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如何多中选优

2009年09月28日 10:44理财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 贺宛男

自9月17日开始,创业板发审委连续6个工作日,外加本周日连轴转,7天18场发审委会议,马不停蹄地审核32家公司,且首批IPO就是“十股连发”——创业板出台气势之猛、力度之大、节奏之快,可谓前所未有。

本来,32家创业公司合计也不过发行约7.8亿股,计划募资约84亿元,还赶不上一个光大证券(光大发行市值为109.6亿元),剔除少数被否企业后筹资还会减少。可是,由于机构询价结果远远高于招股意向价,仅首发的10家公司募资就达67亿元,超募1.4倍,发行市盈率普遍高达50~60倍。一时间二级市场资金面吃紧,股指连破3000、2900大关,连2800点也岌岌可危。

都说创业板是高风险板,但从预披露信息看,创业板又是绩优云集、成长超群。到底如何看待中国创业板?创业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呈现三大特色

笔者大致浏览了近30家创业企业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呈现三大特色。

首先,创业板的最大特色是制造业比重大大下降,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众所周知,沪深股市制造业上市公司至少占到一半以上,即使那些非制造业公司,主要也分布在银行、房地产、建筑、采掘、交运、百货等传统产业,这是同“中国制造”的国际分工相适应的。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创业板就要彻底改变产业结构。在30家创业企业中(两家被否的除外,下同),属于制造业仅特锐德南方风机亿纬锂能等6~7家公司,大头是信息技术(10家)、生物医药(6家)和新型社会服务业(7家)。一些从未上市的新行业也出现在创业板名录中,如影视业的华谊兄弟,民营医院爱尔眼科,从事营销设计和传媒公关的华谊嘉信,等等。

第二,高收益、高成长、高权益,成为中国创业板的第二大特色。首批10家IPO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501元(按2008年业绩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超过50%,权益比率普遍达60%~70%,即负债率仅30%上下。尽管10家公司按发行价计算的静态市盈率超过50倍,但如果保持30%~50%的成长率,动态市盈率就将大幅下降。

第三,绝大多数有“风投”潜伏,且“风投”入股价基本仅为发行价的1/3到1/4。如电广传媒就已公告,由其控股的风投公司达晨财信,就分别持有亿纬锂能195.95万股(占2.97%)、爱尔眼科300万股(占3%)和网宿科技230.99万股(3.411%)。中信证券既是神州泰岳和新松机器的保荐人兼主承销,又是该两家企业的创投股东,中信证券入股神州泰岳的价格为13.20元/股(今年6月刚缴款),而后者的发行价为58元;同样,海通证券也是银江电子的保荐人、主承销和创投股东。又如,风投中比基金(财政部、海通证券等投资)今年1月入股中元华电股价才6.47元/股,按每股收益1.03元市盈率才6倍,中元华电的业绩与神州泰岳差不多,一旦IPO上市,获利极为丰厚。而在锁定期的政策安排上,创投公司所持股份一般12个月后即可流通(持股不满一年的例外),今年1月入股中元华电的中比基金,第二年也可减持50%。

暴露两块短板

但是,中国创业板也有两块短板。

一是“高成长”却并非“高科技”。衡量高科技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要达到10%才能称之为高科技企业,可创业板中部分披露这一指标的企业却相差甚远(没有披露的可能更低)。如主营电子传感器的汉威电子,尽管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达到20%~25%,但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2.24%、2.54%、6.99%,今年上半年又降至5.99%。又如,以生物药“重组人干扰素”为主要产品的安科生物,近三年和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2%、3.73%、3.78%、4.47%,总体水平较低。

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ROE(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ROE是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如果一家企业在规模较小时ROE很高,一旦做大就迅速下降,其成长性就值得怀疑了。如首批IPO三家医药股中最被看好的乐普医疗,2006-2008年ROE分别为55.06%、39%和39.9%;立思辰近三年ROE为43.2%、34.32%、32.65%;鼎汉技术为28.35%、24.3%、21.24%;新宁物流为45.93%、35.65%、27.01%;亿纬锂能为39.74%、26.55%、24.91%;网宿科技为54.53%、30.75%、25.98%;华谊嘉信近三年及今年上半年ROE为46.85%、40.78%、32.35%和11.66%;中元华电近三年及今年上半年ROE为108%、113.5%、55.11%和18.43%;等等,2008年几无成长性可言。

IPO后这些企业的净资产规模多成倍扩张,证监会已明确规定,超募资金只能投资主业,而主业一时未必找得到很多好项目,如网宿科技就明确表示,超募资金在缺乏良好分析论证的项目情况下可能会置放在银行,拖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等资产盈利能力指标。

选股两要件

在笔者看来,参与IPO申购,只要有钱尽管大胆参与,上市后破发可能性极小。但若二级市场高位接棒,尤其是长期持有,就需谨慎而行了。因为一则,创业板多有风投潜伏,人家入股价极低,且政策鼓励创投,一年即可抛售,君不见有家创投公司老总不正在网上大谈其“批量上市10家企业数目过少,最好能达20家、30家,数目越多越好”吗?言外之意无非是今天创业板上得越多,明天他风投就能抛得越多、赚得越多。二则高溢价发股后这些企业是否还能保持高增长,尚未可知。

