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卷土重来是对监管不力的报复

2010年01月06日 16:18武汉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9年的最后一天,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标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而在曝光之前,此事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对公众“保密”状态。(1月5日新民网)

那场大规模的全国性围剿之后,我曾经以为会从此远离“三聚氰胺”这四个可怕的字眼了,不曾想,如今它仍是一个梦魇———行业乱局重新抬头。业内专家王丁棉认为,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监管;监管不力不但直接导致了上海熊猫事件的发生,而且令人对此次事态的范围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抱有疑虑。

监管不力是上一轮三聚氰胺肆虐的深层原因,监管不力又直接导致这一轮势态的抬头,显然是监管者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而监管者为什么不吸取教训,这个问题最值得讨论。

教训,放在这里说应有两层含义:一是给社会造成的灾难,一是责任者的受责之痛。三聚氰胺伤害了那么多孩子,令公众谈之色变;然而对于政府的一些监管机构,却好像并没怎么令他们色变。

是的,奶商、经营者中有人坐牢,有人掉了脑袋,表面看,惩治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在“资本逐利不惜甘冒上断头台的风险”的语境下,刑罚虽有不小的警示作用,但从来就不曾堵住过“逐利风险”的口子。临沂水污染事件的企业责任者被重判,有关方面表示,这“体现政府的环保决心”。然而话音未落,便传来一些地区有人继续“挺而污染”的坏消息。可见,“政府的决心”有时很难与违法者的利欲熏心相匹敌。大规模围剿之后,仍然有人“挺而三聚氰胺”,想必是同样的道理吧。

在治理违法经营的问题上,惩治违法者属于治标,“死后验尸”;堵住监管漏洞的前置性手段才是治本。恰恰因为严于治标,疏于治本,才导致了三聚氰胺之类的问题频发,以及今天的卷土重来。更吊诡的是,被问责的官员与三聚氰胺一个前脚一个后脚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我不得不承认,毒奶粉的卷土重来,根本就是对监管不力的严厉报复。

相关专题:

上海熊猫乳品再现三聚氰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马涤明   编辑: wangf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