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分拆概念股成鸡肋
“分拆概念股”在二级市场被炒得沸沸扬扬。以大唐发电、紫光股份、同方股份为代表的几十只分拆概念股,受分拆传闻刺激其涨幅均超过了20%。这不免让人疑惑:分拆概念对上市公司真的会立竿见影?分拆对主体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能带来多少回报?分拆的实质是什么?
从这些分拆概念股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立竿见影,但实际上,上市和业绩回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一些上市公司即使能够分拆到创业板上市,也未必能分拆出“高成长”、“创新型”的公司。况且,分拆仅仅只是一个传言,现在并没有正式文件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如果据此传言就在二级市场疯狂炒作,中小投资者就要高度警惕,防止成为机构圈套散户的诱饵。
以大唐发电为例,上周二传出大唐发电分拆下属的煤化工和新能源业务到创业板上市,而且称其计划已被监管部门批准,于是立即引起该股在二级市场封涨停,结果随后,大唐发电发出澄清公告称,“公司并没有分拆上市的计划”,从而给躁动的概念炒作浇了些凉水。但是,其他的分拆概念股仍然在炒作途中。
为了直观起见,我们可以粗略算一笔账,像大唐发电84.6亿股的流通股本,按照启动之前的7.8元计算,那么其总市值应为650亿元左右。若以分拆概念上涨的平均幅度20%来算,仅分拆概念就创造了100亿元以上的市值。假设该公司能够分拆,那么分拆之后要多长时间才能创造这100亿元?再退一步假设,即使分拆之后能够到创业板上市,按照创业板现在的公司规模,要实现这100亿元岂是易事?这100亿元能分拆多少个创业板上市公司?显然,分拆概念的炒作成分太大。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股市的弊端所在,很多股票的价值在各种概念炒作下被提前攫取,导致这些股票在二级市场价格虚高、泡沫化严重,最终沦为尴尬的“鸡肋”。所以,中国股市要想回归理性,就必须对这些非理性的概念炒作及时纠正。
这次分拆概念出来之后,我们看到券商分析师对分拆概念清一色地唱多,比如紫光股份、同方股份等科研院所下属的上市公司成为他们推荐的主要品种,他们猜测这些上市公司具备分拆上市的实力。从以往的概念炒作历史来看,机构往往都是概念的制造者,而普通的中小投资者恰恰都是抬轿者。
因此,笔者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对市场里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提高警惕,对券商的分析报告、荐股行为最好建立一个档案式的跟踪系统,并对外公开,对有违背职业道德的从业者进行责任追溯机制,如果券商的荐股行为与其所属的公司自营盘有关联,则监管部门务必要进行严查、严惩;其二,投资者自己也要保持理性,要有独立判断能力,别盲目跟风,别成为概念炒作的埋单者。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财经评论员)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苏培科
编辑:
li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