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今年上会,李书福带来了两个提案:其中一个就是提高一线工人的待遇,与温家宝总理关于提高一线工人基本待遇讲话的保持了高度一致。而此前,吉利公司员工也表示他们的两会提案是跟着中央政策走。
联系多年前,吉利造汽车未被列入主营目录的经历,政府和企业间的关系或许是李书福思考过多次的问题,“企业该如何和政府之间沟通?”针对我们的疑问,李书福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企业一定要听党的话”。
提高一线员工待遇的提案不是从吉利员工出发
中国网:你今年的两会提案里提到了提高一线员工待遇的话题,那么吉利在提高员工待遇和成本控制之间,会如何做平衡?
李书福:我提的这个提案不是从吉利一线员工出发,而是从全国的一线劳动者出发,这个一线劳动者不光是在工业企业的一线劳动者,还包括所有的在各条战线一线劳动者,包括银行、通讯、电力等等,就是所有的一线劳动者社会地位都应该要得到提升,他们的合法权益都应该要得到保障。
现在整个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个调整和转变基本的要素就是如何使一线劳动者的地位得到提升,使他们的素养能够得到提高。
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一线劳动者,第一太辛苦,第二收入太低,第三政治地位不高,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学技能,不愿意接受机工技师的培训,不愿意干活,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产品质量很难保障,技术很难进步,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整个中国的国际形象得不到提升,整个中国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得不到提高。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中国的一线劳动者的地位太低,我这个提案不是说吉利,而是说整个中国,你现在采访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不是吉利政协委员,我们不是为吉利在写提案。
中国网:那么吉利是怎么做的?如何做好控制成本和提高一线员工收入水平之间的事?其他的企业有什么可以向你借鉴的?
李书福: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这个应该是全国要统一的,国家要有法律和政策来保障一线员工的地位,在这个前提下,各个企业都要去响应贯彻落实。光是一个企业去这样做,其他的企业如果都不这样去做的话,整个中国刚才讲得那么多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现在而言,吉利在这个方面做得是非常令人满意的,首先吉利每年要给员工增加收入,提高的幅度当然不一样,但是我们想争取每年在15%,或者是20%左右。
但是我认为就是这样提高还是不够的,那么至于说提高了以后,对于企业的竞争力上是不是产生影响?这个我认为恰恰相反,我认为提高收入以后,虽然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对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要认为这一点工资的增加,好像就给企业的成本增加了,这个认识完全错误的。我提这个提案的目的,是要大家都要重视一线员工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收入,要提倡劳动光荣,而不是一线劳动的人反而地位还不如不劳动的那么高,那么这样大家都不劳动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建立在一个非常稳健,非常扎实的基础上,而这种稳健和扎实,就是要把一线劳动者的素养要提高,技能和技工水平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得到保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要得到保护,就是这些是中国经济长久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写了这个提案。
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将成为一句空话
中国网:你提案中提到了可以调节地方和中央对汽车消费税的支配比例来调动地方治堵积极性。燃油税做了分成,财政收入如果归到地方的话,可能会刺激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和使用的鼓励,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个时候会不会造成矛盾?
李书福: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现代化建设,那么现代化建设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个现代化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调动和鼓励地方政府解决汽车拥堵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基础设施完善了,那么对于推动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网:地方政府分到钱之后,怎么样能够保证专款专用呢?这个钱能不能用到老百姓的身上?
李书福:专款专用这个概念我不太支持,总而言之地方政府有财力了,他就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这是第一;第二,地方政府是有智慧,有他的行动原则,他这个原则就是说投入的比产出要少,或者说产出比投入要大,他就去干了,投入没有产出那他就不干。
现在我的提案就是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希望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能够带来更多的产出,所以他就可以去干。这是利用市场的规律,利用经济的杠杆来调动地方政府解决汽车拥堵的问题。
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