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猫”到“绿猫”:中国减排路线图

2009年12月01日 01:10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胡鞍钢

21世纪最大的挑战

是全球气候变化

所谓全球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活动正在产生严重影响并使全球变暖。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工业革命之前全球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百万分之一),2008已上升至385.2ppm。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研究,如果人类不加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长期浓度将超过1000ppm二氧化碳当量,那么,全球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升高6°C。

2009年11月24日发布的《哥本哈根诊断》报告指出,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7°C,海平面可能上升1米以上。世界自然基金委员会发表的另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就全球而言,136座沿海大城市,价值28.21万亿美元的财产将受到影响。为此,就要求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气温升高控制在2°C左右。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0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提供的最新资料,在过去150年,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将近1°C;预计21世纪(指2000-2100年)全球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总共升高5°C。

人类进入21世纪时,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若沿着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轨迹延续下去,世界的碳排放将持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MF)的最新报告估计,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7年已经达到288亿吨(碳当量),2030年将达到400亿吨(碳当量)以上,随之全球温度还会继续明显上升,这一模式下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前升高5°C;若改变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轨迹,发展绿色经济、绿色能源,就能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率脱钩,甚至下降。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如果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的话(即所谓的“450情景方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为307亿吨(碳当量),2030年降到240-260亿吨(碳当量),到2050年则降至100亿吨(碳当量)左右,相当于1990年(209亿吨碳当量)的一半。

这表明,人类将改变自从175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应增长的格局。进入21世纪,世界将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与环境革命,旨在使得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开始脱钩,并在2020年达到高峰,而后迅速大幅度下降。这是国际组织提出的更加大胆的全球减排目标和减排路线图,即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ppm,温度升高控制在工业化前的2°C,从而长期稳定全球气候,避免巨大的气候生态灾难。

同样,中国进入21世纪时也正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上。若按1950年以来的工业化路径发展下去,中国的碳排放将持续增长。根据IEA的统计,1990年中国碳排放为22.44亿吨(碳当量),相当于全球1890年以来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5.0%;2007年上升至60.71亿吨(碳当量),相当于全球1890年以来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9.0%,比1990年增长了171%,相当于同期(1990-2007)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78.85亿吨碳当量)的48.5%。

需要指出的是,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了31%,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了6.5%。对此,中国是第一大影响国。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数据,2030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116.15亿吨(碳当量),比2007年增长了91.3%,相当于全球1890年以来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16.0%,也占了这一时期(2007-2030)全球新增量(114亿吨碳当量)的48.6%。如果按这条路线发展下去,不仅中国不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严重地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发展。我称之为“黑猫”发展模式,不仅中国不能允许,世界也不能允许。除非,从“黑猫”变成“绿猫”。

我所提出的中国的“绿猫”路线图,就是与世界减排行动同步。到2020年碳排放达到最高峰,为80亿吨(碳当量)左右,与“黑猫”模式相比,这将减少排放约15亿吨(碳当量)左右;2030年降至60-70亿吨碳当量,与“黑猫”模式相比,到2030年将少排放约50亿吨(碳当量)左右。即使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排放国,排放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大大超过中国总人口占世界的比重。

无论是从中国的自身利益,还是从全球的整体利益看,中国不是“要不要减排”的问题,而是“要减多少”的问题、“如何减少”的问题。最现实的是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到高峰。从机会成本和长期成本来看,碳排放峰值越高,未来减排幅度则越大;达到碳排放峰值时间越是拖后,未来减排难度则越大。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国家,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中国成为推动全球减排行动的带头国、主导国、领导国。对中国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和国际压力,又是巨大的机遇和“倒逼”机制。

所谓减排是指人类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加强碳汇而进行的干预活动。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通过发展绿色经济、绿色能源;另一个是通过发展林业、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增加碳汇能力。

从世界与中国的减排关系来看,全球减排路线是否能够实现,虽然需要世界200多个国家共同努力,但中国对全球减排的直接作用是最大的,既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欧盟,还超过了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可以认为,中国减排成功就意味着世界减排成功,中国减排失败就意味着世界减排失败。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中国已是世界污染排放大国

当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经济最大国时,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污染排放超级大国”。根据IEA的最新报告,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预计2028年将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从1890年以来,中国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占世界总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俄罗斯之后,2007年上升至9%,居世界第二位,仅排在美国之后;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007年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量的32.9%;氮氧化物排放量占世界的20.7%,也已经是第一位了;颗粒物排放量占33.5%,也是世界第一位。这些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比重(19.7%)和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16.1%,按PPP计算),即使是人均各类污染排放量,也已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如此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数据,国家统计局既没统计也没有公布,更没有向中央和国务院直接提供;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环保部等也没有能力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供并公布类似的数据。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这是政府严重的“缺位”,也是导致政府失效的重要的信息根源之一。这也难怪,我们的领导人无论是在出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还是在接待外宾来访的时候都会感到惊奇:中国怎么会突然成为世界第一号污染排放大国?成为世界“众矢之的”?

