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滞后影响中国能源安全 未来或组建能源部
日前,有关媒体报道称,中国正筹建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统一管理所有能源领域,并实施重大改革。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将替代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体制滞后影响能源安全
自1993年首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中国开始重新审视其能源政策,并试图重构其综合能源管理机构。当局担心,如果能源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继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在此背景之下,成立能源部甚至是能源委员会的呼声甚高。2008年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时,相关的“三定方案”即明确提出要成立高层次的能源协调议事机构,即国家能源委员会。然而最终浮出水面的仅仅是一个委管局级机构———国家能源局。
共和国历史上建立过能源工业部,也成立过能源委,但都没有很好地形成行业管理的有效职能。2008年8月8日,国家能源局揭牌宣告成立。但能源局的成立并没能把中国的能源管理职能统一起来。目前,中国各项能源管理职能仍分散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土部、电监会等十多个部门。
由此造成的突出问题是管理分散,职能划分不清,难以适应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对能源安全机制的建立产生了影响。
石油电力很强势很难管
另一方面,北京在试图执行政令时常常遇到地方阻力。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直言:“大煤矿谁不想建?很大一个问题是,现在资源配置权到底在谁那里?我们这里没有,国土资源部我看也没完全掌握,现在我们知道有资源的地方都被地方政府分给三四个公司在开采。”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相关专家直言,国家能源局与原来的发改委能源局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在价格改革、体制改革等一些关键领域内,面临的掣肘依然较多。
有专家认为,在当前能源分散管理的模式下,中国难以制定统一的能源安全战略,也难以有效开展能源外交。另一方面,能源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事情,因此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构。
未来应组建能源环境部
据了解,即将成立的国家能源委主任将由国务院主管能源工作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担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环保部、安监总局等相关部委高层担任副职;其成员主要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相关领导构成。
然而,对于能源委能否发挥出预期的作用,亦有不少人士持悲观态度。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士表示,能源管理格局的调整,首先触动的就是国内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需要有关部门和利益集团作出妥协。三大石油、五大电力集团和现有的能源管理职能部门的态度都至关重要。事实上,能源部的难产和能源局的诞生就是国内利益格局妥协的结果。而在国内利益格局没有最终厘清之前,能源委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答案尚存疑。
更有人士质疑,现在国家在电力方面有电监会,在煤炭安全方面有煤炭安全监察局,再组建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管,似无必要。而对于能源委本身能否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能否在管理上做到有效,上述人士亦表示怀疑。“在中国,凡是由某某委来管的事情,往往都是最难管的,也是管不好的,能源委的成立未必能解决长期存在的行政管理体制弊端,无非是多了一个叠床架屋的机构而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则表示,在国家能源委之后,一个独立承担管理责任的能源部迟早还会成立,而且未来应该考虑组建能源环境部,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制度设计。(新快报综合)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