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居民不存在碘过量
食用碘盐不应一刀切
本报讯(记者 金恒)据最新一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发布的调查报告称,我国沿海地区饮用水和食物中碘含量不高,在居民基本食用合格碘盐的情况下,各类人群的膳食碘摄入量和尿碘处于基本适宜水平,不存在所谓“碘过量”。
2009年5月至12月,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范围包括上海、辽宁、浙江和福建4个省市。调查发现,尽管我国沿海地区居民有食用海产品习惯,但从碘盐中摄取的碘量依然占到了膳食摄碘总量的63%。一旦停止供应碘盐,人群会重新回到碘缺乏状态。
调查还发现,上海、浙江沿海城市和福建省沿海农村部分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150微克/升,提示存在碘营养不足可能。孕妇碘营养不足可能导致胎儿婴儿脑发育损害。报告建议,让妇女了解缺碘危害,注意食用合格碘盐及海带、紫菜等富碘食品。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碘缺乏病的知晓率仅为57.5%,购碘盐意愿仅49.3%。主要原因是居民认为当地非缺碘地区或病区,甚至有10%的上海居民认为碘盐有害,也有人称近年甲状腺患病率升高与碘盐有关。对此,多数专家观点明确:将甲状腺疾病高发简单归因于食盐加碘并不客观。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因素很多,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劳累、创伤、污染、环境因素、精神和遗传等。专家认为,上海等地区没有明显的碘缺乏病流行,主要归功于碘盐的普及。不过,碘虽然是“智力元素”,也不是摄入越多越好。卫生部组织专家论证后,已准备改变“一刀切”的碘盐政策,将适当下调加碘量,提高摄碘精确度。
【相关链接】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又是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缺碘会造成各种危害,最严重的是可能影响脑发育导致智力受损。大量事实证明,在科学监测下适量补碘,能从多方面提高人的健康水平。补碘的益处远大于碘过量的风险。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金恒
编辑:
he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