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2010年财政赤字跟上一年持平 绝对量超万亿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首届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投资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凤凰网财经进行了全程直播。与会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会上表示在2008年11月份启动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今年赤字安排会跟上一年大致持平,绝对量会超过万亿元的水平。
下面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精彩观点:
贾康:大家好!简要谈一下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方面的一些看法。
在最近的数据公布之后,我们可以更明确的肯定,在2008年11月份启动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龙头数据GDP的表现超出了一般人的意料,上个年度已经站在了8.7%的高位。在综合来看,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益应该说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而且会进一步的发挥作用。工业生产形势总体来说非常好,居民收入得到了增加,有一系列的民生政策让民众更加的实惠。
在这种扩张性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体而言,相对顺利的实现了原来的调控目标。在财政政策的扩张方面,我们也非常关心相伴随的风险问题,从基本的指标来看,上个年度安排的财政9700亿,现在有把握的来说不会突破。这个9700亿从年度来说是高峰,但是从绝对来说并没有达到高峰。
2010年,现在得到的信息,按照中央工作经济会议的要求,我们宏观政策的基本框架不变。但是有一个微妙的表述上的不同,中央是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合适的货币政策,原来是把适度的货币政策放在前面。是不是可以这么讲,基本政策框架不变,而政策需要优化微调,增强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在货币政策方面,现在的灵活性是适当的有所微调。最近我们看到有鲜明调整特征的这些信息,有一个总量上货币政策的优化主要是适当的收敛。而财政政策并不是简单的比照这个特点,财政政策从具体的安排来看,今年赤字安排会跟上一年大致持平,绝对量会超过万亿元的水平。财政政策里面代表性的公共投资按照原来的计划两年4万亿的政府投资中央财政1.8万亿,今年把没有用进去的5万亿全部安排进去,同时要注意继续投入资金完成以开工的项目,而严格控制新开工的项目。我们应该符合规律,合乎逻辑,先把已经铺开的摊子尽可能的按照原来计划完成,这样才能发挥政府资金最大的成效。同时所谓严格控制新开项目,只是在总体的把握上更加审慎的看待新开工项目。
同时我们要看到一个指标就是国债占GDP的比重,上半年度这个比重仍然低于20%,加上中国特色的很多隐性,主要是政府地方合在一起,可能要使这个指标翻一倍,要在GDP40%左右。从现在看来,这样一个国债负担率或者公债负担率在国际上看也是非常低的。所以我们有把握在财政政策的同时,把这个扩张掌握在安全区域内。我们有关键把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控制风险的问题。
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同时还要关注的是在这种扩张过程中间一些更需要区别对待、专门讨论的问题。在展开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对这一年度大的走势有什么估计,最简要的说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将是一个前高后稳的大模样,我们前一季度GDP的指标会非常好看,既然09年第四季度已经站在10.7%左右,这个惯性还会延续今年的一季度。一季度的这个龙头指标会相当的令人振奋。但是再往后,二季度这个特征还会一定程度上存在,三季度缓过来了,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策托举的话,一定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前高后稳的模样,我们应该稳在8.5%以上,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又好又快的局面。
再往下简要的谈一下前面提到需要专门讨论猜测优化问题,我想从财税政策方面谈四个问题,一是继续扩张实施总量扩张,安排政策投资时,紧紧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质量。4万亿本身在设计上考虑结构导向,有1万亿是公路、铁路、基础设施;还有4000亿元住房、安居工程建设,3700亿新农村建设,3700亿的生态环境和有关的环境保护项目投资,另外也2000多亿自主创新的投资和科教文卫的建设。很明显是增加社会迫切需要的供给。
这样一个导向下,应该把项目可行性抓住不放,不要再我们现在的体制下,由于种种作用,很容易在领导意图确定以后,把可行性做成一个走过程,我们在制度建设上要努力防止这种问题,这样才能在大的概率上提高项目的可行性水平和实际的绩效水平。
哪怕你的项目可行性做得好,资金也是投入这个领域了,但是如果在项目施工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这方面我们过去是受到严重教训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每个工程环环转包最后资金不够导致偷工减料都有关系。
我们在调控中间,财政补贴这一手段现在还要适度运用的。比如前一段我们注意到猪肉价格明显上升之后,能繁母猪这样的财政支持安排。但是这样的安排在几个月上就看到猪肉价格下降的变化。按说应该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仔细来看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管理成本比较高,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那里饲养的猪其中哪些是能繁的猪需要一个具体的做法。我们平常所说的中国是一个人际关系特别有影响力的社会,人际关系体现为老百姓所说的干部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家都有能繁母猪。有一个什么指标来核定是否准确也是很难做到的,成本很高,出现管理扭曲性也很高。我们要通过政府的力量。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并不是授人以渔而是授人以鱼,特别是我们后来又看到了,猪肉价格稳定以后,很快出现猪肉价格的下跌过程,又引起了一片抱怨之声。
如果再往配套的市场上说,能繁母猪的政策性补助它的对价合理的形成没有这样一个机制,有关部门是国有背景的保险机构,狮子大开口一大笔钱,讨价还价,定一个政策标准,不是一个合理的机制。如果从正面建议以后,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似乎应该是这样一种情况,猪肉价格在上升的时候,政府首先要容忍价格的上升。价格上升首先是农民方面得到好处,所谓弱势群体增加他们的收入能力,改善生活水平。
再有政府需要出手介入市场运作的时候,政府应该考虑把钱直接补到低保的标准上,让最低收入阶层享受低保标准他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变化。这些人稳定了,整个社会就稳定了,中层阶层以上的人他们消费猪肉是有能力的。这个时候,可以给更多农民以实惠,可以稳定全社会的安定局面,同时又使农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面,他们自己去体会怎么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游泳,增加他们在市场上的经验。政府还可以考虑把自己掌握的库存比较集中的投放出来,在市场上起到一个评议价格的作用。反过来价格偏低的时候,政府可以出手,把市场猪肉比较多的收过来增加库存。这种做法特别值得我们在今后优化政策方面去探讨的。
第三要适度考虑债务资金,防范风险。2009年值得肯定的一个制度建设是地方债已经登市,纳入省级预算,还本付息要由省级牵头。通过标准的预算程序来实施。
2000亿这样一个地方债前面加了一个附加条件,财政部带领实施。下一阶段,再要修改预算法,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要正面的推进,地方政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入什么样的程序、什么样的监督来发行。但一般的一般人估计6万亿甚至更多,2000亿是少数。更多的地方融资平台还要靠近低端的,应该按照有补有梳把他引导到阳光的状态。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更加结合在一起,能够规避各种风险,但是它在风险同时,透明度上去,它所可能导致的某些矛盾的积累、风险的积累,一下被某个导火索而引发,这个公共风险不能得到很好的规避,所以所以我们既要用这个机制,法制化、透明化,最后让它规范化。
最后一点,还要特别注重中国的调控,要紧密结合机制转化和深化改革。我们现在讲是一个既无明显的通缩压力,又无明显的通胀压力,通胀主要处在预期管理的阶段,这样一个深化改革的良好时机。但这个时机会不会过快的消失掉?前段时间说煤电出现过度的紧张,是不是跟前一段的反常气候有关?我们一直在关注他。前一段时间一直想动的资源税一直动不了,中央考虑的是信心比黄金重要,现在机会来了,设取相关的方案和经济杠杆,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优化。哪些是落后产能,靠经济杠杆来决定谁出局谁优化。我们的发展方式会得到经济手段的支持,在市场经济合理的机制里面,又加入政府合理的政策引导,是一个最为看重的政策。
这些看法不当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