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批次奶粉验出三聚氰胺超标 疑用残留毒奶生产
信息时报讯(记者 赵安然) 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超标致婴儿肾结石甚至死亡的“毒奶粉”事件阴霾稍稍散去,昨日再度曝出四个批次的奶制品存在三聚氰胺超标问题,其中上海熊猫乳品已因此被查处,其他企业仍在调查当中。记者昨日巡城发现,广州的超市主要以销售国家或全球知名品牌奶粉、奶制品为主,未见有“毒奶品”出售。
四批次验出三聚氰胺超标
贵州省卫生厅近日发布三聚氰胺超标食品“黑名单”,确定四个批次的食品存在三聚氰胺超标问题。这四个批次的问题食品包括: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老年高钙奶粉、炼奶酱;山东淄博绿赛尔乳品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2009-4-25);辽宁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的“五洲”冰棒(生产批号:2009-4-9);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凯达冷冻厂的“香蕉果园”冰棒(生产批号:2009-3-19)。
据了解,刚踏入新年,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就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疑用残留“毒奶”生产
调查发现,山东绿赛尔乳品企业的奶制品部分用自家生产的原奶,同时也会从外面购买原奶进行生产,辽宁省五洲食品有限公司与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凯达冷冻厂都是生产冷饮的厂家,奶源是外购的,这些厂家均认为产品的三聚氰胺超标主要是供应商的奶粉问题。
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乳业专家王丁棉日前表示,在“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有一些经销商手上的“毒奶粉”,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销毁,缺乏诚信的企业认为事发一年之后,管制放松了就拿出来制作奶制品。他认为,政府监管依然存在漏洞,应对各家企业的“历史遗留产物”进行清查,同时加强监督奶粉和奶制品企业。
“毒奶”广州未见销售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市内的大型超市发现,上架的奶品多以伊利、雀巢、惠氏等大品牌为主,百佳超市、好又多、家乐福的奶粉、奶制品专柜均未见上述四个“毒奶”企业的产品。
百佳超市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四个“毒奶”企业生产的乳制品属于地方性产品,极少见在广东地区销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赵安然
编辑: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