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抗旱行情 加息预期重压股市
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给西南五省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却为游资带来一场意外的“盛宴”。
“现在市场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资金需要寻找热点,这也是导致抗旱题材一触即发的原因。”一位基金经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干旱所引发的也许不止是西南五省的粮灾和部分相关行业的损益,可能还会加大通胀预期。
“目前旱灾已经对西南各省食用农产品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果旱灾的持续时间延长、受灾面积扩大, 三四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这将导致央行提前加息。”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与此同时,股指期货将于4月16日上市的消息让市场平添一丝不确定性。
私募游资四处出击
“现在各路资金都在大发‘旱财’,我们周围的资金也都在寻找机会”,一位私募的朋友告诉记者,凡是能沾上边的概念,都有被炒作的可能。私募尤其对水务题材情有独钟,比如主营城市污水处理的ST清洗(000598.SZ),该公司近期完成重组,转型成为水务公司。
“受到西南干旱的影响,水价可能再次上调,这对ST清洗是利好消息,再加上大股东兴蓉公司还全资拥有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有资产注入预期。”该人士向记者透露,已经有机构前去调研。从股价上看,ST清洗短期涨幅超过20%。如果从2月份算起,则已经超过35%,显然有资金在深度运作。
事实上,当“旱灾”行情甫一出现,券商等机构就极力挖掘可能由此获取收益的公司,抗旱题材股风起云涌,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者。
券商分析师预计,由于南方持续干旱的形势,使得市场对利欧股份(002131.SZ)的小型水泵销量大幅增长预期将十分强烈。短短两周,利欧股份涨幅超过50%。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公司董秘向媒体宣称,西南旱灾对他们业绩一点影响也没有。因为该公司水泵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比例只有5%,西南地区连试用都谈不上。
分析人士指出,业绩的真实与否对游资而言并不重要,关键是借个由头把股价炒起来,等公司澄清的时候游资早就赚到钱开溜了。
从近期一些抗旱题材股的进出席位上,记者发现,酷爱兴风作浪的江浙敢死队身影也现身其中。
比如中信建投苏州市东环路证券营业部和浙商证券临安钱王街证券营业部就一起出现在利欧股份的买入龙虎榜上,光大证券金华双溪西路营业部买入了大禹节水(300021.SZ),而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则力挺金健米业(600127.SH)。
抗旱行情逐步扩散
如果观察资金炒作的顺序可以发现,抗旱题材股的展开也是逐步深入的,经历了从最直观的农业股到水利股,从化工股到煤炭股,再到医药股甚至抗通胀消费概念股,各类题材几乎无一漏网。
首先被引爆的是农业股。金健米业3月23、24日被连拉两个涨停板,大禹节水也在近期持续反弹,累计涨幅接近30%。另一农业股龙头北大荒(600598.SH),钱江水利(600283.SH),粤水电(002060.SZ)等也涨幅居前。
“上涨逻辑很简单,旱灾必将引起粮食价格的上涨,同时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必然加强,节水灌溉也必将得到大力推广。”东北证券一位人士分析。
广西云南也是我国的甘蔗主产区,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80%,干旱造成甘蔗的减产也使得糖价上涨,因而,贵糖股份(000833.SZ)和南宁糖业(000911.SZ)近期成为两市明星股,涨幅不俗。
农药股票也因此受到青睐,红太阳(000525.SZ)、诺普信(002215.SZ)等企业也有所表现。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旱灾之后往往跟随虫灾,若灾情延续,下游出现虫灾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届时杀虫类农药销售量将提升。
顺着这个思路,民爆行业也得到资金关注。东方证券军工和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陈刚表示,“特大旱灾凸显了水利工程不足,将促成政府转变在贵州省水利建设方面的发展思路,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而且贵州全省90%以上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70%以上面积为喀斯特地形,水利和基建项目土方工作量大,对民爆产品需求量极大。”
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煤炭行业也有望借助干旱实现“咸鱼翻身”。随着旱情的延续,火电企业耗煤量将维持高位,需求的意外回升或将促使淡季提前结束,动力煤价格有望于近期见底。相关个股如潞安环能(601699.SH),国阳新能(600348.SH)等近期股价也均连续上涨,在弱势中股价坚挺。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由于旱情而导致生产经营受损。比如,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也因为缺水而暂停生产;文山电力(600995.SH)、西昌电力(600505.SH),农林企业绿大地(002200.ZS)等个股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银国际的张戬认为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灾区农业减产以及化肥用量的下降、灾区旅游业受损以及部分工业品受水、电供应制约产生的减产。
通胀预期加剧
资本市场的炒作只是硬币的一面。随着特大旱灾继续侵袭中国西南五省市并波及至更多地区,投资者愈发关注旱灾对工业增加值和CPI 的影响。
“2月份CPI涨幅已经达到了2.7%,我们很担心西南地区的旱灾会导致未来物价涨幅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一位上海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这可能导致央行提前加息。”
“旱灾对生产和食品价格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高盛高华经济学家乔虹指出,由于人们担心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将受到冲击,大米、蔬菜、蔗糖、茶叶和中药的价格也开始随着上涨。
记者统计发现,主流的意见认为,西南干旱将引起局部地区物价上涨,但是并不会引发全国性的物价上涨。
“西南持续旱灾将对农作物产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直接导致西南五省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除了减产之外,粮食种植成本增高也将导致粮价上行。”不过,海通证券研究员李明亮认为,“本次受灾的西南五省属于粮食自产自销区,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因此不会影响到全国粮食产量全局。”
数据显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为7.7%。其中谷物、豆类、薯类的占比分别为7.2%、8.4%和14.7%。
国家统计局3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1日~10日,全国200个主产县主要农产品价格中,粮食类普遍呈上涨态势。考虑到价格传递的滞后性,如果西南地区的旱情持续,势必对3月CPI数据构成上行压力。而且,在目前CPI统计数据构成的八大类产品中,食品占CPI的权重最大,高达34%左右。
“旱灾给供应造成的影响可能有限,但高于长期趋势的整体需求将导致通胀继续面临上行风险。”高盛高华经济学家乔虹认为,“如果到二季度CPI同比增速达到3.0%时,央行加息27 个基点的时机将会成熟。”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辉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