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融资决定G20匹兹堡峰会成败

2009年08月28日 00:00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特派记者 熊敏 华盛顿报道

8月25日,G20研究集团主任科尔滕(John Kirton)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9月末召开的G20匹兹堡峰会将首先聚焦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方案。

26日,一位接近奥巴马内阁的学者也向本报确认了这一消息,该学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对美国决策层拥有很强影响力。

美国是第三届G20领导人峰会的主办国。近来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气候变化将成为G20匹兹堡峰会的主要看点。7月底,美国国会负责气候变化国际协作事务的领衔人参议员克里(John Kerry)透露,G20匹兹堡峰会将是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功的一次重要机会。8月初,美国白宫特地选定在匹兹堡市的环保地标为各国与会领导人接风洗尘。这座名叫飞利浦斯温室和植物园的建筑完全依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提供能源,是经过认证的绿色建筑。

科尔滕向本报表示,匹兹堡峰会将可能决定未来20到30年内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提供的融资额度,而G20各国也将分为五大阵营,围绕各自支持的融资方案进行激辩。

“伦敦峰会的成功在于达成了1.1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匹兹堡峰会的成功则取决于各国能否达成关于气候变化融资的框架方案。”科尔滕告诉记者。

G20研究集团是一家由多伦多大学支持的加拿大智库,专门研究20国集团领导人、财长、央行行长工作动向,是目前全球唯一以G20为研究对象的智库,它与G20财长会议同时诞生于1999年。

10年的专注跟踪研究之后,G20研究集团已获得多个国家的认可。这从该机构筹划中的匹兹堡专刊就可见一斑,据科尔滕透露:6名即将参与匹兹堡峰会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提前捉刀为其撰文。

这里面有巴西总统卢拉、英国首相布朗、韩国总统李明博,他们分别是2008年至2010年三个G20轮值主席国的元首。按照G20的组织原则,这“三驾马车”对2009年的会议协调直接负责。特刊供稿人名单中,还包括今年G8轮值主席国意大利的总理贝卢斯科尼、年底哥本哈根会议的东道主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以及加拿大总理哈珀。

五大阵营激辩气候融资

《21世纪》:如果说4月的伦敦峰会是围绕经济刺激而展开,匹兹堡峰会就将围绕气候变化而展开,是这样吗?

科尔滕:确实如此。气候变化在G20峰会中地位由轻变重,本届峰会成为首要话题。

在9月峰会上,这些国家领导人能做的,就是就气候融资达成一个框架协议。20个国家应该在不同程度上能够为“减排和适应”这两大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提供资金,要把这些承诺放到桌面上,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双方在这次峰会上能够通过谈判,在气候融资方面达成可靠的协议。

《21世纪》:你可知道此次峰会上会承诺多少钱用于气候变化融资?

科尔滕:现在还很难讲。

《21世纪》:那么峰会上对于气候变化融资的讨论将包含哪些内容?

科尔滕:第一,他们(参会者)会确认未来20到30年内会拿出多少钱来搞气候融资。目前还说不准这个钱会是多少。第二,是在减排和适应这两大行动上找到平衡点。因为对于一些国家,适应才是他们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21世纪》:目前各与会国对气候融资的立场是什么?争论焦点在哪里?

科尔滕:关于气候融资的核心争论点是采取什么融资模式。英国的基本主张是各个国家应该负责各自的排放量,并自己解决资金问题。第二种观点是依靠全球环境机制(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这个机制主要由世界银行和IMF主要控制的,因此主要由G7国家控制。第三种观点是依靠新建立的气候投资基金(Climate Investment Fund)。这个基金是由世界银行在2008年建立的。支持者相信通过改革世界银行的程序,未来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墨西哥也提交了一个建议,叫绿色基金。他要求富国每年将拿出GDP的1%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这是在富国已经承担的帮扶责任之外的承诺。77国集团,在印度总理辛格领导之下,主张由联合国来主管融资问题,通过强制融资的方式,把资金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1世纪》:目前哪些主张得到的支持更多?G20中最主要的一些国家分成哪几个阵营?

科尔滕:英国的主张受到了G8当中目前赤字非常大的国家(美国)的欢迎,因为这样他们不用花一分钱。全球环境机制是G8国家中大部分人的主要出发点。日本更倾向于建立世界银行和IMF控制的气候投资基金。因为日本是这些决议的发起人之一,这个基金就是在2008年日本举行的G8峰会上成立的。只是当时的日本是自民党执政,我们还要看他们能不能在今年8月底的大选中获胜。

巴西支持绿色基金。印度和77国集团支持联合国框架。

《21世纪》: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科尔滕:中国的立场还不清楚。这也是我们能够对这次峰会保持乐观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的立场还在产生的过程当中。尽管中国认为自己应该忠于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知道迟早中国会变成一个富国。

气候融资决定峰会成败

《21世纪》:G20峰会历来由经济问题主导,这次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要借机谈气候变化问题?

科尔滕:气候变化说到底也是经济问题。如何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问题。这就算不是达成协议的充分条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必要条件。

而G20峰会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最好机会。联合国虽然也将在几乎同一时间召开大会(9月23-30日将在纽约总部召开第64届联合国大会),但联合国在大规模筹款方面向来能力不足。哥本哈根大会的级别不够高,参会者是各国环境部长,没有哪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是最重要的部长,他们没有这个能力筹集到大笔资金。

G20峰会在伦敦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筹款能力,当时各国协定将投入1.1万亿美元于经济刺激计划。因此G20峰会也是谈判气候融资的最佳场合。

《21世纪》:气候变化问题为什么成为这次峰会的主题?

科尔滕:G20峰会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在去年的首届华盛顿峰会上,气候变化在宣言上只占有一个词的空间。在伦敦峰会宣言上,气候变化得到了三行字的表述。但是在伦敦,气候变化这个话题依然受到强大阻力,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大。比如当时出席的印度总理辛格正在面临大选,政治气候不成熟。所以,伦敦峰会宣言上虽然有三行字,但是主要在重复联合国大会的理论。

今年9月的情况会很不一样。因为目前每个人都认识到,如果缺少了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支持,哥本哈根大会只会失败。

G20的参会国虽然没有哥本哈根大会那样全面,却是世界最主要国家的聚会。参会的19个国家加上欧盟和欧洲央行,代表了世界85%的生产力,80%的国际贸易额(含欧盟成员国之间贸易)和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

《21世纪》:你将根据何种标准来评判此次峰会的成败?

科尔滕:首先要看他们能不能在气候变化融资上达成交易。其次,看他们能不能在经济刺激计划与退出机制的博弈上,拿出明智的方案。最后,要看G20会不会从此成为一个传统的周期性峰会。我们现在期待下一届峰会于明年春天在韩国举行,韩国正在争取主办。

如果匹兹堡峰会上确认这一点,将对G20的机制化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新兴国家还不是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一级玩家,他们既不具备一级玩家的权力也没有这份义务。如果G20实现机制化,它将给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国家一个公平地与发达国家对话的平台。这与只有G8峰会的时代大不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