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燕:经济危机考验银行治理机制和经营模式

2010年11月10日 11:23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严晓燕:经济危机考验银行治理机制和经营模式

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1月10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经济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演变中的全球经济治理,并为实现更加稳定。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指出,经济危机考验银行治理机制和经营模式。

以下为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女士演讲实录:

严晓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天参加这个国际研讨会,讨论全球经济治理,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样国内高层次的智库,还有德国的贝塔斯曼基金会这样国际知名的基金会的来宾,共同探讨大家关心的全球性的问题。

作为金融企业,实际上是非常微观的一个管理者,我想今天在这个讲台上主要从宏观层面的思考、微观层面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特别是刚才听了前面的精彩演讲,深受启发。

严晓燕:

我想讲三个想法。第一,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调整的认识。这个认识归结到三点:一是全球经济治理发生深刻变革。实际上以前世界经济的格局主要是依靠西方发达经济体来解决全球的问题,这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各占半壁江山,特别是最近的两个国际性的会议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刚才大家也都提到了,一个是明天就要召开的G20会议,另一个是10月23日召开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这两个会议是对国际经济治理结构调整的会议,特别是在10月23日财长和央行行长的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会议上,26%的投票权从发达国家转向了新兴经济体,这是一个全球都非常瞩目的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实际上也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调整。二是全球经济治理凸显了中国的作用。中国现在在经济总量排在全球第二,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应怎样发挥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压力和责任,实际上是一个要共同研究的问题。一个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中国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加。特别是我们今天也提出“全球经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我想这个观点和客观实际确实是存在的。三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明显,就像刚才李行长反复提到,现在各国政策出台对全球都有影响,特别是美国近期出台的政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应该看到,合作、开放、包容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趋势。今天我们也要讨论全球经济治理,应该提倡合作、开放、包容。这种开放应该是互相的开放,而不是单方面的开放。还有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些现象。现在我们也有一个新的词汇“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从挽救经济已经转向治理经济,我觉得治理经济倡导的是同舟共济,达成共识,来解决全球的经济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改变这种各自为政的态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提出的比较高的、不太符合中国实际的要求,这会对中国产生一些压力。对中国来说应该理性的对待不合理或者对中国不太有利的这些政策。

严晓燕:

第二,经济危机考验银行治理机制和经营模式。实际上应该反思这次金融危机对银行的影响。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在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微观的公司治理和经营模式带来的深刻反思。

这个反思我从以下角度谈三点看法:

一是公司治理的反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股票市场是以高科技网络股为代表,新经济大行其道,所以美国经济体系和公司治理模式受到了各国的追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应该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这种模式受到了进一步的挑战和质疑,自由市场的理念受到了挑战和质疑。人们在思考公司治理这个理念是不是就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可以没有任何监管和约束。

严晓燕:

二是风险管理。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反思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关于风险管理现在人们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是:1、要变革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这个组织体系也包括风险管理、各类业务轮岗,各个业务线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风险的重要性,也有这方面的案例,像有些国际化银行通过岗位交流避免了风险。2、要构建整体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跨部门、跨产品、跨账户、跨市场的整体风险管理。3、要改进风险管理工具,比如说进行压力测试,完善VaR值的模型管理。

三是经营模式的反思。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模式也提出一些警示,1、重视银行的传统业务,尤其是危机下很多传统的大银行,都回归传统银行,传统的银行体系是很稳健的。2、避免高杠杆化。3、不要过度创新,对此大家也都有共识。4、强调逆周期管理,现在监管部门也在做这方面的问题。

严晓燕:

第三,我介绍一下北京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和持续发展做的一些探索。

第一点,北京银行是一个比较新的中小商业银行。成立15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平稳过渡、化解风险、创新开拓;二是改制上市;三是上市以后,以上市为起点,推进区域化、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目前在全国九大城市成立200家分支机构,在香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都设立了代表处,同时成立了村镇银行,还成立了全资的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中荷人寿保险公司,现在正在打造一个优秀的上市银行。目前,我们在全球1000大银行,一级资本的排行榜上位于155位。在这些业绩发展的背后是公司治理持续完善、风险管理显著增强和业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方面,15年的发展使北京银行的治理实现了三次飞跃。一次是从一级法人到多级法人,二次是从中资银行到中外融合,三是从传统企业到上市公司。这三次飞跃标志着科学决策、高效执行和有效监管。

严晓燕:

第二点,我们的体会是构建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市场、操作三大风险领域。包括开展专项压力测试,信用风险、项目改革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特别是专项压力测试,这是在战略投资者ING集团的投资下,结合国内外不同时期流动性危机的特点,设计了压力情景,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这是接受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教训,作为一个微观企业一定要结合整个市场的变化来管理内部的流动性。

第三点,北京银行稳健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始终坚持差异化、特效化、精细化的市场定位。差异化不是仅仅追求大客户、大企业,而是立足地方的中小企业和有特色的一些行业的金融支持。北京银行的业务定位在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其中也包括动漫、媒体、影视、设计等新兴的企业,在这方面北京银行走在了其他上市银行的前列。北京的特点,一是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文化企业的贷款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80%。二是立足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比如说在中关村地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贷款已经有1000多亿,在市场份额中也是排到了第一位。这是坚持特色化、差异化。三是推动经营转型。主要是拓展中间业务、零售业务来改善业务收入结构和客户结构,实现内涵式的发展。四是塑造业务发展亮点,包括节能减排、绿色信贷,这也是北京银行的特色之一。

严晓燕:

通过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业务经营模式的优化,北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一个可靠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每一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也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持续完善,所以我认为通过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每一个细胞的共同努力,都有一个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就能够实现全球经济治理的共同目标,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聚焦全球经济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f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