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纪牛股:膜技术有名无实 高管喜欢搞关系

2010年05月04日 07:36投资者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海淀区西北四环交汇处,一栋九层高的枣红色办公楼,大厅里空空荡荡,大门和屋顶上挂着“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和“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的牌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识,如果不走到二楼,没人知道这里就是刚刚登上创业板并顶着“两市第一高价股”光环的碧水源办公区。

公司前台紧挨二楼电梯门,并挤在筒子楼那略显狭窄的过道里,过道两边是单间式的各部门办公室。没有窗户的会议室里,密集摆放着各类荣誉证书和工程图片。无论从办公楼结构看,还是从内部布局看,这家民营公司都透着一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保守气息。

与不起眼的外表相比,碧水源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堪称惊艳。不但69元/股的发行价和94.52倍的市盈率令人惊叹,而且1.61%的网上中签率也刷新了创业板新高。4月21日上市首日,更是以120%的涨幅荣登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

碧水源目前市盈率高达207倍,以4月26日创下的175.58元最高价计算,碧水源市值一度达到258亿元,在创业板中甚至超过首批上市的神州泰岳

与其他污水处理上市公司相比,碧水源也贵得离谱。创业环保去年净利润是碧水源的2.24倍,而当天收盘市值还不到碧水源的一半。同样是北京的环保企业,首创股份去年净利润达4.47亿元,是碧水源净利的4倍,而当天的收盘市值还不到碧水源的70%。

此前并不知名的碧水源到底有着怎样的底气?什么原因造就了碧水源的上市疯狂?在投资者和众多券商分析机构对碧水源的一片喝彩声中,《投资者报》记者对碧水源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

技术领先有名无实

碧水源是由前国家科委官员、归国留学人员文剑平2001年创办的专业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的环保企业,主要采用先进的MBR技术为客户提供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建设。这样一家上市后就被疯狂追捧的公司,2007年前还只是家默默无名的企业,全部员工仅90余人。连公司董秘何愿平也表示,“公司在2007年之前名不见经传,2007年底才被来调研的管委会领导发现,称公司为山窝窝里的金凤凰。”

这只“金凤凰”上市拥有高发行价和高市梦率,并受到投资者热捧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于,公司自称是污水行业膜生物反应器开发与应用的龙头。公司在招股书里表示,目前已在国际公认的MBR工艺技术、膜组器设备技术和膜材料制造技术三大关键领域全面拥有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并声称目前MBR技术全世界仅三家,碧水源就是其中之一。

事实果真如此吗?《投资者报》通过对多位业内人士采访了解到,碧水源早年并不从事膜生产,所有膜产品全部从国外买进。“公司前几年甚至连膜如何生产都不知道,根本没有任何技术,也没有膜生产工厂。”一名污水处理技术人员如是说。

碧水源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用到的膜材料全部从日本进口,主要从日本三菱进口,部分是日本旭化成的产品。

最近几年,公司表示掌握了膜生产技术,可以自行生产膜。敢如此声称主要是源于2008年在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建立了碧水源膜产业基地,号称是世界最大的膜生产基地之一,具备年产200万平方米的PVDF膜制造能力。成立之时,文剑平甚至表示,此举正式宣告我国MBR用膜依赖进口的历史结束。

事实是,公司生产的膜只能部分自给,目前自给率仅30%,大部分仍靠从国外买进。最近三年,公司从三菱商事(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及三菱丽阳采购产品的金额分别为6871万元、3672万元和2369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金额的65.56%、49.43%和12.28%。

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宪秋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国内膜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但部分技术仍有一定差距,而且国外企业在技术转让方面非常谨慎,致使许多国内企业都通过买进国外器件进行组装。国内部分膜生产企业不过是一个组装厂,将国外产品装入就变成自己的技术。”

上述污水处理技术人员表示,“碧水源膜产业基地用的部分产品也是从国外买膜进行组装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以国内膜生产技术为准排行,号称全世界MBR技术第三的碧水源也很难上榜。记者就国内哪些企业膜生产技术较好采访刘宪秋时,他认为,包括反渗透膜、微滤膜、超滤膜、平板膜等在内,做得较好的是杭州水处理中心、北方膜工业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津膜天膜”)、江苏蓝天沛尔、上海斯纳普、海南立昇等,而没有提到碧水源。

