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岛”主人胡宾亲述迪拜惊魂记
极致的景观、涌动的金钱、一个又一个被催生的奇迹——迪拜,这个充斥着躁动、欲望与梦想的地方,曾经是世界上最让人向往的去处之一。而当盛宴散场,这里留下的只是一幢幢尚未完工、甚至根本未曾开工的“烂尾楼”。在人们无尽的唏嘘中,还有一个中国商人的身影……
□文/本刊记者 白 灵
当记者见到胡宾时,这个面庞黝黑的温州汉子正在他的“淀山湖上海岛庄园”里转来转去,带着几个属下一一规划着庄园内的每一处设施。这个与迪拜一起名声大噪的中国商人,如今正按照他曾经的迪拜梦,在离上海数十公里之遥的淀山湖畔依样画葫芦,又建起了一座“上海岛”。
宁静的别墅庄园似乎掩盖了外界的暴风骤雨。对于传言自己在迪拜“上海岛”项目上损失数十亿元资金,企业濒临破产,胡宾只是淡然地笑了笑:“我们中州集团就算是没有很强的实力,也还是有一定的家底。迪拜项目只是我们的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我还远不至于倾家荡产。”
话虽如此,作为雄心万丈想要在迪拜这个世界大舞台上闯出一番事业的商人,还是对这两年间,梦想如气泡般破灭的过程历历在目。
涉水“世界岛”
“我从来也没感到过自己缺钱,金钱对我来说也没什么诱惑力。只是看到迪拜那个在海里面填起来的岛,觉得很兴奋。”1990年从温州文成县建行辞职下海的胡宾,于1998年组建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州集团。2007年前,为人低调、埋头做事的胡宾几乎不为外人所知,上海中州国际控股集团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在114上也查询不到该公司的电话。尽管,当时他的身家已经过亿。
“世界岛”是迪拜世界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开发商纳赫勒集团所负责的13项超大型地产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
从2003年9月开始,纳赫勒集团在离迪拜海岸4公里处一块长9公里、宽7公里的海域内,依照世界地图的布局开始兴建300座人工岛屿。所有岛屿都按其“地理位置”命名,如“爱尔兰”、“泰国”、“也门”。“世界岛”是世界最大的人造海岛群,堪称现代“世界第八大奇迹”。
其实,胡宾多年以来一直都有着浓浓的“买岛”情结。“前几年在三亚,我有个朋友拿下来一个岛,很漂亮,邀请我去共同开发。可当时它只是属于客运码头用地,而不是旅游用地,所以我就没有参与。”此后,买下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岛,就成了他心中的夙愿。
2007年7月,应纳赫勒集团邀请,胡宾奔赴迪拜。站在“世界岛”的蓝图前,他被深深地震撼了:碧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星罗棋布的岛屿,“世界岛”所用的3000万吨岩石和3亿立方米的沙,没有任何人造或化学材料,岩石来自阿联酋各地的采石场,而沙子就取自迪拜……一切都让他仿佛置身于真正的世外桃源,“300多个岛屿之间相隔50~100米,没有直通岛上的路,也没有桥梁,没有飞机或者游艇根本去不了那些地方。交通不便恰恰保证了它的品位。”
更让胡宾心动的是,这些岛都属于私人领土,所有者在岛上拥有绝对的主权。每个岛上甚至还设有海关,“只有岛主允许你上岛,你的游艇或者直升机才能停靠。”这是一种何等的尊荣?难怪世界名人、各国政要纷纷为其一掷千金。
“大概用了5分钟时间,我只简单地按了按计算器,估计了一下楼面价、建造成本、预期销售情况,就做出了决定。”当时在这些岛屿中,有一座名为“上海岛”的岛屿3年来一直无人问津。作为来自中国且是来自上海的公司,胡宾毫不犹豫地拿下了这座岛屿,当场就支付了100万迪拉姆(迪拜当地货币)的定金。
中国人的骄傲
夙愿得偿,胡宾自然是迫不及待。接下来的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下紧锣密鼓地进行。2007年8月,距他初次来到迪拜仅仅一个月时间,中州集团便与纳赫勒集团就购买合同的细节展开了谈判。达成初步意向后,9月在迪拜注册“阿联酋中州国际控股集团公司”,负责“上海岛”有关工程建设。
