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有史以来最高规格治水会议召开:水利股本周或最红(附股)(3)

2011年07月11日 07:09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未来10年4万亿元建水利

来源 :央视

昨天,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主要研究讨论当前水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另外,当前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如何加速农田水利建设、如何落实相关配套资金等热点问题也是备受关注。水利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此有明确指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另外,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力争在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土地出让收益10%修水利 专家称操作细则待

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资金短缺,是困扰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也是“一号文件”中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之一。但是这笔资金到底怎么算,如何收,10%的比例是否合理,又该如何操作?近日,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在“践行中央一号文件”媒体采访报道活动中对此作了回应,我们来听听主管负责人的回答。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正在跟财政部研究这样一个政策,来研究这样一个用多少的比例,地方收入10%额度多少拿出来,用于全国统筹,目前正在积极的协商当中,估计也不会太长的时间出台,出台之后,会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水利部的初步测算,如果这10%能够落实,按上一年土地出让收益的总额,可以落实600亿~800亿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于法稳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对于土地收益的10%用于水利建设,于法稳表示,各地方实际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这种情况并不太好,地方也不知道谁去执行,谁去监督。

在“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将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其中土地收益是指土地出让收入与成本之差。即使是相同的面积,由于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出让土地的收益也不一样。记者在河南等地采访时,一些负责人表示,如果从招商引资角度考虑,很多地方土地出让收益很少,地方的领导会觉得,目前本地区的水利投入已经超过土地出让收益的10%,是否还要继续投入就很困惑。除了资金落实问题外,有关资金如何在省级和国家级层面调配亦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西部地区,土地并不稀缺,但是它的土地出让这块,并没有像东部这样出让那么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从国家层面上,我觉得要通过国家的转移支付,来弥补这一块,在省内特别发达地区的地市,那么他们之间也可以通过省内的一个平衡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节水灌溉是水利投资重点

加速农田水利建设与落实相关配套资金,是当前水利建设的重点, 其中,由于节水灌溉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有积极作用,这也将成为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点加以扶持。那么节水灌溉工程目前状况如何呢,请看记者发自黑龙江的报道。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重点产粮区,也是干旱区,有十年九旱的说法。作为第二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其膜下滴灌技术和大型设备灌溉是两个重点技术。在农田记者看到,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玉米已经长到六七十公分,而旁边没有采用这种技术的玉米刚刚露出小芽,在另外一块田地,大型灌溉设备的节水优势同样表现明显。

黑龙江安达市升平镇新建村农民:我们以前灌溉,都是大水灌溉,就是,以后一旱,水位一低,抽不出水,这种喷灌节水。

安达市升平镇党委书记罗富春:高效节水灌溉最大的特点,第一是节水,第二个特点呢,灌的比较到位,特别是高低不平的地块,第三个特点是节工。

罗富春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一个喷灌架的臂长有400米,很多户的田地,仅需一个人就可完成灌溉。与传统灌溉相比,高效节水灌溉,每亩快节省水资源30%到50%,可增加粮食产量每亩两百至一千斤。 目前安达市有2个乡镇4个村为节水灌溉项目区,总投资达到2400万元。

黑龙江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肖海波:高效节水灌溉的瓶颈主要是,一是投资重量不足,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三是,农用电网不配套,四是,土地流转还有一定的难度。

业内专家预计,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投资的重点,十二五“规划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其中新增滴灌面积将占比45%,新增滴灌面积将达到4500万亩,以每亩高效节水灌溉投资750元计算,”十二五期间新增滴灌市场容量高达340亿,行业年均增速预计接近30%。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问题尚待破解

我国农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今年一号文件明确加强农田水利投入,目前各地情况如何,请看记者在山东和河南的采访。

在河南滑县大功引黄灌区,田里小麦已经收割完,农民已经种上了玉米。即使在干旱非常严重的今年,也保持了第九年的丰产,农民说,这都得益于在去年年底在田间打了机井, 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灌溉。

滑县东信都村村民:水利,这个项目一来,浇地也省工作,省时,省钱,今年虽然干旱,麦产量达到1200多斤。

在山东平原县,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原来浇地需要三级提水,干旱之年浇水困难,而现在每个农户都用上了“田间自来水”。

山东平原县大杨村村民:一个妇女,来地里铺上袋子就可以浇地。

山东平原县水务局局长赵英勇:现在我们实行这个就是一级提水,你像我们现在这个出水口,50米一个出水口,这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辐射十亩地。

赵英勇告诉记者,灌区于2010年7月份立项建设,总投资9690万元,目前已经建成泵站12做,铺设管道277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民灌溉的难题。在采访中,水利部门表示今年小麦能够丰收,主要受益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未来关键的问题就是加强管护,有了好的水利设施如果管护不好,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河南省滑县水务局局长仝贡凯:整个工程管理和维修,是即将面临一个困惑和难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区在管护上推行农民用水协会,但真正的运行却面临资金和人力的严重缺乏。

 

相关专题:水利板块投资策略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hezl] 标签:水利股 葛洲坝 粤水电 安徽水利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