来,各地蔬菜供应,特别是露地菜大量上市,因此蔬菜价格出现大幅回落。另一方面,近期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打击炒作农产品的政策后,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应声下跌。最后,受季节性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在经历前期短暂回升后继续下行。

PPI继续高位运行,同比增速小幅扩大。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仍处上升通道,同比上涨7.1%,增幅比4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5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增长12.2%。大宗商品价格传导至国内的滞后影响以及去年低基数因素导致5月PPI仍然惯性上扬。5月份翘尾因素推升PPI4.5个百分点。而在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影响下,市场避险需求增加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将主导未来国内PPI增速回落。5月份CRB现货指数下挫逾8%,为18个月以来低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跌幅超过20%。外需的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过热可能性降低,导致企业放缓投资、生产活动,直接体现为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品出产价格的回落。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钢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工业品出产价格同比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PPI重要组成部分的钢材价格下跌幅度较大。

二、物价仍处上升通道,CPI二季末或至全年峰值

当前,物价仍处于上升通道,各种新涨价因素和正翘尾因素导致通胀压力仍较大。短期内,总体物价水平仍将温和上涨。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回升与依旧充裕的货币供应这两大主导物价上涨的基础性因素仍然未变。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总体运行良好。5月份,PMI新订单指数虽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当前社会总需求依然旺盛。随着民间投资增长,未来全社会总体需求基础更为稳固。另一方面,去年高额的信贷投放量以及今年的外汇占款增速较快导致目前市场流动性依旧宽松。近期三年期央票由于需求旺盛导致的持续量价齐升表明,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格局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二是当前农产品价格已经进入上升周期,食品价格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长期上涨趋势。虽然近期蔬菜价格由于季节性波动因素出现大幅回落,但上游生产成本上涨和流通成本的逐年上涨必将推动蔬菜价格长期上涨;当前全球粮价已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这对国内也会起到一定的输入性影响。而国内种粮成本上升、国家上调收购价格、自然灾害频发都将推动国内粮价持续稳定上涨;未来生猪供应减少,“猪周期”再现,加上玉米等养猪饲料价格上涨,可能推动下半年至明年猪价趋于上涨。

三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速将加剧通胀压力。6月2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公布了新疆资源税改革方案细则,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的计价方式转变将提高能源资源价格,增加企业经营成本。6月1日天然气价格上调24.9%。未来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继续看涨,这将进一步增加总体物价上涨压力。

四是未来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是助推整体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的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会倒逼通胀压力在居民消费领域和工业品价格领域同时体现。近年产生的 “民工荒”现象反映了局部劳动力供求失衡问题。工资增长过快,劳动力供给趋于紧张,可能推动生产成本和未来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经测算,工资上涨10%可能推动CPI上升约一个百分点。

五是翘尾因素正效应临近年内高峰将拉动物价上涨。2010年的CPI翘尾因素呈现“倒U”型走势,在6、7月份达到2.1%的年内峰值,而同期基数变化对2010年PPI的影响更大,2010年全年PPI翘尾因素将达到3%。

三、国内外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通胀压力趋缓

虽然物价上行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近期国内外不确定性的增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可能会对未来物价上行产生一定减缓作用。

一是经济过热可能性基本消退,经济增速趋于平稳。5月份,PMI指数为53.9%,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和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将对房地产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减慢产出缺口的修复速度,削弱总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刺激消费政策效应也在逐渐减弱,如果没有后续政策拉动,消费需求也很难保证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趋于缓解。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性加大,受避险情绪强化影响,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此外,欧洲债务危机令欧元走弱,美元被迫升值,由此进一步降低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紧迫性,从而舒缓了输入型通胀压力。5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为58.9%,比上月回落13.7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该指数首次回落到60%以内。

三是近期资产价格泡沫已经或者正在被挤压。近日国内A股市场持续低迷,下半年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为重点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会逐渐体现,资产价格已经或者正在被挤压。资产价格的大幅下挫会通过负财富效应和负投资效应,减弱消费者信心,紧缩企业资本支出,从而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物价上涨压力。

综上所述,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期CPI、PPI将继续回升。在渐达峰值的正翘尾效应推动下,CPI将继续惯性上涨,并于6、7月达到年内高点,此后CPI同比增速将缓慢回落;而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输入性通胀压力将逐步缓解,PPI或先于CPI见顶。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并在政策及时的调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3%-4%之间,PPI同比涨幅在5.5%-6%之间。2010年总体通胀水平将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四、加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寻求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管理的动态平衡

未来一段时期,物价上行趋势仍将延续,虽然近期通胀预期有所减弱,但通胀压力仍不可小觑。因此,有必要继续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市场对国内经济下行的担忧逐渐增加。同时,近期一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两周上行,预示市场短期资金面趋紧。尽管如此,2010年M2增速仍将维持在20%以上,银行体系流动性依旧宽松的局面暂难改变。鉴于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为主,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已处历史高位,短期之内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整空间收窄。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加大,中国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的格局下,近期加息的必要性明显下降,利率调整时点有可能延至三季度。此外,货币政策还应加强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熊鹏,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专题:

聚焦内地2010年5月份经济数据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xinmia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