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公有制下权利都依附于职位 本质是职权经济

2011年01月15日 15:52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财经讯 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2010年度观察家年会”于2011年1月15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中国道路:再思与重构”。凤凰网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在其中的“平行论坛一:商业新秩序”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他强调,对私有和公有制度,目前大多数人都没有深刻的认识。任何一个社会里,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权利都是个人的,行使权利的主体只能是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不能行使权利,只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灵魂,有思想的人才能行使这个权利。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公有制下权利都依附在职位上,有职位就有权利,没职位就没有权利,换而言之其实是职权经济;而私有制下的权利都依附于财产,有财产,就有权利,财产多就权利大。

这两种体制下人的本质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人的行为方式,变化的是不是为这个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变革实际上就是怎么由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过去我们只是有了政府的职位才能行使政府的权利,现在不需要政府的职位也可以行使权利,如果有财富,有钱的话。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刚刚我们一开场时候也讲到去年中国的商场相当热闹,或者说相当不平静,发生了很多是是非非的事,有些是负面的新闻,这些新闻不仅仅对商家自己的声誉会造成影响,对于整个社会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像这样的事件根本起源是什么?终极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下面我们请出著名经济学家,有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先生,他将会为我们讲解《商业败德事件高潮的起源:市场能否解决问题》,有请张先生。

张维迎:题目我都没想好,你给我起的。刚才候司长讲得很好,我想强调一点,可能跟候司长的观点不完全一样。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担心的是什么?不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太少,而是太多。对于产业政策我稍微评论两句,我自己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们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

产业政策的好多思想建立在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远见,更能预测未来,更能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更懂得市场规律。我们知道这个是不成立的,而我们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我们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这个失败不是我评论,是我们好多在原来制订产业政策的官员退休下来之后,他们自己认为我们的政策是失败的。包括我们的汽车政策,至少在早期,假如我们允许中国的汽车更为自由地发展的话,好比我们中国民族品牌的汽车应该比现在强大得多。

我们有些政策是出于另外的一些体制障碍而建立起来的,这使我想到在80年代骑自行车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快到修车铺的时候你的自行车轮胎经常被扎破了,因为这是修车铺的人给自己创造工作,因为在马路上撒一些钉子,你过去,自行车肯定扎破了,然后你一定要让他给你修。我说的意思,如果我们让市场可能更自由地发挥作用,让企业家更好的,特别是有一个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的话,我们好多的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现有的情况下,由于各种体制制度的约束,中国好多企业家他本身看的是比较近的,他不是看一个十年、二十年产业的规划,市场的趋势,而更可能看的是一两年的事情,这给我们本身的调整带来障碍。好多企业家都在揣摩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但是我了解好多的产业政策最后可能容易变成什么?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更多的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包括新能源,我们鼓励新能源,但是有一些人用新能源的名义申请到好多国家的基金,但是这个基金申请到之后,他就转做其他事情,根本不会去做新能源,所以我们好多政策往往变成一个分配财富的机制。这使我讲到,我们这个社会要健康地发展,最重要的是怎么使大家有积极性创造财富,而不是分配财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个论坛有一个中国道路,我想说各国都有各国的道路,但是人性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无论你在哪个国家,人性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一个好的制度,怎么把人性追求幸福,追求快乐的这种冲动变成为别人创造价值,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样一个问题。我最近出版的这本书《市场的逻辑》,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公有制和私有制无本质区别

时间关系,我只能集中在一个问题,好多人说中国模式,中国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并没有实行像东欧的那种私有化,我们还坚持很多公有经济,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比它们更快。我又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解,说明我们对什么叫私有,什么叫公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一般认为,好比一个国有经济或者公有经济,它的权利属于大家的,属于集体的,而私有经济权利属于个人的,这个是不对的。任何社会下,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权利都是个人的,行使权利的主体只能是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不能行使权利,只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灵魂,有思想的人才能行使这个权利。我们讲国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私人经济,它的最大区别在哪?最大区别就是说在公有制下,权利都是依附在职位上的,所以我定义为职权经济。好比说你有没有投资的权利?首先依赖于你在不在政府,即使你在政府也不是所有职位有投资的权利。而且我们知道,越是高的职位,他控制资源就越多,越是低的职位控制资源越少。在我们的计划经济下,不仅资源的配置依赖于职位,甚至生活资料的配置也依赖于职位。好比说你出差坐火车,谁能坐软卧,谁坐硬卧,谁坐硬座,这都有级别的。好比司局级干部坐软卧,处级干部只能坐硬卧,科级以下干部只能坐硬座。你家里能不能安电话,你能不能有车,你住多大的房子,全是根据职位来定的。甚至我们知道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新闻,看什么样的报纸,也都是根据职位来定的,高级干部可以看好比大参考,普通人只能买小参考,获取信息的渠道都不一样,所有的权利都依赖于职位。在这种体制下,任何人要获得权利,甚至生存的权利,你第一努力的是什么?进入政府。第二,进入政府之后怎么找到最有权利的部门,在这个部门再一层一层怎么从下往上爬,走得越高权利越大,这个就是我们公有制的一个基本的特点。

