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城市化率每提高1%相当于拥有万亿美元市场

2010年01月19日 04:34每日经济新闻 】 【打印共有评论0

每经记者何珺发自北京

以“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等多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厉以宁强调:“中国要创造一个内需市场,城镇化建设是最大的内需市场。”

观点一:城镇化建设是最大内需市场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处在以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既是中国当前的特点,也是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经济抓手。”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认为,数以亿计的农民不仅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还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拉动社会投资。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是45%左右,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一差距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持久动力。

对于城市化的重要作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表示,进入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有两个主要方面,其中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果未来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将有约3亿农民逐步转化为市民,由他们创造的市场空间包括消费和融资需求,也包括农民增收所带来的需求,这将是以万亿美元为单位测算的市场。

厉以宁提醒,中国当前固然需要警惕通货膨胀,更需要注意滞胀,而避免发生滞胀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中国要创造一个内需市场,城镇化建设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主要指县城和县乡镇。”他设想,“假使到2040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75%,人口为16亿人,即4亿人留在农村,12亿人在城市,那么城市要盖多少住房、修多少马路?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和建设工程。”

观点二:城市和中小城镇有效结合

“大城市户口落不下,中小城镇的机会相对较少,究竟怎么选择?”刘鹤指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特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生活成本、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中小城镇生活费用较低,但就业市场前景相对较弱。

他提出,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区域体系把城市和中小城镇有效结合,并发挥各自优势。在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中小城镇,侧重提高医疗、教育的补助。

刘鹤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出台一些比较现实的推动政策,包括推动城市化和相应的工程建设;新一代农民工落户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推进城市化的过程要和建立环境资源友好型社会理念有效结合;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制度。

刘遵义还提到,中国可从4个方面增加内需,包括节省可用的土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自有自住房的建设,由此带动对家电、家具的需求,带动建材工业和供应日常生活用品的中小企业发展等;此外,高科技领域也有更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