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区域振兴驶上快车道 122家公司直接受益(2)
皖江城市带
国家级产业转移规划第一家 58家皖籍上市公司全面激活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明确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皖江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区域,是泛长三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复的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规划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等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区域经济带动安徽全省、乃至泛长三角、全国经济的发展。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
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皖江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该区域经济发展将获中央和地方将加大政策大力支持。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势头比较迅猛,年均增速超过了30%。上海华谊集团、江苏仪征化纤等大企业、一大批浙江民营企业纷纷来皖投资兴业。统计显示,长三角的投资已经占到安徽外来投资的60%左右。2009年1-10月份,全省利用长三角地区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8821个,投资总额928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12.0亿元,同比增长56.9%。得益于长三角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安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以来,安徽全省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每年增速均超过20%;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都超过30%,投资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已经从第13位上升到第8位。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9%,投资增长35.8%,财政收入增长11.8%。
安徽省还有望获益于“挂职副市长”,在中央各金融单位的支持下,有17个金融行业的领导挂职担任安徽省省辖市副市长,其中某大型国有银行挂职副市长为安庆获得信贷支持30个亿,推进了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此外,安徽省还获得中央政府支持,在2009年度在中央实际投放的3800亿元额度中,安徽实际获得139.1亿元,位居各省前列,而2010年接受中央投资的额度预计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具体到A股市场上,据统计,安徽省共有58家上市公司,皖江区域内的有43家,而区域外还有15家,它们将不同程度迎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业绩有望快速增长,投资价值不断提升。
在所处行业占比较重的五大产业主要包括15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该地区特色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全柴动力、安徽合力;自主品牌发展迅速的汽车产业,主要包括安凯客车、星马汽车、江淮汽车;占国内市场份额较高的建材行业,主要包括国通管业、国风塑业、海螺水泥、海螺型材;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家电行业,主要包括美菱电器、合肥三洋;具有天然优势的能源矿产业,主要包括恒源煤电、国投新集、铜陵有色、精诚铜业。
其它行业的重点公司还包括交通物流业的皖通高速、芜湖港;化工业的六国化工、华星化工、江南化工、安纳达;高技术产业的皖维高新、四创电子、科大讯飞;生物医药业的安科生物、丰原药业等。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沈 明 姜 楠
编辑:
hez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