10月,双方在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顶楼举行了隆重签约仪式。上海中州国际控股集团与迪拜纳赫勒集团签订协定,以2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买下迪拜“世界岛”中的“上海岛”。中国驻迪拜总领事和商务参赞均应邀出席,亲眼见证中国商人进军迪拜书写大手笔。中州集团成为第一个大规模投资迪拜房地产的中国企业。
“在举行签字仪式时,我们的设计方案和效果图都做出来了。我展示给他们看的时候,对方集团的总裁都看得傻掉了,不停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上海岛”面积为111亩,可建面积4万多平方米。擅长于高端楼盘建设的胡宾,在“上海岛”上设计了一个“S”形的海河,类似上海的黄浦江。海河两旁将“翻版”建设外滩、陆家嘴等上海标志性景观,河底还要建一个水下餐厅。从整个版图上看,寓意着繁华的黄浦江两岸。
在胡宾的构想中,“上海岛”将建70栋别墅和一个小型的度假村,每个建筑里均设计了游艇库以及空中停机坪。在空间布局上,每幢别墅都设计了酒店式的大堂,打造成独特的世界性水上豪宅——海上皇宫,预计整个项目建设需投资12~15亿元人民币。
“这个方案拿到美国去评审,他们的评价是:具有最高的品位和档次,是独一无二的神奇设计。”说到这里,胡宾的内心充满着自豪:“老外总以为我们中国人去国外就是开开小饭馆、做点小生意。我买下‘上海岛’,并在这个世界上最高端的物业内做出最高端的产品,这不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也不是上海人的骄傲,而是全中国人的骄傲。”在当天的签约仪式后,胡宾从中国驻迪拜领事馆拿来了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地插在了寄托着他毕生梦想的“上海岛”上。
“本来没有准备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一向喜欢以实际行动来讲话,所以那天也没有邀请任何媒体。但纳赫勒集团方面为了给他们的项目做宣传,推销他这个‘世界岛’,就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他把照片泄露给了媒体。”第二天,《中国国旗插上‘世界岛’》、《中国商人买下‘上海岛’》……这样的图片和文字出现在迪拜当地的报纸头条上。紧接着,各国网站和报纸纷纷转载,全世界都轰动了!
疯狂的迪拜
旅游业和房地产业是迪拜经济繁荣的两大支撑点,尤其是房地产业。迪拜别墅的价格2003年到2007年平均增长了226%;公寓价格平均增长了100%以上。迪拜房产的投资价值,还在于高额的租金收入。公开的资料显示,迪拜13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世界各地。此前,政府对房屋租金价格不设限,每年增幅在25%~40%间。
当时“世界岛”上的岛资源炙手可热。胡宾买岛的购入价约为每平方米900多美元,而已完工的“爱尔兰岛”房价为每平方米1万美元;在与“世界岛”相邻的人工岛“朱美拉棕榈岛”上,每套房的价格最低也已接近50万美元,高档住宅的售价更是从每套139万美元起价,折算单价比“爱尔兰岛”还要高出不少;而“耶稣岛”别墅,2004年刚推出时一幢只卖960万元,危机发生前猛涨到近6000万元,上涨了600%多!
“在国外卖房子,跟中国地产市场初期一样,先卖‘楼花’。”胡宾介绍,迪拜房地产市场房产买卖不需要取得预售许可证。如此操作起来非常简便,也节省了开发商到个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成本。这是因为,在迪拜开发房地产,前期投入的资金占比甚少。
按当地政府的运作模式,只要付整个项目预算的2%的资金可动工;接着,再付3%就可以卖楼花;再付5%,即总付10%就可以实现销售。也就是说,一个10亿元的项目,只要支付1亿元人民币,就算完成投资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炒作“楼花”无疑成了一种杠杆极高的赌博游戏,如果房价上升10%,光是直接收益率就将是100%!
