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GDP指标有点热
本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4月15日,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引起人们对经济过热的担心。
问题立即摆在了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的面前:“当前经济是否出现了过热或者偏热的情况?”按照李晓超的说法,“国民经济回升的好势头进一步发展,开局良好。”
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人们的顾虑。“尽管还不能得出经济过热的判断,但在未来经济运行中仍应对过热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一系列信号显示,过热的风险远远大于双底衰退的风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
过热风险
经济真的过热了吗?
按照李晓超的说法,一季度经济增长11.9%,但是这个数字是在去年一季度增长6.2%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如果把这两个季度的增长率加起来再一平均,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的增速只有9%左右,与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差不多,并没有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
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持经济没有过热观点人士的认同,包括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祝宝良表示,虽然投资和消费增速在一季度继续提升,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速有所下滑,另外运用支出法核算的GDP增速将会大大降低。
根据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来判断,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会引发物价增长,由此引发物价指数全面上涨。而现GDP增长达11.9%,CPI和PPI均处高位,经济过热已经近在咫尺。
企业家们切身感受到了物价指数的上涨。“包括原材料、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从去年底开始我们的成本上涨了至少一倍。”一位高端服装品牌北京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而给他们代工的工厂的压力则更大,无奈之下代工厂开始讨价还价,甚至不惜放弃订单。沿海的外贸型企业也承担着同样的压力,甚至出现订单越多亏损越多的怪象。
“过热论”者则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过热风险的存在。哈继铭从3月份的贸易逆差判定出经济有过热风险。哈继铭指出,外贸逆差是经济过热的一个标志,历史上只要中国出现外贸逆差,经济都是过热的,这是铁证的标志。这与CPI、PPI水平到底有多高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统计数据有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但一旦中国出现了油电煤运的瓶颈,出现了外贸逆差,就代表着现在的经济运行已经过热了。
用电量、PMI等先行指标同样成为判断经济过热的依据。
早在1月份用电量大增40%的时候,中电联的专家就曾提示过经济过热的风险。和GDP11.9%增速同一天发布的用电量数据,同样成为判断经济过热的指标。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04%,用电量仅低于2009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的8月、12月和今年1月,是近期以来的又一个高位。
作为领先指标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保持高位,也被作为经济过热的重要依据,3月份分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显示企业正在补充原材料,有可能是因为订单更多,以及出于对原材料价格的更高的通胀预期。
去年12月份就有分析认为,原材料库存指数较高是经济可能进入过热阶段的迹象,而从3月份PMI分项指数来看,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反弹,3月指数高达65.1%,升幅高达4个百分点,被解读为后期原材料上涨压力巨大。
投资将受严控
先行指标之外,地方政府对投资的热情成为担心投资的主要原因。
长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安昀指出,3月份投资数据对判断是否过热至关重要,与2004年初情况比较,地产新开工项目数据呈现过热迹象,主要体现在地产投资和房价,从目前各地的建设热情来看,过热现象有所抬头。
2010年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虽小幅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即使不赞成经济已经过热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表示,“目前经济不担心增长,但担心过热。”并提醒地方地方政府不要刻意追求经济更高增长。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董事总经理陈兴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统计局的解释,可以看出监管层并没有做出经济过热的判断,但是目前投资仍然很多、房地产存在泡沫等是确实存在的问题,经济过热风险依然存在。
他表示,从监管层的相关表述看,近期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出台大的打压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总量调控的政策,但投资特别是新增项目会得到严格控制。
从地方政府的表态看,地方投资近期很难出现投资下降的趋势。各地公开资料显示,天津、河北、江西、重庆、浙江等地都出台了大规模的投资规划,湖北省更是出台了投资总规模达12.06万亿元的计划。而从我国经济历史看,历次经济过热,地方政府的投资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信证券则预计未来投资继续维持高位增长,他们分析:在“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的投资导向下,未来投资将会有所回落,但是受目前市场和政策因素影响,投资存在上行风险,短期内投资增速下降会比较缓慢。在这一观点下,他们判定经济增长已经偏快。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