私有制是怎样的经济?私有制的权利是依附于财产,你有财产,最简单一点现在财产的通用标准就是钱,你有钱了,你就有了权利了。好比你有钱了,你可以投资,买股票,可以买债券,办工厂,甚至办银行,你可以用钱买汽车,你爱买多的汽车买多大的汽车,也可以买大房子,你可以住好医院,可以吃更好的饭,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财产基础上的。争取职位最好的办法不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怎么想办法把竞争对手闹下去。所以在公有制下人们也在竞争,而竞争是破坏力的竞争,怎么把别人拉下来然后自己上去。这样我们都很忙,但是我们忙但不创造财富。你要能够获得钱,你得生产东西,卖东西,你卖东西最终谁说了算?是消费者说了算。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给客户创造剩余的竞争,哪个企业给消费者留的剩余多,哪个企业就有市场。所以我们看到,私有制的竞争是创造财富的竞争,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竞争,由此导致了好多新的发明创造,技术的进步。企业家他又能够使自己拥有这种权利,他只有去创造,而他创造的成就只有在他未来的判断比别人更正确的时候,他才能够成功。

中国的企业家聚在一块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是政策,因为他能不能赚钱,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他对市场的判断,而依赖于他对政策的判断。如果政策本身带着好多钱的话,即使他知道这个政策错了,但是只要争取到这个政策的优惠他就有了财富。

所以这两种体制下人的本质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人的行为方式,变化的是不是为这个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改革三十年只是从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变革实际上就是怎么由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过去我们只是有了政府的职位才能行使政府的权利,现在不需要政府的职位也可以行使权利,如果有财富,有钱的话。这个变化一开始从农村开始,原来农民进不了政府,他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给了农民自由,农民即使不进入政府,也可以搞投机倒把,所以出现了好多万元户,变得富有了。接下来城市,好多原来城市进不了政府,进不了国有企业,生活也很困难。

现在有钱的人能过上至少跟县委书记差不多的生活,甚至可能市委书记,你有车我的车比你还好。我在好多方面可以享受到和有权人一样的生活。这样也就是说,中国最聪明的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进入政府才能够享受,一定进入政府才能够调动资源,通过我们做企业,通过给消费者带来快乐,带来价值,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就发生了整体的变化。全世界的发展都是这样一个道理,什么时候我们能够聪明人又能够为别人创造财富,为消费者创造财富,什么时候这个地方的经济就可以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体制使得这些人不是在想办法通过为别人创造财富而获得幸福,而是通过怎么掠夺别人的财富获得幸福,这个经济一定就是停止的。中国今天仍然有好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大家看到腐败,腐败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其实很简单,我们既有职权经济,又有产权经济,这样的话有一些人他获得财富了,甚至包括企业家,不一定是通过创造财富,而是想办法通过收买有职权的人,收买控制资源人手中的权利来获得资源。好比说我通过关系获得一块很便宜的土地,我一倒手就赚很多钱,这个致富的过程可能比好多做制造业的人快得多。这今天仍然是中国一个严重的问题,由此导致我们看,现在越来越多原来搞制造业的人转向搞房地产或者搞其他的一些非制造业产业,这对中国未来好还是坏?我觉得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由此看来下一步改革究竟应该干什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像过去一样不断地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也就是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腐败问题不可能解决。最严重的是,使好多优秀企业家把他们的精力和时间用来通过政府关系,政府的政策,包括我们的产业政策来给自己积累财富,而不是通过为消费者,为社会创造价值来积累财富。这样的话,我们这个经济可能就面临着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当然我们看到,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都在总结经验。我们过去讲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时候经验总结错的时候可能走向相反。这次金融危机,好多人总结的经验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是由于市场失灵了,这样的话我们就进一步增加政府的权利,而我们实际的政策,无论我们的投资政策,我们的产业政策,等等,都是在继续增大政府权利的方向发展。我们想像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导致的后果是不仅现有的资源的分配在扭曲,最严重的是企业家的能力,企业家的行为方式会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如果我们的企业家,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好好想在怎么讨好老百姓,怎么使得消费者感到快乐,而是想着怎么讨好有权的政府官员,怎么使得政府官员感到幸福快乐,这是一个中国的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家资源的巨大的浪费。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取得的成就究竟来自什么地方?未来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如果对过去的经验总结错了,我们以为中国的道路就是由于有政府强烈的干预,由于有我们国家的大的企业,我们才有了今天,那我说这个经验总结完完全全错了,经验总结本身没有关系,但是经验总结错了就指向我们未来一个非常不乐观,甚至具有破坏性的这样一个方向去了。

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经济观察报•2010年度观察家年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热点推荐:

特别策划:寻找中国人的信仰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x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