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融资或是暴跌的罪魁祸首
IPO三个月融资规模等于去年全年总额的近七成
核心提示
沪指周一收市大跌6.74%,创14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市场流动性趋紧态势越发明显,而新股IPO及再融资依然鱼贯而出,使得市场信心渐失,大盘不堪重负,盘中轻松跌破牛熊分界线——半年线支撑。
文/表 本报记者杨欣
昨日市况
8月沪指跌逾两成
昨天两市再遇黑色星期一。沪指收盘报2667.745点,暴跌192.943点,跌幅为6.74%。此前最大单日跌幅为去年6月10日创下的7.73%。沪深两市仅有50多家个股上涨,绝大多数个股下跌,其中约250家个股跌停。8月沪指最终以21.81%的跌幅收官,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直接诱因:中国中冶神速招股
昨天大幅下跌的导火索来自于中国中冶的“神速”招股。中国中冶8月26日通过IPO审核,9月1日起开始询价,9月9日网上申购发行A股,而随后也将开始H股发行,可谓神速。中国中冶拟采用“A+H”模式,发行不超过35亿股A股,将募资168亿元。
IPO重启以来,在流动性的助推下,桂林三金、万马电缆等新股上市后都受到了市场追捧。不过,这种局面在中国建筑上市之后出现了改变。中国建筑IPO募资额达501.6亿元,其发布招股说明书时,沪指下跌了0.36%。但由于其上市期间,市场处于上升阶段,中国建筑对市场造成的压力并不明显。但随着“7·29”大跌,市场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已使市场趋势发生了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中冶科工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仅为0.3元,创下上市公司发行前净资产新低。
扩容压力:650亿元新鲜血不敌融资需求
从资金供给面来看,8月最后一周,11只指数基金连发,加上8月募集结束的新基金,业内预计至少会有13只基金将在9月入市,保守估计总额将达650亿元。但即便如此,仍难“匹敌”扩容压力。新股发行、再融资,尤其是银行股的潜在融资需求,是高悬在A股头上的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首先是目前“过而未发”的新股发行压力。
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过会的拟在A股IPO的公司达23家,拟发行股份总量为94.93亿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共计418.24亿元。
此外,市场还面临上市公司增发压力。
据WIND资讯统计,包括刚刚宣布增发百亿元的万科在内,今年共有223家上市公司已发布增发预案但尚未实施,增发规模达到508.9亿股。
潜在的银行再融资需求更是惊人。
招行上周五在交出逊于预期的中报同时,宣布上调该行配股规模,由原先的150亿~180亿元,提高至不超过220亿元。申银万国预估,若要达到银监会关于收紧银行次级债新规的要求,在今年至2010年期间,14家上市银行面临2620亿元的融资缺口。
以上还未包括年内可能出炉的创业板和国际板分流压力。 对此,东北证券郭峰认为,投资者对于供求关系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下半年信贷紧缩已有所预期,但股市扩容增加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市场反应:扩容预期加大市场波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27日,已实施定向增发的73家上市公司共发行242.26亿股,募集资金达1552.31亿元。
万科、招行、武钢等行业龙头的再融资申请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再融资本无可厚非,但当市场处于弱平衡之际,连续的再融资计划还是会导致供求失衡,引发新一轮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规模过百亿元的再融资接连涌现,一边是增发价破发频仍发生,上市公司的圈钱与投资者的赔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郭峰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和地产行业再融资的需求都特别强烈。地产行业的再融资计划已经浮上台面,而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再融资也是迫在眉睫。新股发行节奏也没有减缓,“这种预期加大了市场波动。”
海通证券则指出,“目前经济复苏的小小刺激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高涨的预期。短期内双头形态已成,市场向下寻找支撑的趋势基本成立。”
融资数据
从6月底至今,沪深两市IPO公司家数达到21家,共募集资金约713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沪深两市IPO募资总额的69.25%。7月至今共有21家上市公司完成增发,共募集包括资产和现金在内的资金约509.5亿元,募资金额占前8月融资总额的36.95%,资金规模增速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