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新浪

2009年10月23日 12:25南方人物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媒体评论说,曹国伟终于握有实际控制权,可以跟丁磊、张朝阳在同一层次起舞

本刊记者 薛芳 发自北京

现在看来,在新浪的历史上,曹国伟是个例外。他曾被业界认为是一个“内敛、保守”的人物。

“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对新浪的前几任CEO来说,亦是如此。新浪的CEO们很难逃出“2年宿命”的窠臼,依次是沙正治、王志东、茅道临、汪延。

2006年5月,新浪正式进入曹国伟时代。有媒体描述了一个细节:在走进新闻发布会现场的一刻,曹国伟,这位新领军人物,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微笑,随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形象。时隔3年,近日以新浪CEO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以9.4%的持股率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MBO对于新浪,对于管理团队以及我本人都是一个值得兴奋、值得庆祝的日子,”引领了新浪时代的曹国伟在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写道。互联网知名分析人士洪波表示,这意味着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团队将实现对新浪的全面掌控。

新浪有了姓氏。曹国伟能全面掌控新浪,充满了偶然性与必然性。这一点,从新浪的历史中可窥一斑。

曹国伟就任

新浪前身新浪网公司成立于1998年底,由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华渊资讯公司合并而成,并推出同名中文网站。其中,四通利方占股60%,华渊资讯占股40%。

上市前,经过层层稀释,新浪大股东不是创始人王志东,并且股权相当分散。新浪2000年上市后,王志东持股是6.3%,而张朝阳在搜狐持股33.6%,丁磊在网易的持股是 58.5%。这导致公司管理者对新浪的管理以及战略无法长期执行。

股权分散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新浪的CEO走马灯似地换。而另外一个结果是:稳定增长但没有亮点。特别是2001年后,新浪在短信、游戏两大增值领域落后于丁磊的网易和张朝阳的搜狐,新浪“第一门户网站”的地位受到了巨大威胁。

2003年5月,汪延出任新浪首席执行长、董事兼总裁,业内因此戏称“一个干活的,八个看报表的”。汪延的去职和新浪发布的当季财报有所呼应:净利润下降了32%。新浪的股东对管理层有所调整的时候,理由都一样,业绩不佳。

曹国伟就任时,新浪早期的投资人,四通创始人段永基表示:“从曹国伟在过去7年来所展现出的卓越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上看,他有智慧、主见,也勇于挑战,我对新浪的未来充满信心。”

1999年9月,曹国伟要从普华永道跳槽,考虑两家美国公司,他打电话请时为新浪COO的茅道临帮着参谋。当时新浪正筹备上市,正在寻找一个CFO。在茅引荐下,曹国伟见了CEO王志东。几天后,曹国伟答应到新浪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

在他的推动下,新浪于2003年和2004年分别完成了对广州讯龙以及深圳Crillion两大无线增值业务公司的重要并购,使新浪一举跻身无线增值领域前列,并由亏损逐渐走向赢利。

2005年,富有开拓力的曹国伟被派去负责广告业务。到任之后,曹国伟撤换了主要负责人,调整内部组织。在2005年第二个季度,新浪就成功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曹国伟也是新浪博客最积极的推动者。

尤其被媒体广为传播的是,在面对盛大的突然巨量股权收购时,曹国伟与汪延奋战三天三夜制定了“毒丸计划”,击退了陈天桥。

这些,都为曹国伟赢来了荣誉和职位。“他是最了解新浪的人。”陈彤评价。新浪内部亦早流传“只有CEO管不到的,没有曹国伟管不到的地方”,段永基则以“重数字、冷静、理性”这样的词来形容曹国伟。

2006年5月,曹国伟就任时,新浪收入在互联网排第三,但3年后的今天排第五,利润则只能勉强进前十。但曹国伟没下台。

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2008年4月,段永基去职。在一些IT观察家看来,段永基的离开,意味着新浪CEO曹国伟继平息“陈彤离职”风波后,终于掌控了新浪全局。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管理层收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南方人物周刊》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hanfn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