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华商浮沉:中国阿联酋贸易额降四分之一
迪拜模式再调查
中国人进入迪拜有几个关键节点。
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一波,去的人以公派为主,即国字打头的大型企业;
从1990年代末开始,中国私营商人进入迪拜;
2000年之后,华商进入迪拜的数量大幅增加,他们看好迪拜作为贸易集散地的便利地位,高峰时期在2004年到2005年,至今仍处于上升势头。
据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高有祯介绍,他2005年刚到迪拜时,阿联酋的中国人有8万,现在差不多已经有20万人。
金融危机之前,这些人经历了在迪拜的最好时期,债务危机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在盈利。囊括北非和中东的广阔辐射面、良好的政局和社会治安、宽容而优惠的政策环境、加速建设的基础设施,让中国商人“对这个市场仍然持乐观态度”。
高有祯强调,从整体上观察,对于中国企业和商人来说,迪拜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适合中国人发展的地方。
东方早报记者 吴挺 发自迪拜
龙城
迪拜最大中国商品城
4000个商铺
700多家企业
80平米店铺年租金约33万元人民币
租金曾每年上涨25%
贸易额从20亿到300亿
总部设在迪拜的亚洲商务卫视董事长王伟胜算是最早一批勇闯沙漠之城的温州商人,1998年首次踏上这片海湾的土地时,中国货物到迪拜的出口额仅为20亿-30亿美元,但10年之后,这一贸易额在去年达到了300亿美元。
“那时华人还比较少,尽管侨民比较多,但当地人几乎还不了解中国制造的产品。”王伟胜向记者介绍说,最早从事国际贸易的他于2001年创立迪拜华星集团,业务涉及家具、鞋业、服装、地产等行业,同年创办中东华人社区——迪拜华人网,并于2006年出巨资收购阿联酋阿拉迪尔卫星电视台,后更名为阿拉伯·亚洲商务卫视。
迪拜中国城房地产交易中心董事胡卫东同样也是最早“敢于吃螃蟹”的人。1997年,以中医师身份来到迪拜的他一开始只是为当地的私人诊所、迪拜市政厅打工,但其间积累的人脉关系在“蛰伏”了7年之后,为他赢得了一次良机,由此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我是赶上了房地产大发展的好时机。”他告诉早报记者。
金融危机没有致命打击
在华商涌入迪拜的高峰期,迪拜世界集团子公司纳希尔集团(Nakheel)与中方于2004年12月共同开发建成“龙城商业项目”,这里被称为海外出售中国商品最具规模的商城。早报记者借周末走访了龙城,发现尽管距离市区较远,但这里的人气丝毫不逊色于市中心的奢华购物城,各类来自中国的大小商品——从玩具、电器到五金杂货、灯具、防盗门——令人眼花缭乱,各个门店内几乎少有无顾客光临的现象。前后绵延3公里的室外停车场,车满为患。
据龙城中迪贸易公司经理金国中介绍,龙城的商铺有4000个,进驻企业有700多家,其中以私营较多。谈及营业额,他说:“少的几百万,多的订单过亿的也有。”
2004年随龙城建立一起发展起来的天堂鸟(迪拜)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唯平告诉早报记者,从最早开业时一天没几个客人,到今天“租金年年涨,但还有这么多商家争先恐后想进来,却拿不到店面”,“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对这里的贸易造成致命的打击。”据介绍,他在龙城所租店铺为4个房间,共80平方米,一年的租金为18万迪拉姆(约合33万元人民币),公司全年的费用为200多万元人民币。
“龙城商人2004年第一批进来的,有些人离开了,也有些人留下来了,现在留下来的这些人都做得不错。”林唯平说,去年和前年,是在迪拜的中国贸易商人经历的最好时期,金融危机之后“稍微差一些”,即便如此,林唯平的公司今年仍有赢利。
“这个市场辐射面很广,贸易做到了北非和中东其他地区。我对这个市场仍然持乐观态度。”胡卫东说,即便危机袭来,迪拜辐射15亿人口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吴挺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