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菜价仍未降 人为原因是上涨推手(2)

2009年11月23日 01:15CCTV《经济半小时》 】 【打印共有评论0

张战明:“现在没货,不到点。”

记者:“不到点?”

张战明:“等4点到5点。”

等了一个多小时,没有一家菜农来送菜、谈价钱,张战明有些坐不住了。他告诉我们,和自己同时来黄家村收菜的还有另外5、6个经销商,不主动出击,菜就会被别人收走。因此,一看见推车来送菜的菜农,张战明马上赶过去连拉带劝。

记者:“成交了吗?”

菜农:“还没有。”

记者:“还没有?”

菜农:“给2块1。”

记者:“你觉得怎么样?”

菜农:“2块1稍微便宜点,我茄子很新鲜。”

记者:“您上一次来卖什么价?”

菜农:“上一次卖才1块1。”

记者:“那是什么时候?”

菜农:“十天前。”

记者:“今天是个什么价?”

菜农:“2块1。”

记者:“您价钱已经谈妥了?”

菜农:“谈妥了,涨钱还在涨,有出2块15。”

张战明:“不好出手,一天蹦两角,一天涨两角。”

经过讨价还价,张战明最终的收购价达到了两块一毛钱,这样的价钱确实很有吸引力,上午十点,张战明收上了2000斤长茄子。而在十天前,收购价却只有1块二、三。

张战明:“是涨了很多,这菜农还不干呢。”

那么2块一毛钱的价格是怎么定下来的呢?采访时,几个经销商都告诉记者,如今讯息十分发达,购销两端的价格是透明,收购价格就只能随行就市。

张战明:“随行贴市,人家多少钱咱们多少钱,他们涨,咱们跟着涨,人家落钱咱们也跟着落。”

为了保证当天能往北京发一大车蔬菜,这一天共有六路队伍分头进行收购。市场上的这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加上天冷包装大被、塑料布,都会使成本上涨,计算下来,每斤菜运往北京的成本都将近3毛钱。

记者:“到北京卖多少钱你知道吗?”

商贩:“到北京能卖多少钱不知道。”

从跟着张战明收茄子的过程里,我们知道,在他这个地头收购转运环节还涨不了多少,每斤三毛左右,主要涨价的地方在农民那里,十天前一块二三的茄子,现在卖到了两块一一斤,十天涨了百分之七八十。

这个涨幅确实惊人。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农民一下把菜价抬得这么高?

大雪天虽已过去,但蔬菜价格为何却迟迟没有退潮?

前面我们看到,11月份这场由北向南的大雪天,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却还迟迟没有退潮。

不光北京城里的菜价在涨,我们记者赶到北京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山东寿光看到,那里田间地头的菜价也在飞涨。这样一来种菜农民是不是该高兴了?

(1月18日 6点半 山东寿光洛城街道黄家村)

每天早上,王长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家的蔬菜大棚拉草帘子。王长宏已经种了十多年蔬菜,一家四口全部的收入都依靠自家的四个大棚。得知他家今天要摘茄子,经销商提前两天就送来了纸箱子,还和他定好了价钱。

记者:“(今天)摘多少斤?”

菜农王长宏:“600斤。”

记者:“你估计能卖个什么价?”

王长宏:“价格定好了。”

记者:“定了多少钱?”

王长宏:“2块1至2块15。”

记者:“什么时候定好的?”

王长宏:“昨天定好的。”

王长宏告诉记者,最近几天,他家大棚里的这些长茄子成了抢手货。

王长宏:“5、6个人抢,争货,现在货很少,前些天货多一点,我们还找他们,问问他们要不要,现在他们都问我们了。”

就在半个月前,长茄子的地头收购价还不到一块钱,十天前涨到了1块五毛钱,最近涨到了两块以上。这个价钱虽然比去年涨了20%-30%,但王长宏却高兴不起来。

王长宏:“价格涨了产量低。”

记者:“产量?低了多少?”

王长宏:“产量低了三分之一多一点。”

王长宏说价格上涨的同时,今年各种农资的价格却在上涨。农家肥从原来的90元一立方涨到了现在的130元;化肥原来是150块钱一袋,现在涨到了接近200元钱;塑料薄膜原来是一块五毛钱一平方,现在涨到了一块七;农药涨价幅度也在10%左右。生产资料的上涨,远远抵消了长茄子收购价格上涨给王长宏带来的收益。

记者:“那你今年的收入和去年比?”

