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龙: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亟待建立

2009年09月01日 09:40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顾锦龙

近日,徐光宪等多名中科院院士发出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强化稀土资源保护,以夺回国际定价权。

享有“稀土之父”美誉的徐光宪院士说,多年来,由于我国科技界、企业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弱,本来仅在原包头、上海、珠江三个国营稀土厂推广的稀土分离技术迅速扩散,我国的稀土生产能力也迅速达到12万吨至15万吨,超过全球10万吨左右的需求,供求失衡、互相压价导致稀土产品大幅下跌,目前低于1985年的价格水平,使我国稀土行业陷入困境。

稀土具有丰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稀土产品价格大幅回落。但造成价格大幅回落的另一大原因,则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此前已从中国廉价购买了足够使用20年左右的稀土产品作储备,由此掌控了国际定价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球的稀土产品消费量约为13万吨。去年中国共生产稀土矿12.5万吨、冶炼分离产品13.5万吨,其中国内的消费量约7万吨,出口冶炼分离产品3.466万吨。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工业储量9261万吨,我国稀土工业储量达6588万吨,占全世界的71.1%。而包头一地的储量就达5738万吨,占中国总储量的87.1%。

但是,中国稀土在世界上却不具有定价权。而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大量廉价出口这三大问题造成中国稀土企业普遍没有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对此种情况,各届对于保护战略资源的呼声早已不绝于耳,几年前就有专家进言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制度。而近两年年年“两会”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对稀土进行战略收储,但是稀土的收储制度却迟迟没有被提上日程。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制度目的就是提高对稀土价格的话语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稀土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加快,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出口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增加等方面。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国,稀土产业也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稀土工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稀土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普遍存在采富弃贫问题,综合利用率低,同时开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不够,行业准入把关不严。同时,稀土工业环保意识薄弱,污染问题突出,稀土产品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尤其是出口管理不力,市场秩序混乱,致使大量稀土资源被国外廉价掠夺并储备。

所谓资源战略储备包括涉及国计民生的、稀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主要是指稀缺矿种、关键矿种、重要矿种的稀缺品种三个方面的战略资源储备。既包括铀矿、铬等关键矿种,也包括镍矿、锰矿等稀缺矿种,还包括主焦煤等煤炭稀缺品种,以及稀土等国内蕴藏丰富、但国际紧缺的重要矿种。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建立石油、铀、煤炭、铁、铜、铝、锰、铬、钾盐、稀土、钨等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

稀土资源战略储备不是投机,必须强调战略性,要更多地从宏观发展、国家利益等层面谋划。要着眼于增强国际资源的话语权和价格影响力,着眼于矿产资源交易的谈判能力,着眼于矿产战略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内市场需求的协调能力,着眼于应对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的综合能力。

时下,国际金融危机已给我国矿业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且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稀土矿产资源储备更是显示出另外两个特别的意义:一是通过收购、储存矿产资源,可以保障稀土矿业产业链条不至于断裂,维护稀土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就业。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带来了包括铁矿石、有色金属矿产等各种矿产资源类产品的消费减少,价格下跌;而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一,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动和经济周期的变动,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资源储备,不失为上策。

欧美国家对内与对外实行双重标准,久已饱受世人诟病。屡次出现的资源进出口纷争,同样缘于欧美根深蒂固的双重资源观:本国的资源限制开采好好保护起来;别国的资源必须敞开卖直到卖光为止。不过,这种争端无疑也有着积极意义,那就是激发全民的资源危机意识、资源储备意识,加快形成我国与现代化建设相对应的稀土资源储备制度。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人家的石油真是油,由于稀土资源保护、储备制度的制失,我们的稀土贱如土,实在令人痛心啊。我国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建立稀土资源储备制度,而企业应积极加入进来,杜绝窝里斗的无序竞争,加大稀土资源保护力度,避免这样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

加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从更广义的角度认识稀土资源战略储备问题,要探索更多的储备方式和手段:比如资源储量储备、资源生产能力储备、资源产品现货储备、资源产品期货储备、权益性资源储备及资源技术储备等方式。尤其要重视资源产品期货和资源开发权利等形式的稀土矿产资源储备。

此外,稀土矿产资源储备还应包括这样的内容,如:鼓励国内企业在国外获得重要稀土资源矿区的采矿权、采矿投资的资源收益分配权;建立稀缺矿种、稀缺品种的保护性开发制度,提高稀缺矿种和重要资源稀缺品种的采矿权出让门槛,宏观调控市场化出让规模和投放时序;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禁止国外企业控股购买和开发稀缺资源和战略型资源;对所有获得采矿权的企业要规定相应的限制性的附加条款,如开发规模、年限、回采率、出口规模和比例等,适当减缓资源消耗速度,延长资源开发年限。对重大战略性资源实行限制性开采措施,通过继续提高出口关税、严格控制出口配额等对重点稀缺资源实行限制性出口政策;建立一批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等等。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稀土市场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稀土未来发展空间将会日益广阔。实施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化发展,不断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加强节能减排,是我国稀土工业健康可持续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鉴于多年来的教训,国家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每年拨巨款建立基金,在稀土产品价格低迷时收购稀土建立战略储备。同时必须加快改变“大采大卖、质次价低”这种初级资源观的现状,极快建立形成全民意识的“保护性限采、物尽其用”的资源储备观,加强稀土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工作,科学开发、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以保护珍贵的战略资源。

相关专题:

稀有金属保卫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k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