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不应仅仅充当参谋、顾问的角色,更应该加强问责的功能,改善中国的经济决策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今年全国人大将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举世瞩目。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赴京以前,准备了许多提案。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就房屋70年产权、上市公司分红、改变收入分配、降税减负、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等问题准备了18项提案。过去的经验表明,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提案,政府比较重视,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过,人大代表致力于提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是把自己定位在政府的参谋和顾问的角色。这一功能固然重要,但是,作为全国人民的民意代表,人大代表更应该发挥对政府监督和问责的作用。吴邦国委员长在2010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与此同时,温家宝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这样的举措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目前,老百姓对一些经济政策意见比较大,尤其是多次提出的一些经济政策最后落了空,政府既没有说明原因,也没有公开承担责任。一些人认为,政府官员其实是做表面文章,也许他们内心里并不想改。至于不想改的原因,猜测就更多了。这种情形是有的,但往往是一种误解,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人大质询可以帮助理清其中的一些钳制因素。决策脱离实际,应该改进。政府部门不作为,官员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是客观因素导致,起码也可以让老百姓明白个中缘由。
人大质询是宪法赋予的权力
其实,中国的《宪法》明确地赋予了人大质询政府的权力。1954年发布的《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不过,当时人大很少发挥质问的功能,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质问也就更无可能。1978年修订的《宪法》将“质问”改为“质询”。1982年版的《宪法》则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有质询权,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这实际是为人大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不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大基本上很少质询政府部门。当然也有例外,比较著名的全国性案例有两个:第一次发生在1980年,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对宝钢选址等问题向冶金工业部提出了质询。第二次是在2000年,辽宁代表团代表联名提出就烟台“11·24”特大海难事故对交通部进行质询。在这两次质询案中,冶金工业部和交通部负责人分别到场做了解释和答复。也有法律专家指出,1980年的那次调查没有被列为大会议程,在严格意义上不算质询,最多只能算是询问。但无论如何,全国人大问责已经有了先例。
地方人大监督政府的例子可能更多一些。比如,199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何碧等21名委员曾提出过对省国土厅拒不执行地方性法规的质询案。再如,2002年,湖北宜城人大常委会任玉国等6名委员曾对市政府植树造林工作不力提出过质询案。有些地方政府负责人甚至因此去职。
据我自己的观察,大多数从地方到中央的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主动地与政府站在一起,顶多给政府提供一些建议。前几年甚至有知名政协委员宣称“我爱国,我不添乱,从不反对或弃权”。这样的言行不足怪,因为许多代表和委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甚至是各级政府官员,多年受政府的培养。他们在无意中将给政府提意见、搞质询当做了挑刺、唱反调。但是,这样做对于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毫无益处。
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都会提出成千上万项议案、提案,这些提案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对于改善政府的决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前几年,有许多议案、提案要求政府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问题、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问题、控制环境污染的问题,今年又有委员要求政府打击拐卖儿童罪行,等等。这些问题通过代表和委员提出来,比较容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或许能够得到解决。
民意代表作为传递民间意见的渠道,非常重要。但是,值得讨论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民意代表毕竟不是政策专家,提案提出来了,若没有问责制度,许多问题恐怕还是不了了之。第二,如果民意代表一味地把自己当做政府的参谋,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功能就会减弱。
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