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铿:2010年CPI不可能超过5%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贺铿(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首届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投资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凤凰网财经进行了全程直播。与会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会上表示赞成在宏观管理中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但是不赞成把这种预期的调子唱高,并认为2010年CPI不可能超过5%。
下面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的精彩观点:
贺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因为时间的限制,我只能按PPT来讲。
我演讲的题目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认识”,副标题是2010年CPI不可能超过5%。因为从2009年的第二季度开始,理论界和社会上很多人对于通货膨胀预期叫得越来越响,我认为这种预期对现实的经济生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赞成在宏观管理中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但是我不赞成把这种预期的调子唱高,因为过度的通货膨胀预期会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形成“预期通胀”。我想这个总题目之下讲四个问题:
第一,形成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主要原因分析。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强烈的预期。
第二,通货膨胀预期过度的负面影响;
第三,通胀界定及其宏观管理的数量目标;
第四,政策建议。
第一,形成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主要原因分析
形成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第二季度贷款过量。2009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万亿元,超过了当年计划5万亿的40%。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多了就一定会形成通胀。货币主义的创始人佛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变动和经济活动变动的决定因素,主张处理当代经济问题应该执行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而且认为猜测政策也应该和货币政策相适应。同时,反对固定汇率制度,主张实行自由汇率或浮动汇率。
根据货币主义理论,还有人研究了中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CPI的相关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CPI滞后M1 6个月左右,滞后M2 10-12个月。因此他们预期,在2009年的下半年,或者2010年的上半年,一定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2009年下半年没有出现这个通胀,而且我认为2010年CPI也不可能高于5%。这就有一个理论问题了,在理论上来说,解释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作用方面,我是倾向于货币主义的,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能应当受到限制,只能通过市场的作用,调节经济活动。调节货币的政策方面,我倾向于凯恩斯主义,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和收入水平的变动不存在紧密的关系,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实质上也不可能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事实上,在缺乏财富影响效应的情况下,货币主义者没有办法解释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如何直接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的,从而影响消费需求的变动这样一个原因。因为你没有财富效应的情况之下,货币供应量实际上很大,居民的收入也增加,所以你究竟是怎么拉动的,这个问题弗里德曼本人也解释不了。
因此,通胀归根结蒂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样一个命题无法严格得到证明。再看我国历史上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出现严重通货膨胀都与居民的收入变动直接相关,居民的收入增长过快,就引起消费量的过旺,物价在上涨。
比方说1992年到1996年,我国出现了平均每一年14.1%的严重通货膨胀,在这五年当中,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22.4%,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3.5%,因此才导致了居民消费增长年均高达26%。但是2009年,我国超常的货币供应量非但没有引起居民的收入水平超常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去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增长8.5%,人均4307元,与前年相比,同比少增了314.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3%,人均12917元,与前年相比同比少增412.8元。这充分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居民收入水平不变动不存在紧密关系。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大低收入人群增收困难,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没有理由可以说明在2010年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
第二,通胀预期过度的负面影响
通货预期过度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多,首先会冲击资本市场。我国银行存款余额高达60个亿,社会资金十分充足,过度的通胀预期下,人们担心钱不值钱,恐慌性的将钱投向资本市场,引起股市、房市的剧烈波动。资本市场出现混乱,这样引发的经济问题将是严重的,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我们现在没有金融危机,只是经济结构失衡,去年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只影响了我们的外贸出口,并不影响我国的国内金融。调整经济机构不能一蹴而就,困难很多,如果把资本市场又搞乱,引发金融危机,那对我国经济危机将是灾难性的影响。这是第一点。
第二会扰乱人心,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化的结构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矛盾集中现象。通货膨胀预期过度,会加大低收入阶层的心理压力,会更加激化社会矛盾。
第三有可能由通货膨胀预期引发预期通胀。因为我国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当中,这些产品的价格会合理的上涨。如果通货膨胀预期过度,农品、食品、资源产品的价格合理上涨,也会被一些人认为是通货膨胀。又因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很大,20多万个亿,因为通货膨胀预期过度,人们会非理性的动用储蓄加大消费,引起消费过旺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就形成西方经济学当中所说的预期通胀。
第三,通胀界定及其宏观管理的数量目标
在经济学当中,虽然通货膨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没有精确的对它作过界定。包括它的定义、测度指标和数量范围都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解释。通常,规定通货膨胀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一贯的和可以觉察到的增长。依据这一解释,我们需要强调通胀不等同部分物价的调整,更不更同资本价格的变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用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来测度通胀水平,测度最优的目标也不是CPI接近于0,更不是越低越好。至于美国克林顿时代的财长所说通胀率肯定是正的,或者高达2%或者3%,我赞成在宏观管理当中加强通胀管理,但是必须要有明确的数量目标。在中国经济保持9%左右这样一个增长速度的情况下,CPI的调控目标应该在3-5%,不能低于3%,也不能高于5%。低于3%,经济就没有活力,企业家因为他的产品在市场上价格不好,他就不愿意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消费者也因为物价会进一步下降而不扩大消费。事实上,我国改革开放30年当中,凡是物价水平低的时候,经济增长就慢,居民收入增长也慢;凡是物价水平较高的时候,也就是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长就快,居民收入增长也快。
1998年到2002年,CPI平均下降0.4%,GDP只增长了8.2%,农民纯收入平均增长只有3.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只有8.4%。而2003年到2007年,CPI的年均增长是正的2.6%,GDP年均增长高达10.6%,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高达10.9%,城镇可支配增长高达12.4%。所以说要有一个数量界限,3-5%。
政策建议,因为时间关系,第一个尽快确定各个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改善收入分配的结构,用法律的形式来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第二切实保护农产品的价格,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第三个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研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五大社会保险是不是可以由财政进行缴款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很多场合都说了,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又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
因此时间关系,我就占用这么一点时间。谢谢各位!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