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改革,国务院

导读:10月10日,国务院发文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这是自2001年以来第6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广东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坦承:企业把所有审批程序走完,需要310天,黄花菜早就凉了。【评论】

改革快跑系列专题

改革快跑

今年是小平同志南巡谈话20周年,也是十八大召开的政治年,当下的中国,迫切需要重新凝聚改革共识。[详细]

改革快跑,广东快跑

广东不但是地理上的中国南大门,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要改革发源地和试验田。时下的广东时不我待,使命更加沉重。[详细]

铁路改革拉开大幕

进入5月下旬,铁道部密集出台一系列铁路新政。铁道部的一系列组合拳,表明公众高度期待却沉寂已久的铁路改革终于发动了。[详细]

聚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据报道,在历时八年的争议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详细]

民调
  • 1.你认为取消行政审批后能否减少腐败?(此问必选)
  • 2.你认为取消行政审批,能否加快民企发展?(此问必选)
  • 3.你认为取消行政审批能否起到稳增长作用?(此问必选)
国务院文件六要点

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

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

推进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改革

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

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

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腐工作

深化审批公开,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

把行政审批改革与其他结合

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高层声音:有风自南方来

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去年,温家宝指出,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温家宝

温家宝:实质推动行政审批改革

温家宝指出,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详细]

汪洋

汪洋:行政审批改革要从党和政府头上开刀

今年两会期间,在提到行政审批权力问题时,汪洋表示,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政府头上开刀。只要有关部门真正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我们的改革就会往前迈出最关键步伐。[详细]

朱小丹

朱小丹:改革最大阻力来自既得利益格局

今年两会期间,在提到行政审批权力的问题时,朱小丹表示,行政审批制改革是排除行政体制改革最大阻力的一个突破口,我们要通过这项改革,打破这种已不合时宜的格局。说到底是要让政府职能归位,应归位的要归位,缺位的要到位,我们做这方面的努力。[详细]

张昌尔

张昌尔:湖北行政审批事项全国最少

今年7月,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表示,湖北的行政审批事项全国最少。他希望通过这些办法、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去湖北投资兴业。强化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尊重企业家的创新、创造,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进一步营造“亲商、利商、便商”的氛围。[详细]

民间立场:改革如同拿刀割自己身上肉

行业声音

任志强

任志强:行政审批导致个别城市房价上涨快

行政审批的结果是优质资源向少数大城市、核心城市集中,让城市间的优劣差别迅速加大。如城市的收入差别、教育差别、医疗差别、公共服务差别、基础设施差别、公共交通差别、就业差别、保障差别都会明显的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详细]

郭树清

证监会主席抛出惊人疑问:IPO不审行不行

郭树清履新百日就很快亮出了他的改革思路:加强监管放松管制,降低寻租空间,建立诚信、公开透明的市场理念,改变重融资轻投资的局面,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从制度上破局的施政理念,但可能成效缓慢,政绩难显,且阻力重重。[详细]

学界声音

汪玉凯

汪玉凯:行政审批改革如同拿刀割自己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和医疗改革、土地改革不同的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同“拿刀割自己身上的肉”。他形象比喻,每减少一项审批就减少了一项权力。这就像一个人右手拿刀砍自己的左胳臂一样,割自己身上的肉是十分痛苦的。[详细]

刘瑞

刘瑞:“新36条”进展不大根子在审批上

尽管非公经济在政策层面不断被强调,但“新36条”进展并不理想,很多民营企业家反映政策无法落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认为,落实不力的根源在于政府行政垄断,他建议政府下放审批权,同时能够真正做到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一视同仁”,同时还要摸索更多样的改革方式。[详细]

十年改革:还剩下30%的硬骨头要啃

十年清理,自己改自己

自2001年行政审批改革全面启动以来,这是国务院第六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改革十年数据亮丽,成绩斐然。但另一方面,在民营经济准入方面,"玻璃门"现象明显,这与行政审批仍然过多不无关系。[详细]

剩下的30%审批事项才是硬骨

行政审批改革十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的总体判断是,虽然砍掉了接近70%的审批事项,但是行政权力依然过大,特别是通过行政审批权力设租、寻租的现象仍然严重。[详细]

广东试验:小政府、大社会

从今年初开始,广东已着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此后,汪洋与朱小丹联名致信国务院领导,请求允许广东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先行先试,并获得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批示支持。[详细]

精细化改革,需要被改革部门配合

到目前为止,行政审批改革一直需要被改革部门的同意,这直接导致改革的主导权由被改革部门牢牢控制,而不是在改革主导部门手上。这必然导致涉及核心利益的改革事项难以推进。[详细]

行政审批制度遭质疑

张维迎:如果取消政府审批 中国GDP增加30%

经济学家张维迎12年前的观点再次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如果取消政府审批,中国GDP增加30%,政府腐败减少50%。[详细]

余晖:行政审批制远没有触及核心垄断利益

余晖表示,从表面上看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取消审批事项,但实际上取消和调整的事项远远没有触及核心的垄断利益。[详细]

韩志国:审批通过项目有多少是重复建设?

经济学家韩志国表示,审批通过的项目,有多少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谁也说不清楚。他建议应该从中国现在的经济效率来看行政审批的问题。[详细]

广东发改委主任:审批完了黄花菜早就凉了

广东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坦承:“我调查了6个项目,按程序来走,把所有审批程序走完,要310天,若企业都这样干,黄花菜早就凉了,市场机遇早就没了。[详细]

共识中国:让改革来得更彻底
改革

改革不彻底 政府职能转变最终也会是一句空话

行政审批项目的削减和调整,要与其他相关的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要与对政府权力的进一步约束结合起来。需要审批的项目,审批过程则须更为阳光化。说到底,行政审批改革须继续深入。[详细]

下一个十年要改革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

政府太强、社会太弱、市场扭曲是大家一致要求改革的核心所在。我们现在是处于“半市场半统制”的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前景:一种是使得市场经济体制按照法治正确方向去健全;另一种就是权贵资本主义。 [详细]

韦森:中国改革红利吃尽 改变模式才能避免萧条

2010年以后,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吃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下行是一个必然趋势。吴敬琏就认为,中国到处能赚钱的机会不会再有了。看着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中国经济的巨大转型必不可免。 [详细]

深圳

深圳市级行政审批减幅超三成

深圳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彻底清理,制定了调整目录。经过本次调整,我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将减少120多项,减幅超过三成。[详细]

广东

广东行政审批制改革先行先试

8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详细]

顺德

顺德在企业投资领域寻求突破

顺德行政审批改革将在企业投资领域寻求突破,这是一个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更为复杂的任务,顺德区审改办首次对推行一年的审改工作进行总结。[详细]

上海

上海精简行政审批建设小政府

一直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的上海浦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又有新突破,其平均审批时限已从22个工作日压缩到8.4个工作日。[详细]

武汉

武汉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武汉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费、减时、减环节,直接减轻企业负担,原本需要560天才能审批下来的项目最多60天就能够完成了。[详细]

海南

海南不再让群众跑断腿磨破嘴

海南行政审批“三集中”获第6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政府不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办理行政审批不再“跑断腿、磨破嘴”。[详细]

国务院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决定
  • 取消项目
  • 下放管理层级项目
  • 减少审批部门项目
  • 合并项目
相关报道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财经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

制作:晚惜 田心 丁丁

网友评论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