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有金属储量急剧减少 国际市场上被贱卖

2009年11月06日 09:53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新网11月6日电 《澳门日报》6日刊文说,虽贵为“稀土王国”,但中国在国际上却几乎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稀土二十多年来被当成萝卜白菜一样贱卖。多位能源专家警告,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我国战略资源将面临枯竭。

文章摘编如下: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考察时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虽贵为“稀土王国”,但中国在国际上却几乎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稀土二十多年来被当成萝卜白菜一样贱卖。

全球最大稀土王国

中国的稀有金属资源中,钨、铟和稀土的储量均居全球第一,产量占全球的八成以上。钼、锗等稀有金属的储量和产量也居全球前列。多分布在内蒙古、山东、江西、广东、新疆等地。

在欧美日韩等国,除了应用于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等常见领域,这些稀有金属通常被称为“战略金属”,在国防建设中也有广泛的用途。不过,许多西方国家都已经停止了本土稀有金属资源的开采,转而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

稀土出口卖“土”价

从事稀土行业二十七年的江西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兆添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稀土产业秩序混乱不堪,没有人关注无证采矿、越界采矿、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乱象。稀土矿产品产量过剩,廉价竞销导致稀土出口卖出“土”价钱,国外则趁机大量囤积。

二○○五年,中国的稀土产量曾经达到全世界的九成六,出口量也达到六成以上。但是,稀土的定价权却并不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与一九九八年相比,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十倍,但价格却降低了三成六。

战略资源面临枯竭

多位能源专家警告,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三十年后,世界上最大稀土产地——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将无矿可采;再过二十年,江西稀土资源将开采殆尽;十四年后,曾经世界储量最大的中国钨矿资源,将化为乌有。

近年来,中央也逐步认识到稀有金属矿藏的重要战略意义,二○○五年,“稀土原矿”被列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的禁止出口目录,从此外国只能购买经过加工提纯的稀土材料。同年,稀土的出口税被大幅上调。今年四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新的“指标”,并进一步降低了国内的产能,继续冻结新的开采许可证。

相关报道:

中国稀土走私约占实际出口三分之一 出口政策需完善

中国稀土政策备受关注 美欧施压质疑出口配额

国外指中国是稀土垄断者 专家称提高话语权靠控制出口不够

官方表态:

工信部官员:中国不会禁止关键稀土金属出口

外媒声音:

英媒:中国为何加强控制稀土

美媒:美国将重启国内稀土矿场应对中国限产

相关分析:

西方企业加码开发稀土 中国单纯限制稀土出口恐难奏效

日本稀土80%以上来自中国 中国稀土为何卖了土价钱

相关专题:

稀有金属保卫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huxx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