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底确由浓缩液兑制 西安味千拉面多店仍“兑”汤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李倩) 味千拉面身陷“骨汤门”后,昨日记者走访了西安部分店面发现,多数顾客对此事件并不知情,而且也并不清楚拉面汤底由什么制作而成。西安的味千拉面店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汤底的确并非现场熬制,而由浓缩液兑制。
记者走访
多数顾客不知汤底为浓缩液兑制
一直以来,味千拉面出售时的“高价格”,宣传所称的“高营养”,以及浓浓的乳白色“高汤”,都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近日,有媒体质疑,号称用猪骨熬制的味千拉面汤底是用汤粉、汤料调制而成,每碗成本只有几毛钱,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老汤”,并且钙含量也达不到此前“味千”官网上所宣称的1600毫克。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500多家味千拉面专门店,而西安也有十几家。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钟楼附近的一家味千拉面店,记者发现,味千拉面的菜单中介绍汤底是这样描述的,“味千自信的白汤是由猪骨慢炖熬制浓缩而成的,入味浓厚,回味清爽。”而拉面的价格也不便宜,由最便宜的22元一碗到最贵35元一碗,用料不同,价格也不同。
此时,正值中午用餐时间,餐厅中前来用餐的顾客大概有20多位,几乎每一桌上,80%以上的顾客都点了拉面。“您刚才点餐要了什么?知道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味千拉面的汤底不是现场熬制,是用汤粉等用料调制出来的吗?”记者问道。“我要了一碗拉面,不知道味千拉面的汤底是兑制的。”前来就餐的刘先生回答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刘先生这样对汤底不知情的顾客不在少数。
“味千”回应
汤底的确并非现场熬制
多数顾客对“味千”汤底到底是如何制作而出并不了解,记者随即向味千拉面店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工作人员都以不是厨房工作人员,不知道具体情况为由,而拒绝做正面回答。
随后,记者向当日值班经理询问拉面汤底情况,值班经理表示,公司的高层和“味千”官网对“汤底”事件都已经做了公开回应和解释。店里出售的拉面产品所用的汤底,的确不是现场熬制的,而是由公司统一熬制,统一派发的浓缩液兑制而成。而生产浓缩液的厂家也是公司的企业,用猪大骨等原材料通过熬制工艺生成浓缩液,随后配送到各个店,工作人员再通过一定的比例,用浓缩液兑制成“味千”白汤。
专家建议
别太迷信“高营养”
陕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大医学院教授周玲表示,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国家卫生部曾出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了明确规定。味千拉面汤底中的主要成分目前还未公开,营销宣传中所称的“高营养”也有待进一步核查。
据了解,日常生活中,过多食用高营养食物,并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很有可能导致营养失衡,造成营养单一或营养过剩的情况发生,所以,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的饮食搭配才是最科学的。
新闻链接
如何吃出健康
顿顿有蔬菜 天天有水果
国家卫生部在2007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包含了人体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日常膳食要以谷类食物为主,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还要食用杂粮,这样“粗细搭配”,营养才能均衡。“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和水果每天的摄入量应达到300g-500g和200g-400g,每天奶类300g和豆类食物30g-50g也要适量摄入。
烹调油不要反复用
烹调油和食盐的摄入量要有所限制,烹调油每天最好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肉类食品每天也要适量摄入50g-100g,鱼、虾、鸡、猪、牛、羊等肉类食品每天换着吃,从而摄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值得注意的是,烹调油最好不要反复使用,因为反复使用已用过的烹饪油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每天6杯白开水
此外,建议成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天至少饮水,最好是白开水1200ml,约6杯左右,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再适当增加。坚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才能更好的促进健康。 见习记者 李倩
相关专题:味千骨汤拉面是个传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