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话两大成果都有活扣

2010年05月27日 06:02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获得有条件突破,美国可能放松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

这两项议案对中国拓展贸易空间至关重要。

能否得到市场经济地位,直接关系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会遭遇多少贸易壁垒,决定着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进而确定倾销幅度。基本上,如果以新加坡等地的劳动力成本衡量中国成本,反倾销一查一个准。

放松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同样重要。毋庸讳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也较低。中国正在从出口主导型经济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模式转变,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量大幅增加,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

进口增加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市场乱花钱,中国人应该买什么、怎么买大有讲究。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主要购买了两种产品,一是大宗商品以弥补中国资源不足,二是高科技产品以弥补中国产业创新不足的短板。

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NSC41号文件。此次美国表示要放松管制,主要是美国的经济战略发生了变化。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出口战略以促进就业,发展实体经济。2009年1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就把“出口倍增计划”的最终目标概括为“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根据奥巴马的出口战略蓝图,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同时解决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货物出口额达到2.1万亿美元,回归世界第一的位置。

不过,中美对话所取得的两大成果均有活扣。

此次对话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上虽有进展,但美方却附有前提。美方将在贸易救济调查中,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要获得美方的认可,中方必须给外资企业提供国民待遇,诸如国产化率、自主创新等等,如果威胁到外资的国民待遇,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会逆转。因为,美国是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合作的方式承认,而不是痛痛快快地、直截了当地承认,目前的承认半遮半掩,不具有法律效应。

虽然美国高科技出口限制有可能在今年7月前后松动,但美国对于中国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在中国亟须取得进展的关键技术领域,或者美国可以获得溢价的技术领域,还没有放松管制的先例。即便出口限制放松会惠及中国某些民用科技领域,幅度也不会太大。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相关专题:

聚焦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叶檀   编辑: madj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