王长宏:“今年收入差不多吧,基本上差不多。”

记者:“那你纯收入是?”

王长宏:“纯收入这四个棚去掉成本的话,3万多块钱。”

王长宏所在的黄家村,有近200户种植大棚蔬菜,平均每户都有两个大棚,他们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种植大棚蔬菜。虽然,最近地头的收购价格上涨了,但是大家挣到手的钱并不比往年多。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王长宏大棚里的这些长茄子看起来非常水灵,但是王长宏告诉记者,家里人从来舍不得吃这么好的茄子,只有剩下的是在卖不上价钱才拿回家吃掉。

王长宏:“吃点不好的,好的就卖了,自己吃不好的。”

菜价涨了,菜贩子收菜难了,可是像王长宏这样的菜农今年也没有多挣什么钱。我们注意到,王长宏家的长茄子是两块一一斤,北京的菜市场上卖到了三块多一斤,这一块钱的差价是怎么涨上去的?我们又跟随着这批蔬菜从寿光开往进京。

(1月18日 17点 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下午四点半,经过了一整天的忙碌,所有收购人员都陆续回到了蔬菜批发市场,工人们开始装车,王长宏家的茄子也被装上了这辆即将发往北京的菜车。经销商告诉记者,为了便于销售,每次发往北京都是各种蔬菜搭配着贩卖。

记者:“今天走的什么货?”

经销商:“黄瓜、苦瓜、丝瓜,圆茄子、长茄子、豆角、芸豆,(豆王)什么菜都有,30多种。”

市场上的这几辆车都是发往北京的,每辆车上,一箱一箱的菜被这样高高垒起,由于装得实在太多,工人们需要用绳子牢牢地将菜捆住,这辆车的准载重是17吨,可实际装的菜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记者:“这车能拉多少菜?”

经销商:“这车5万斤,25吨。”

记者:“我刚才听那个师傅说,可能装了30吨?”

经销商:“他说的是连包装算,我说净菜,净菜5万斤。”

蔬菜经销商们告诉记者,市场里的这些车都是发往北京的,几乎每辆车都严重超载。

记者:“超了多少?”

司机杨宏军:“超了不少。”

记者:“有几吨?”

杨宏军:“超了有20吨。”

下午五点,记者乘坐运菜车返回北京,货车有两名司机,其中一位开车时,另一位就在车座位后面的这个空间,勉强休息一下。司机告诉记者,从寿光到北京跑一个来回要两夜一天,以前是运费是2800元。十多天前刚刚涨了一些。

记者:“你现在一趟运费多少钱?”

司机杨宏军:“3200。”

记者:“涨了没?”

杨宏军:“这就涨了,不涨没法干了。”

司机杨宏军告诉记者,虽然刚刚涨了点运费,但是最近柴油的价钱每升却涨了4毛多钱,从寿光到北京来回是1000多公里,每一百公里耗油30升,这样计算下来,一趟跑下油费就多了接近2000块钱。

司机:“油价现在是5块8,还得对那个小加油站,国营的是6块5。”

经销商:“油价涨的话对我们也有打击,油价涨了我们运费就涨,运用一涨相当菜不就贵吗。”

除了油费,过路过桥费也是司机每趟运菜的一大开支。记者注意到,司机所走的路段都有绿色通道的标志,而从寿光到北京的路线正是交通部、公安部为鲜活农产品运输最早开设的绿色通道。按照规定,在这些路上,鲜活农产品车辆享受不卸货、不罚款以及减免过路费的优惠政策,有十七个省区市全部免除通行费,十三个省区市减免通行费40%-50%。但实际的情况又如何?

(1月19日 凌晨1点 滨州黄河大桥收费站)

司机:“乱七八糟的车全走这个(绿色)通道,拉的菜,照顾照顾吧。”

记者:“交了多少?”

司机:“115元。”

记者:“115元,每次从这儿过都得交这么多钱吗?”

司机:“最高峰达到170元。”

相关专题:

暴雪考验蔬菜供应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z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