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咋平衡?
引导分散农户联合起来,增加菜市场网点,降低蔬菜流通成本
有关专家表示,“种菜赔、买菜贵”循环往复出现,充分说明目前很多地方采取的菜价过高时抑制价格、过低时临时援助的权宜之计只能治标,无法治本,要想从根本上平衡好菜价这块“跷跷板”,必须下大力气推动生产和市场流通领域的变革。
“破解农民卖菜难,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合作社,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尽快转为有组织、有规模的经营。”从事蔬菜管理、研究20多年的山东德州市齐河县蔬菜局副局长史民认为,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实现“大生产、大流通”,是提高农民话语权、确保农民利益的关键一步。
在齐河,记者看到,一大批农民已经体会到了联合闯市场的优势。同样面对菜价下跌,齐河县祝阿镇盛杨番茄专业合作社由于采取了规模经营,生产有的放矢,不仅有效避免了滞销,而且价格还要比一般散户高上1—2毛,有力保证了菜农的利益。
史民建议,政府应为农民搭建更为完备的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处理、发布全国蔬菜产销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针对流通环节的诸多瓶颈,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晓玉教授认为,菜市场零售摊位租金受高房价影响连年高涨,是菜价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在“最后一公里”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菜市场零售摊位租金不断高涨。”
陈晓玉建议,政府应多划拨土地和资金,建设产权属于地方政府的标准化菜市场,并进一步增加菜市场网点。严格控制公益性菜市场摊位租金,取消不合理收费,从源头上减少菜贩的负担。同时,在标准化菜市场设立蔬菜生产基地和菜农供应专区,限时供应,兼顾市场其他菜贩的利益。在居民社区建立蔬菜直销点,减少流通环节,保证充分供应。
“我们还应充分肯定蔬菜摊贩存在的合理性。”陈晓玉表示,要看到流动菜贩在减缓就业压力和平抑菜价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应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方便居民购买。(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