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门”会诊结果激怒家长 圣元冷淡应对质疑

2010年08月14日 15:23中国经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女婴“早熟门”探源

站在武汉儿童医院大门口,邓女士怀抱1岁零3个月大的女儿小菲,面容憔悴。

这是发生在8月11日晚10点左右的一幕。距离小菲被检测出来“性早熟”已经过去近一个月。

长期服用圣元同一系列奶粉,随后发现婴儿性器官出现早熟症状,医生审查判断婴儿体内性激素偏高,建议更换奶粉——在这一个多月内,包括邓女士在内的武汉三镇的三个家庭经历了相同的遭遇。他们是最早一批被曝光的“性早熟”病例。

家长怀疑奶粉中雌激素导致婴儿异常,要求对奶粉做检测,但却遭遇“检测无门”。因为根据相关规定,激素并不在奶粉的检测范围之内,而质检部门对个人送检亦不接受。

事态一路升级。8月10日,卫生部插手该事,责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正式核查。

8月11日,根据卫生部的安排,湖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对圣元“早熟门”3名女婴进行集体会诊。

当晚9:14,检测结果公布。专家认为:“会诊数据都没有问题,是单纯的乳房发育,不一定是性早熟。” 此外,报告还称,尚未发现以上症状与特定食物或环境有密切关系。

然而,这样的结果显然激怒了三位家长。“我们觉得被愚弄了!”在和《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交流中,邓女士情绪激动。

邓女士称,此前,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家庭分别在武汉妇幼保健医院、武汉同仁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进行了检查,之前医师都认为孩子性激素偏高,出现不同程度的性早熟。

此外,北京、湖南、广东、江西、四川、山西、辽宁等地近日相继出现女婴性早熟病例,更有媒体报称广州有13个一直食用圣元奶粉的婴儿出现性早熟。

来自各地的家长已经自发组织建立了近10个QQ维权群。一位群主对记者称:“我现在就关心一个问题:圣元奶粉里到底有没有激素?有多少含量的激素?如果没有,孩子服用同一品牌奶粉出现同样症状的情况,相关部门怎么解释?”

显然,所有人都在翘首等待检测结果。根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8月10日的表态,目前,已经责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尽快展开核查。

此外,可靠权威消息称,受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成立了一个由内分泌、儿科以及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的9人调查小组,将同湖北当地监管机构一道进行研究。

在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丁宗一看来,要证实性早熟和奶粉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步:一是确诊患者是否真正属于性早熟;二是测量奶粉当中的激素含量;三是了解孩子的真实食用量,而不是泛泛地说吃过;四是由国家权威机构进行实验之后,得出两者之间的科学结论。

从官方的推进时间表来看,目前三名患症婴儿已经会诊完毕,而针对第二步事故奶粉激素的检测,来自湖北省药监局食品处的消息称目前正在检测中,何时出结果尚不确定。

“事实上要对事故奶粉进行检测并不困难。”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

陈解释说,这是因为在食品生产领域,有一套名为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的功效之一就是帮助企业建立起严格质量追溯体系。圣元网站显示其在2003年就通过HACCP体系认证。

“如果圣元严格遵循这套体系的话,那么每批次进口的大包粉和乳清粉(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圣元都应该有所存样,不仅如此,哪一桶成品配方奶粉对应的是哪一批次的大包粉都可以根据生产批号直接追溯上去,找到原料存样。”

陈连芳称,这种检测通常包括事故奶粉、生产工艺流程、相关原料三个环节的同步排查,“从理论上讲,快的话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家长质疑圣元奶粉

尽管各界对此态度谨慎,但出事家长不约而同将矛头指向一款奶粉产品——圣元优博。

他们提供的证据是:以上出现性早熟症状的婴儿从出生起就一直服用圣元此系列奶粉,几乎未添加任何辅食,这是婴幼儿的主要摄入食品;当遵循医嘱停掉该奶粉后,婴儿的早熟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我们武汉三家的生产批号甚至是一样的”,张先生五个月的女儿一直服用圣元优博系列奶粉,他笃信孩子的异常发育和奶粉关系密切。

从8月起,各地奶粉可能导致的婴儿性早熟病例此起彼伏,主要城市医院的内分泌科几乎爆棚,“一清水是去检查的家长”。在记者加入的一个QQ奶粉维权群中,不止一位的家长这样描述。他们称,其中多名被诊断“性早熟”病症的孩子共同特点是曾长期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

陈连芳对记者分析:“尽管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性早熟,但是考虑到婴儿主要摄入的食物就是奶粉,因此我个人感觉来说,奶粉仍是需要首要排查的因素。”

圣元方面对媒体反应异常冷淡。本报曾多次拨打其公关经理张迎玖的座机和手机,但两部电话长时间处于无人接听或关机状态。

激素从何而来?

作为业内资深乳业研究专家,陈连芳向记者梳理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流程:

大包粉和乳清粉作为主要原料,添入乳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在配方奶粉生产线上完成了整个生产、灌装流程。

倘若正如以上家长的猜测,是奶粉出了问题,那激素有可能从以上哪个环节进入?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现在基本可以排除在奶粉加工环节添加激素的可能性,因为它不会增加口感,不会提高产量,反倒会增 加成本,“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行为”。

如果不是生产环节,那么原料的嫌疑显然最大了。

不过,圣元一直声称其包括优博在内的系列产品从2009年起,所使用的全脂奶粉和脱盐乳清粉(以上两种原料为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全部来自于新西兰Fonterra(恒天然)公司和欧盟法国的Euros rum公司。

众所周知,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各自领域无可争议的顶级制造商,他们在全世界奶粉和脱盐乳清粉的供应总量中(自产自用除外)都占据着30%以上的市场份额。

“新西兰和欧盟对自身奶源从养殖到成品提供都有严格的管控,质量相对比较稳定。”陈连芳认为这两家供应商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不过,“也不排除某一批次的大包粉或者乳清粉出了问题”,但是,陈连芳强调:“根据HACCP的质量追溯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很容易自我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例“性早熟”婴儿被曝光至今,圣元选择在自身官网上发布公告来回应此事,其公告反复强调自身奶粉质量可靠,值得信赖。

陈连芳不解的是:“如果进行自我排查,并且出示排查依据以证清白,这样说服性岂不是更高?”

另外一种大胆的猜测是厂家在购买来进口的大包粉和乳清粉以后,有可能进行了人为的掺兑。这种案例并不少见。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说。

此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宋亮就曾对媒体表示,根据他个人的了解,“激素门”所涉企业圣元公司的奶粉原料并非如其所说的百分之百来自国外,“其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内的”。

“众所周知,国产奶粉原料质量一直很不稳定,激素是否可能因此混入原料环节也不无可能。”一位业内人士据此猜测。

相关专题:

圣元奶粉深陷三重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谁推动警方错误决策   编辑: huangshu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