“所以,有的地方还是一片海水,只要有设计方案,就可以开始卖房了。”胡宾说,“当时还有人想直接把整个项目买过去,转手我就可以净赚5个亿。按照当时的价格,如果项目竣工,大概能卖40~50个亿。”
2006年至2008年下半年,是迪拜房价狂飙突进的三年。而胡宾购买上海岛的2007年,当地房地产业更是热火朝天之际。
由于迪拜对外汇实行“零管制”,尤其在2006年,当地政府允许外国人在指定地区购买可永久保有的不动产之后,迪拜更成了热钱的天堂。在过去的三四年间,进入迪拜的热钱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那里造房子都造疯了!”在这高速发展的三四年里,全球四分之三的起重机,都集中在这个弹丸之地。几乎每一个建设方案,都可以冠上“世界最大”、“区域最大”的头衔。这些建筑和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全球游客。
蜂拥而至的热钱,成为迪拜房地产业不断走高的主要推手。胡宾回忆,当时在迪拜投资房地产,的确是很诱惑。“当时确实太火了,买岛建别墅的消息一发布,王室成员就要预订20套,5个俄罗斯人还拿着支票要预订20套。几千万人民币一投进去,看得见的钱就有十几个亿。温州人说‘花点小蚯蚓钓大鱼’,这简直是钓鲨鱼呀。”
海市蜃楼
“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我在迪拜的梦也许已经实现了。”说到“上海岛”项目的现状,胡宾不无遗憾。
2009年11月25日,阿联酋迪拜政府宣布,它将重组旗下最大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集团,并请求延迟6个月偿还590亿美元的债务,而从其本身的现金流来看,在房价大跌的情况下,已经没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消息公布后,全球股市重挫,国际舆论震惊。迪拜神话轰然倒塌,危机就此爆发。
全球金融危机刚露头时,海湾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迪拜作为海湾金融中心和新兴经济体,更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和吸金库。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迪拜的超大项目建设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然而,这批在金融危机中建设起来的大项目,很快就吃到了苦头。2009年,迪拜房价大幅缩水,一些居民住房价格跌幅甚至达到50%。曾经的淘金者,开始陆续撤离,一批轰轰烈烈的工地,因为资金断裂成为“烂尾楼”。
实际上,维持迪拜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思维只有两个:一是吸引海外的资金到迪拜来搞建设,过去5年,迪拜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之巨的建设项目,是迪拜GDP的近4倍;二是将自身拥有的财富,通过“迪拜世界集团”投资到全球的地产中。
在金融危机之前,“迪拜世界”吃进了大量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地产,尤其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金融危机后,商业地产遭遇严重的冲击,“迪拜世界”只能变卖这些资产。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外国资本出逃,迪拜出现资本的大面积休克型失血。在这种情况下,迪拜赖以繁荣的房地产陷入瘫痪,3000亿规模的建设项目有一半处于停工状态,被暂停的建筑项目价值高达750亿美元。
在这750亿美元的项目中,就包含了胡宾的“上海岛”项目。
危机公关
“准确地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开工,所以也不存在停工,或者被‘套牢’的问题。”胡宾能躲过一劫,要感谢一个老外,这个人就是胡宾的董事长助理白木。“我会告诉你一个完整的迪拜。”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中国通”,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曾经是澳大利亚驻中国的外交官。“胡宾是个很好的人,我愿意帮助他,为他做事我感到很快乐。”
一年多时间来,白木常驻迪拜。作为迪拜公司的总经理,帮助他的温州朋友处理协调上海岛项目的事宜。进入2008年不久,胡宾就开始准备进行全球销售,甚至还带着设计方案参加了几个房地产展会。当时预订的单子如雪片一样飞向了“上海岛”,“我们连沙盘和楼书都准备好了,基本上已经是箭在弦上。”
可就在这个时候,危机的风声越来越紧。“一开始还没上升到金融风暴的高度,只是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白木说,“澳大利亚的消息要比国内更快一些,当时我就很敏感,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萧条会不会对我们的项目产生影响?我不知道结果,但我劝说胡宾先不要开盘,等等再看。”
这一等,等来的是金融风暴愈演愈烈。“我在迪拜也有很多朋友,到了2009年5月份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说迪拜可能也要陷入危机了。到了9月底,这个情况就已经很明显了。”在这期间,白木在迪拜四处奔波,“每一天都在和当地政府官员们商谈,请求他们允许我们延缓投资。”
按照原计划,中州集团购买“上海岛”采用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合同签订时支付15%的款项,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再支付15%,并在2009年12月前还完全部购地款。“危机之后我们公司被对方通知推迟还款,目前只付了全款的30%。”白木的努力,为中州集团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避免了大量投资带来的拖累。
再建上海岛
“为什么要卖?这个岛代表着中国。”针对媒体报道中州集团抛售“上海岛”的事情,白木说,“拖着不建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况且迪拜整个国家在复苏。”
“即使将来它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我在岛上把房子建好了卖给我的朋友,大家一起去迪拜养老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对此,胡宾回答得更加坦然,“经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迪拜项目只占用了我们很小一部分资金,企业负债很少,目前国内项目的经营情况也很好。”
迪拜“上海岛”项目暂停后,胡宾又把精力转回了国内房地产的开发。中州集团在建的淀山湖房产项目,也命名为“上海岛”。这个项目同样寄托着他的心血,阿拉伯宫廷设计、游艇俱乐部、人工沙滩……其中许多创意的灵感都来自于迪拜。
“当初出国投资房地产项目,就是想能‘两条腿走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互补’。”胡宾说,“所有的项目都会留下遗憾,我从来没有把房地产当成一个赚钱的生意来做,我只是造一些我喜欢的房子,再把它们卖给那些喜欢我房子的人。”说这话的时候,胡宾更像是一个设计师,而不是一个纯正的商人,“不过,我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再杀回去的。”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