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为何30年走不出医改“地雷阵”
为什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0年来只开花,不结果?“医疗腐败、药物滥用以及药品回扣和“处方费“,直至“板凳费“之类“创收“,都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在新年来临之际,一本深度揭露医疗费用黑幕、直面医改步步维艰的著作《大国医改》重磅出版。
本书作者朱幼棣先生曾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司长,他说自己不习惯从“官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民生问题,然后满足于“收获”一些不那么靠谱的数字,而是以大量事实和数据讲述医疗改革的历史和提出建议。昨日,朱先生因私赴广州,就《大国医改》的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医疗事故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采写及图片整理 本报记者吴波
为何30年走不出医改“地雷阵”?
“三十年来,我们穿过了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雨和电闪雷鸣,却怎么也走不出医改的“地雷阵“。医疗腐败、药物滥用等状况层出不穷,卫生体制改革长期以来只开花不结果,种种让人忧心的局面究竟缘何而起,中国医改的出路又在何方?”近日,《大国医改》与读者见面,为公众揭开弥漫在医改之路的重重疑云,直指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关键所在。作者朱幼棣认为,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医疗事故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而无论是财政埋单,还是医保保底,穷人都应该有免费药。改革根本上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民众能在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上,公平合理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舍此之外的堂皇言辞,大抵可认为是扯淡。
2009年新一轮改革开启。对于这次新一轮医改的众多细节,朱幼棣在《大国医改》中做了详细的论述和解读。他认为,在新一轮改革意见中,总的趋势依然还是在延续老路。人们依据“公益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理由,阻止医改的实质进展。
朱幼棣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的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人们热衷于言辞的辩论,行鸵鸟之姿,仿佛问题能在口舌之间烟消云散。”
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医院仅靠国家拨款、收取卫生服务费用,无法满足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药品销售就存在回扣。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医院药品加成最高不超过15%,其初衷也是把暗扣变明扣。没有想到这暗转明、地下转地上,被扣上“不给钱给政策“,成了“市场化“和一些人掉进钱眼的理由。”
“应该说,药品最高加价不超过15%,大体在合理的范围内。可全国多数公立医院走得太远、太过了,对药品的批零加价太高了。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全国医院药品加成平均达45%。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过度市场化“进行过有效监管没有?不说现在小病,往往要经过“排除式“的全面检查和过度治疗,有多少“公益性“医院、多少种药品加能成低于15%这个高限?”
体检被“套餐”也是“看病贵”之一
朱幼棣说,一位医生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份北京某著名医院健康体验中心《男宾健康体检套餐项目及其价格》表。价格如下:A套餐:1658.8元;B套餐:2464.6元;C套餐:3293.6元;D套餐:5239.2元;E套餐:9465.44元。
其中,最普通的A套餐体检目录,也不是为低收入者设立的体检,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数了数,若干个项目,119个体检指标,不少。平均每个指标收费是十多元钱。尿外观、尿比重,粪便颜色、性状以及粪便红细胞、白细胞,粪便虫卵……这些都是必需的吗?比如粪便的颜色与形态?
他认为,检查费用高,通过套餐式服务乱收费,是“看病贵”难解决的重要方面。某些医生根本不会“望闻问切”,不论患者病情如何,还没说上几句,立马被“发配”去做N项名目繁多的检查。排队交费,在B超、核磁共振、化验室之间奔波。当花出数百甚至数千元检查费用之后,病人小心翼翼地拿着一叠检查单回到诊室,医生只匆匆扫一眼,便立即提笔开药,其速度之快,有如神助。
医院借检查之名捞钱牟利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评论认为,现在一些医生诊病的过程,完全“套餐化”、“公式化”,不论病情如何,一律打包做统一检查。高昂的检查套餐,并不代表诊疗水平和保障,反而成了一些医院一些医生借机“偷懒”捞钱的手段。
大国医改 朱幼棣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年12月
无休止的权力纷争和利益纠葛将断送新一轮医改
广州日报:您写这本书的缘由是什么?
朱幼棣:医改是卫生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而这个领域又非常广,涉及的部门也多。大体说来,有卫生、医药、医保、政府定价等。而卫生又分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行政监管等等。药品从业态来说分为生产、流通、批发、社会零售和医院销售等,真是荆棘一般芜杂。许多与民生相关的社会难题都是如此。但这决不是延宕改革、反复折腾的理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医改需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和非盈利分开”。在已经实施了一年半的新医改中,这四项根本性的改革,几乎没有动。
去年上半年,新一轮医改方案刚公布,官员专家纷纷解读,北大还搞了场两个专家的辩论。有些实质问题在方案中并没有清晰地表述,给各方不同的解读留出了空间。我认为,无休止的权力纷争和利益纠葛,延宕、误导和误判,将会断送新一轮医改。我全然明白个中曲折和原委。已经期盼很久、折腾很久、阵痛很久了,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广州日报:这本书的编辑推荐语说,本书是一本揭露医疗费用黑幕的著作,揭露这些黑幕,作为官员,您是否感受到压力?
朱幼棣:我不认为这是一本“揭黑”的著作。本书的针砭时弊,政论性很强,有较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绝不以揭黑之类吸引眼球。其实这些年来医疗医药中的爆炸性新闻很多,有的已经接近真相,但往往又莫名其妙地不了了之。这些绝不是孤例,而是普遍现象。
当然,如此尖锐地直击问题的要害,自然会使一些人不快不爽。但瞻前顾后不是我的性格。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朱幼棣
编辑:
huang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