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密度路线体现中国韬略 气候观博弈更需理性平衡
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联合国讲坛上全面阐述中国的“气候观”。
胡锦涛的讲话代表着中国在气候变化上的承诺和策略,也显示了中国“气候政策”上的一贯性和完整性。胡锦涛演讲开头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认为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关键”。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碳排放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推进,靠共同发展来解决”,中国已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那就是争取完成2005年—2010年降低降低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指标。
显然,中国不愿发达国家在巨额碳赤字还未“补偿和结清”之际(中国科学院研究表明G8国家碳赤字高达5.5万亿美元),接受硬性的减排标准,而是采取“碳密度标准路线”,即通过尽量降低每单位经济产出的能耗(间接表示为碳排放),来履行中国的全球气候责任。胡锦涛表示,中国将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争取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让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5%,增加森林碳汇以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碳密度标准”路线体现了中国“在发展中控制碳排放”的理念,将国际责任同发展权利相结合的探索性思考。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是碳排放的总存量所致,而发达国家对1900年以来的气候上升显然承担90%以上的责任,如果对中国、印度这样的后发型发展中国家提出苛刻的总量控制要求——在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要求它们承诺在2050年达到减排50%的目标,那么是一种“淡化历史责任的歧视”,是不可接受。
不过,中国也要坦然接受自身“排放责任”上升的形势,并要对未来的事态发展进行评估。首先,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原因,导致全世界GDP增长从2008年之前的3.6%变为-2%,这使近20年来的世界高碳排放势头突然被“打断”。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09年全球碳排放将下跌2.6%,这是40年来最大的一次跌幅。尽管美国碳排放总量还是世界第一,但由于美国继续保持碳排放负增长势头将对局势产生微妙影响。美国2008年碳排放比2007年下降了3.8%,2009年碳排放可能还将至少下跌6%。而2009年新兴市场国家在碳排放上还是将增长0.7%,中国由于出台了强劲的经济刺激方案,4万亿撬动的天量信贷相当部分是基建工程,这对中国能源需求产生强大的推动。有人估计中国的碳排放增长在今年仍会出现5%左右的增幅。甚至在2009年之前中国的年碳排放量就将超过美国,这一排名的急剧变化将给中国在气候谈判上增加很大的压力。
其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CDM机制正出现萎缩化趋势,CDM是发达国家补偿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方式。所谓CDM就是在《京都协定书》框架下,有义务减排的发达国家可以从无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交易额度,但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需要碳排放配额的企业(购买方)的需求大量萎缩,而碳排放标准达标的企业大量增多,导致碳排放配额越来越不值钱。例如欧洲现在的碳交易价仅是高峰期的1/3。而根据美国东部十州的碳交易季度拍卖会显示,美国碳交易价格也是一路急挫,目前仅为1吨3美元,预测2012年将下跌到2美元。中国误判了形势,为碳交易价格设定了底价红线,底价高于世界水平,这可能导致中国在CDM上的利益急剧下降。
另外,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强烈提倡的“人均累计排放指标”,这也得到中国部分学者的呼应。“人均累计排放指标”意味这不仅要求发达国家考虑“历史排放责任”,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印庞大的人口基数。但现在世界普遍的态度是“尽量让地球的气温上升在1970年的基础上控制2度”,而这需要的是总量上的努力。而“人均累计排放指标”则带有一定利益本位色彩、缺乏“星球整体意识”,这隐含着“发达国家之所以担负较多的责任是因为它们人口不够多”,如果发达国家迎来人口狂潮那么它们的责任将会减轻一些(但这将会在碳排放总量上造成多么可怕的增加)。我们反复强调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责任,但不能过度提倡以人口基数为核心的“人均碳排放观”。尽管我们要尽量争取谈判筹码,绝不接纳强加于身的硬性排放指标,但却不能以一个错误的概念来与之“博弈”,这反而弱化了说服力,处于更容易被攻击的境地。
因为利益和成本分配的巨大冲突和差异,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悲观在上升。即使谈不成也无大碍,中国的“碳密度标准”就代表着一种渐进、理性的国内约束,从而更有成效为国际社会的碳排放控制提高贡献程度。相反,如果一些国家采取一种过度激进的要求举动,丧失了必要的话语平衡,导致碳排放体制的“崩盘”,那么无论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国家或将采取一种“国内惩罚式”机制,即用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来打击别国的碳排放,例如美国针对别国出台严厉的碳排放税,这必会导致其他国家报复。一种世界性的相互攻击将会蔓延,碳排放的问题变成了贸易保护、贸易惩罚以及政策冲突,而这种结局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