从“黑猫”转向“绿猫”

30年前,中国的改革是基于邓小平提出的“猫论”,即“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猫论”对中国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突破了我们传统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发动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当时中国的确缺“老鼠”,我们的经济总量只有3600多亿元,即便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只占世界总量比重的4.9%,明显低于中国总人口占世界比重(22%)。从人均GDP角度来看,更是位居世界后列。因此,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并且后来也的确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奇迹”。然而,我们也在不经意、不自觉之中,成为世界最大的“黑猫”。可以说,第一代“猫论”对中国也有相当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这与有关决策信息的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和发展知识的有限性和不完全性极其相关。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本身)也是悖论。我们发现,从1949年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看,过高过快的经济增长常常是“得不偿失”的。最典型的历史教训就是1958年的大跃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上避免了经济上的“大折腾”,但是过高过快的增长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其代价的,出现了生态环境上的“大折腾”。例如,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从“九五”时期的8.6%提高到2001-2008年期间的10.2%,仅提高了1.6个百分点,却导致了煤炭消费、水泥消费、钢铁消费等的大幅度高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估计,2000-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27亿吨提高到70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28%,其累计排放量为415亿吨;我们估计,2000-2008年我国煤炭累计消费量为175.6亿吨,排放二氧化碳累计308.2亿吨碳当量;一次性能源总消费量累计183.3亿吨标准煤,总排放二氧化碳累计450.4亿吨碳当量。

无论是哪一类数据都表明,这是一个典型的黑色发展模式,严重脱离了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紧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基本国情;这一发展模式也严重危及了人类发展,并成为世界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的重要理由之一。

我们需要超越第一代“猫论”,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从“加快发展”转向“科学发展”;同样的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猫”的颜色十分重要,中国需要从世界最大的“黑猫”,转向“绿猫”。从这个意义来看,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减排契约(如哥本哈根高峰会议)给我们形成了一个“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必须转型。

我们设想,中国的经济、发展方针转向“科学发展”,这至少需要三个五年规划。第一个五年(2006-2010)就是在首次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引入和强化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第二个五年(2011-2015)是将“十二五”规划定位为“绿色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指标,特别是引入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率、森林蓄积量及碳汇能力等;第三个五年(2016-2020)制定“十三五”规划,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2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与世界减排路线图基本一致。只有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才认为中国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黑猫模式到绿猫模式。

中国减排行动是自愿无悔的

2009年12月7日-18日即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高峰会,是否能够形成“全球共识”(指减排共识),是否达成全球契约(指哥本哈根协议),是否采取全球行动(指全球减排行动),都是相当不确定的,但是有两个关键性大国的态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美国是否公开承诺减排,二是中国是否支持全球减排并提出相应的公开减排路线图。

2006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提出了减排路线图。美国白宫发言人11月25日上午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当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随即公布了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继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做出四点重要承诺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中国从现在起到2020年减排路线图,这将极大地支持并有力地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

中国2005-2020年减排目标是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减排路线图,它包括六大目标:

第一个是节能目标。从“十一五”规划算起,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单位GDP能耗减少20%,2005-2020年期间累计减少50%左右;

第二个是清洁能源目标。2005-2020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比例从7.7%提高到17.7%;

第三个是清洁煤炭使用目标。2010-2020年清洁煤使用比例累计提高15个百分点;

第四个是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排放目标。从“十二五”规划算起,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在2010年-2020年期间累计下降36%,比2005年下降40%-45%;

第五个目标是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从“十一五”规划算起,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主要污染物减少10%,2005-2020年期间累计减少1/4以上;

第六个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目标。从2005-2020年森林覆盖率从18.2%提高到22%,森林蓄积量累计增加13亿-15亿立方米。

从长远来看,中国减排意味着中国选择绿色现代化,这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实现上述目标,即使得我国在202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第二步是在2020年之后二氧化碳排放开始下降,到2030年降至2005年的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使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1990年水平的一半,与世界减排同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温家宝总理在提出中国2020年减排目标时声明:“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管哥本哈根会议是否取得成功、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是否持续下去,中国都需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都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这些减排行动是“无悔的”、“自主的”、“独立的”,与美国、巴西、印度等排放大国的减排目标无关,也与哥本哈根会议是否达成协议无关。这是出于中国自身的利益、核心的利益、根本的利益,更出自于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如果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的国际会议达成了“全球共识”、“全球契约”、“全球行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就应该与世界一起做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绿色)梦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减排)行动。”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专题:

低碳经济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