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聚焦: 空巢老人成中国社会亟待破解命题
中新网10月26日电 10月26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近年来中国城乡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迅速,很多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超50%。中国各地养老服务参差不齐,喜忧参半,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成为整个中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三化”社会趋势加强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中央积极应对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部署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将老龄问题提升到了“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回良玉指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来自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的消息称,近1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增长5000万,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人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发展到三四个人中就有1个,且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迅速,很多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超过50%,与日本等严重老龄化国家比重相当,这一现象亟待引起重视。”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表示。
此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红尘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接近1.6亿,正朝着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转变。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此外还存在着“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首先,养老保障压力大。据权威部门统计,1998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成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1亿人,供养比例将达到2.5:1。
其次,医疗保障压力大。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
再者,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大。全国几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中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相关调查还表明,我国老龄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但是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短线”之中的“短线”。仅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250万张,缺口达550多万张。
此外,老年人问题还将涉及到其他社会关系:老年人自身、老年人的亲属以及社会所有人。因此,老年人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成为整个中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社会发展“制造”众多空巢老人 情感诉求成首难
《法制晚报》消息称,来自民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空巢家庭”正在逐渐增多,许多老年人都存在苦闷、孤独、郁抑、烦躁、多疑等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幻觉和厌世的想法。他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感受到,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障碍正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重阳节至,对空巢老人来说,最好的节日礼物莫过于儿孙一个报平安的电话。《广州日报》一则报道说,今年刚做完80岁大寿的张奶奶是个“电话迷”:电话铃声一响,她必然抢着去接;偶尔被老伴或大女儿接到了,她就会在旁边急切地问“谁打来的”。张奶奶家住湖北省荆州市,膝下有十几个儿孙辈,最近的在身边、最远的在美国。每当听到两岁的重孙在电话里奶声奶气地叫“太奶奶”,或是在美国留学的孙女讲些新鲜事,她就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心疼孩子的电话费,却又舍不得放下听筒。“只要他们个个都好,我比什么都高兴。”张奶奶说,只是“常常记挂孩子们”。
和张奶奶一样,多位“空巢”老人都有同感,最盼望能常接到儿孙们的电话,“他们没主动打电话来,我也不敢轻易打过去,怕他们工作忙分了心。”
《半月谈》杂志曾以“空巢老人情感孤寂再婚阻力大 成自杀率最高群体”为题对空巢老人的情感问题进行过报道。报道称,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统计,城市老年人中感觉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只占56.9%,农村老年人的这个比例仅为33.1%。中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一个群体。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he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