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子鲲:食品安全监测应常态化

2010年08月17日 05:13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可以预见,在社会公众对饮食卫生保持高度警惕的环境下,今后公众对具体食品含有某种不当物质的疑虑仍然会出现,尽管最后检测可能表明这只是一场虚惊。

距“早熟门”曝光十几日后,卫生部15日通报三项关键性的调查结果,令公众高度紧张的神经稍稍松弛。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再置于公众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个社会心理大背景下,“早熟门”仍然提示了不少值得追问和考量的问题。

这次由奶粉牵出的“早熟门”,在公众心理焦虑的大背景下,由单一事件变成了公共事件。因为,对公众来说,“早熟门”的背后是激素,而激素并不仅仅在奶粉之中,在日常生活的感觉和认知中,关于一些蔬菜和禽畜用激素催熟、催肥的消息不断被曝光,早就困扰于心;激素的同类则是令人心生恐惧的化学名词,诸如抗生素、农药、瘦肉精、三聚氰胺……这些对公众饮食健康造成危害的东西,令公众心理变得脆弱,一听风吹草动,即刻抽身远离。可以说,“早熟门”之外,公众关注其他食品安全的神经之弦仍然绷得很紧。在这个意义上,即使奶粉的“早熟门”尘埃落定,但食品的“安全网”还远未编织完善,必须汲取教训。

关系公共饮食卫生安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在场。像其他公共事件一样,“早熟门”从最早发生,到爆发为社会焦点,都有一个客观存在的过程。在以往,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天甚至十几天。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过程将会大大缩短,甚至只有几个小时,有学者称之为“黄金四小时”。此时的公众心理,其实就是最想看政府部门怎么说,只要你及时关注回应,我就放心,反之,我就不安心。这对公众来说就是“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政府部门你在哪儿”的呼唤。当此之际,如果政府部门不在场,对有关问题不闻不问,或回应不及时,或遮遮掩掩不着边际,公众的疑虑、紧张、不满情绪就会酝酿发酵,走向爆发,此时再行回应,往往事倍功半。如果在“黄金四小时”内及时回应,则往往会事半功倍,为政府部门赢得公信。

食品安全无小事。当公众有饮食卫生安全质疑时,权威检测机构不能缺失。可以预见,在社会公众对饮食卫生保持高度警惕的环境下,今后公众对具体食品含有某种不当物质的疑虑仍然会出现,尽管最后检测可能表明这只是一场虚惊。然而,公众正是在这种不断怀疑和不断验证的过程中才会逐步走向理性和放心,如果送检无门,就无异于堵塞了缓释公众心理焦虑的渠道,加剧了公众心理恐慌。也只有权威检测机构不缺失,媒体就有关事件的报道才会有更加客观真实准确的参照。比如再有“早熟门”,媒体就会自行先去求证奶粉中到底有没有激素,家长和医生都可能会这么做。

对饮食卫生市场运行秩序而言,最需要安全监测的常态化。实事求是地说,要把各种可能的危害因子全都列入国家的常规检测指标,并不太现实。但这并不等于就此放弃全天候的常态监测。有关食品安全监测部门应当具备敏锐的触角,对食品中一切可能的危害因子予以动态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如此方能防范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进而,不定期发布这种监测结果,特别是及时针对社会上的疑惑、担心进行检测,这样才能抚平公众的不安心理,令公众吃得安心、放心又舒心。

相关报道见昨天A17版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相关专题:

凤凰网将持续关注婴童奶粉安全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乔子鲲   编辑: hanfn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