在选股方面,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企业,风险相对较小,较值得中长期持有。

一是核心团队持股,抛股变现同业绩挂钩。

莱美药业,除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36个月外,28位在公司任职的中高层及技术骨干承诺,锁定一年后上市流通数量需与公司净利润增长率挂钩,即净利润增长百分之几,所持股份准许流通百分之几,零增长零减持,直至2013 年1 月1 日起,持股方得全部流通。加之该公司发行价为16.50元,发行市盈率47.8倍,相对较低,安全系数较高。

二是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独特的盈利模式。

如爱尔眼科,这是迄今以来上市的唯一一家民营医院,别的不说,2008年一年门诊63万人次(一天近2000人),手术6.6万例(一天200例),这在大型公立医院都是好算算的。说明公司在眼科治疗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加上“爱尔”的自主品牌,以及“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目前全国连锁医院已达19家),就令人刮目相看。2006-2008 年,其门诊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9.68%,手术量复合年增长率为42.38%,而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51.55%,营业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01.31%,利润增长大大高过收入增长。事实上,在公司净资产从2006年1亿多,到2008年近3亿后,其ROE也从14.19%增至25.94%,今年上半年更提高到15.34%。从财务数据上看,其20几%的ROE指标远不如有的公司高,但反而觉得可信,募股资金投入后(纵然超募)也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相反,有的创业板公司业绩极为优秀,但往往经营单一,甚至有“一棵树上吊死”之虞。如发行价高达58元、发行市盈率68.8倍的神州泰岳,公司业务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移动外包的飞信业务,自己并无多大的核心竞争力;去年申请上中小板被否决了,今年卷土重来,只是将原来一年一签的飞信合同改成了签3年。再仔细一看,风投中信证券以及公司主要管理团队持股也需锁定三年,也许三年内的业绩是有保证的,但三年之后呢?再说,纵然三年后业绩变脸,人家持股成本极低,也是大有利可图的。

三点提防不可少

创业板是高风险板,全球如此,中国同样不例外。

在笔者看来,创业板风险尤其需要三提防。

一是提防信息不透明。如西安宝德,已有多家媒体报道,一位大三女生忽然获赠180万股股份,按目前行情其身价已达数千万元,可该大三女生的股份是怎么获赠的,公司至今守口如瓶。股权不透明且变动过多,本来就是发审重点,股权上模糊不清,那业绩呢,会不会有假?

二是提防无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间缺少一致行动。沪市的华海药业,就是因为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为一、二大股东)闹不团结,结果从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进而业绩衰退。创业板业绩不好就会直接退市,加上创新型企业靠的主要又是人力资源,大股东之间的一致行动尤为重要。如华谊嘉信,第一大股东刘某(占发行前根本57.72%)和第二大股东宋某(占发行前股本29.75%)原为夫妇,现已协议离婚,而女方原为公司业务总监,自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但目前宋某仅仅担任董事,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其持股一年后即可抛售(需遵循董监事抛股规定),且持有1000多万股,届时影响不可小视。

三是提防低价进入的风投密集抛股。创业板公司多有风投,怕的是风投云集,又急于抛股,如鼎汉技术、银江电子等,恐都是如此。

短期冲击较大

那么,创业板的市场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但是,周五集中摇号一过,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变,从中长期看,股指不大可能深跌。

首先是因为在2800点位置,A股动态市盈率仅20倍,估值已相对合理,目前AH溢价指数仅为112.7点,创下今年以来最低,国寿、平安、工行、招行、交行等一批金融股股价倒挂;事实上,这几天A股大跌,可H股基本不为所动,主要原因就是A股市场要上创业板。

有几个迹象也可说明这个问题:一是指数跌,成交量也日趋萎缩,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不愿抛售;二是尽管指数日下跌多超过2%,可个股几乎没有跌停的;三是如日前三维通信公开增发,中签率居然只有0.47%,同打新股差不多,且增发后股价逆势上扬。是啊,与其争着去抢购市盈率高达50~60倍的创业板新股,不如静下心来,在二级市场上捡点10多倍的便宜货,当前这样的好股多的是!

股市不可能深跌,还是因为上上下下对创业板高度重视,日前连国务院发文,都要求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在全球创业板多不成功的背景下,中国创业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尤大,如果真的因为创业板引发主板大跌,想必管理层不会坐视不管。笔者甚至有一个直觉,创业板50多倍的IPO能否持久,都是个问题。“十股连发”,毕竟是为了遏制恶炒所做的试验,尽管密集发审,以后是否一直密集发行、密集上市也要看市场反应。一旦创业板冷下来,或者说步入正常,主板也将按理出牌,毕竟经济复苏已成定局,股市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相关专题:

创业板即将推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lei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