事实上,污水处理项目回报率比较固定,不存在暴利,很多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投资大但利润率有限,只是回报相对稳定。MBR尽管技术较为先进,但运行成本高,不但价格高,而且有寿命限制,涉及到更换和后期维护,需要一大笔费用,也因此被称作“神奇而高贵”的技术。

刘宪秋介绍,近年应用广泛是因为成本降低了约30%~50%,但仍比传统工艺成本高出至少10%。

政府关系非比寻常

一个令不少污水企业惊羡的事实是,从2005~2007年,我国日处理量5000吨以上大中型MBR项目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被碧水源、GE和西门子三家瓜分,并无突出技术的碧水源占60%的市场份额,GE和西门子各占21%和12%。

而在北京市场,碧水源更是处于垄断地位,公司最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北京地区,2007~2009年在北京地区实现的收入分别为2.04亿元、2.14亿元和1.4亿元,各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8.75%、96.73%和44.71%。

“北京大的市政污水项目基本都被碧水源拿走了,其它企业没有机会介入。而这些大项目基本都用MBR工艺,因为市政项目重视形象,追求较好的出水水质,也不怕花钱,所以碧水源就顺理成章成为MBR大项目垄断者。”一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同行谈起碧水源,有些愤愤不平。

据膜工业协会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上规模的膜生产企业有70~80家,如果将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列入其中,总数大约有300家。既然碧水源没有什么独特技术,其它污水企业也都可以引进国外先进膜产品,而且将其应用到污水处理工程中并不存在太高技术门槛,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市场份额远不如碧水源呢?

这不是因为技术的差别,而是政府关系的差别。

碧水源几名高管都是官场出身,其中四位高管均有国家科委的任职经历。1962年出生、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文剑平曾在1989年11月~1994年5月任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生态环境处副处长,1994年6月~1998年3月任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1998年9月~2001年7月赴澳大利亚留学,2001年7月学成回国后创办碧水源。

1965年出生的公司副董事长刘振国于1987年~2006年5月均在北京市水利系统内任职,2006年6月加入碧水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何愿平于1992年12月~1997年4月任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国际合作部部长,2005年9月加入碧水源。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梁辉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发展中心生态学硕士、高级工程师,1993年~1998年任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部门经理,2001年7月加入碧水源。公司监事会主席陈亦力于1993年4月~1998年6月任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计划部部长,2001年加入碧水源。

正因为有着不同一般的政府关系,尤其是北京市水利系统内的关系,使得原本不太适合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MBR技术,开始广泛地用于北京各大市政项目。而且,为了能在项目中更多地用碧水源的膜,相关主管部门用审批项目的形式强制北京郊县的水务局一定要选择MBR工艺,否则就不予批准。

多名业内人士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MBR技术并不适合放在市政污水的处理上,最好用在难度大,排放量小的工业污水方面。但很多市政形象工程为了形象而不惜高成本地应用这一技术,“处理后的水质是漂亮些,但投入的钱也多一些,其实这些水质提升并没有太多实质意义。”

在此背景下,碧水源承担建设国内第一个大规模MBR“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和世界已建成运行的超大规模的MBR“引温济潮奥运配套工程”也就不足为奇,两个项目的日处理污水量分别达到4.5万吨和10万吨。而许多拥有同样技术和应用技能的污水企业却难望其项背。

对于北京市场的这一垄断局面,刘宪秋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不便对具体的企业进行评判,但污水行业存在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绝非正常,他认为最终都会打破垄断走向市场化竞争。

缺少核心技术而过于依靠政府“背景”,将使公司的高成长性很难持续。一方面,当前业务几乎完全靠北京市场贡献,尽管在昆明、十堰和无锡也拓展了市场工程,但走出去有难度。何愿平坦承,有些地方难打交道,因此,目前碧水源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市场,“北京是资源性缺水,政府也有经济实力,而且乐意接受新技术。”结合公司背景,此话显得意味深长。

另一方面,公司业绩对主要客户的依存度过高。近三年,碧水源前三大项目的营业收入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5.73%、73.40%和68.26%。今后如何应对同行竞争,如何走出北京以外市场,成为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投资者报》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赖智慧   编辑: liyang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