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加快推进更要提升质量
如果农民进城失地又失业,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说。“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但到一定阶段,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需求上不去,会反过来拖工业化后腿。我们还是要积极推进城镇化。”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健林委员说,我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不过,前30年比较注重数量和空间布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量。王健林认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规划落后;配套设施比如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只注重修道路、建房子;还没有解决在城市里常住的一些人,比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十二五”期间不仅要提高城镇化率,更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使城镇化的进程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原来城镇化主要依赖工业化,现在要结合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如果农民进城以后既失地又失业,那么就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很多农民工在大城市打工,他们最后都回到县城去买房子”,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说,我们要适应这个趋势,加大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民,就地城镇化。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也不能只实行分散型的小城镇化,只能选择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说,要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节奏,防止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要因地制宜,择优扶强,着力培育各区域内有优势、有前景的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应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城镇化首先是由农民转为市民的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消灭农村、农民、农业,城镇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欧美日70%正好,而一些拉美国家80%甚至接近90%的城镇化率却容易产生城市贫民窟和不稳定因素。
“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代表委员长时间的掌声。陈锡文说,要改变重城市轻乡村的发展战略,城乡统筹,不但要重视城市居民,也要重视农民工,不但要重视进城的农民工,也要重视留在农村的农民。
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