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CEO:是否与SEC和解几周后见分晓 中国业务不会受调查
高盛集团董事长兼CEO劳尔德·贝兰克梵
56年前,劳尔德·贝兰克梵出生于纽约最糟糕的廉租房区之一,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邮件分拣员。而今,他掌控着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集团。
“I am a worrier not a warrior.(我是一个焦虑者而并非一个斗士。)”2006年出任高盛集团CEO之后,贝兰克梵曾称。
但命运如此地多变。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为SEC)对高盛集团提起民事诉讼之后,贝兰克梵似乎不得不为高盛的声誉而成为一个战士,不管是挽回或者是捍卫。
“与监管者打官司不是一件好事,但诉讼并没有影响到高盛在全球的业务”,6月3日贝兰克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国之行主要是会见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监管者。 但对于此次访华是否是一次挽回声誉之举的问题,贝兰克梵并未作答。他只是强调,SEC对高盛的调查和诉讼不可能在中国重演。
4月16日,SEC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
根据SEC当天提起的诉讼,高盛集团被指控销售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抵押债务债券,但高盛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
SEC称,为这项交易,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但投资者因此蒙受的损失近10亿美元。
遭到起诉的还有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美国证交会指控他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
SEC执法部门主管库扎米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高盛的错误就是一方面允许客户做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是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
SEC同时表示,正在大范围调查华尔街其他公司是否存在类似的欺诈行为。
对此,高盛方面辩解称,SEC案件中所涉及的产品是一宗特定的合成CDO(债务抵押债券),该产品是根据的保尔森公司的要求特别设计的,此交易的对手方是IKB和ACA资产管理。他们“针对投资组合中的基础按揭证券提供了详尽的信息。且而每一只证券的发行文件亦就SEC要求的各类信息做出了披露。”
高盛还辩解说,高盛没有设计有意让客户蒙受损失的按揭相关产品。客户损失是房市整体崩盘的结果,不是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有任何缺陷。
目前案件仍在进展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双方和解的可能性较大。
诉讼和解与否几周后见分晓
《21世纪》:SEC对于高盛的指控,和解可能性有多大?有人猜测说,如果达成和解,高盛可能会支付几亿美金赔款,这对高盛会有多大影响?
劳尔德·贝兰克梵:美国现在正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一是金融改革;第二是,监管者在某些监管措施上的变化,使得整个市场发生相应的结构性变化;第三,监管机构对于一些金融机构以前做过的某些交易进行一定程度的质询,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高盛被SEC起诉是民事诉讼,牵扯到几方面,包括几家专业的投资机构,一家在美国,一家在德国。高盛是不同意SEC的指控的。
受到监管者的民事诉讼不是一件好事,但这没有影响到高盛在全球的业务。这一案件对高盛的声誉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获得很多客户的支持。股东在该事件上的态度也保持高度一致。99%的股东都支持我。
SEC所起诉的这个交易,本身规模大约为10亿美元。或许你会看到一些关于和解的猜测数字和报道,我认为这是没有根据的。
当此案进入正式程序后,高盛需要几周时间作出回应,所以我不能作更多评价。
《21世纪》: SEC事件可能带给未来的高盛什么样的实质性改变?
劳尔德·贝兰克梵:对未来的改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如果金融监管发生改变,我们肯定相应地也要发生改变;第二是在自省方面。高盛以前是一家合伙制企业,后来上市。但不管在哪种状态下,我们都很看重自身的反省;第三,很难说这起诉讼本身会引起高盛什么样的改变,因为我也不知道诉讼未来的进展。
我们最近成立了业务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具体执行如下:委员会去仔细审查每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比如说披露状况、透明度、复杂产品的交易状况等等。
此外,高盛也有很多审批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也有自己的审批流程,因此业务标准委员会也去看这些审批委员会的工作流程是否到位。
另外,业务标准委员会的组成,既包括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也包括企业外部人士,同时还包括我们的客户、记者,甚至是一些分析师等等。
衍生品可能被标准化
《21世纪》:SEC的指控让人们再度关注衍生品交易的风险。你认为,对于像CDO、CDS等等这些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但相对比较复杂的衍生品,监管者是否应对其进行高度监管以控制其风险?
劳尔德·贝兰克梵: CDO和CDS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产品,比方说,CDS(信用违约掉期),它可以对冲掉一些客户的风险敞口。
举个例子,比如你想要对冲石油风险,或是外汇或货币风险、利率风险,你的交易对手会给予你一定的信用额度,一旦超过这个信用额度,敞口太大了,交易对手就不会跟你做交易了。但有了CDS之后,以前不能操作的一些对冲交易,就能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进行下去。
我们很多人所看到的所谓风险,其实并不是CDS本身的风险,而是太多信用敞口所造成的风险。当这些风险超过了承受范围,没有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措施,会造成风险。
尽管CDS确实是一种好的对冲风险的方式,但过量的风险都是不健康的,应该受到监管。但如果一味将其禁止,对很多行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1世纪》:有些人认为,衍生品市场已经遭遇萎缩,对此你有何看法?
劳尔德·贝兰克梵:我并不认为衍生品市场遭遇萎缩。很多人看到萎缩,但其实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轧差的结果。也就是说,你这边有头寸,我这里也有头寸,头寸两相轧差相抵消,看上去规模就不会那么大。但事实上衍生品市场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远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实际上,我相信监管者也不希望看到衍生品市场萎缩,企业也一样,大家的立场都一样。大家希望看到这个市场更安全,更透明。
只有当这个市场足够大的时候,风险才更容易分散,才能够让参与各方受益。一个萎缩的市场是没有流动性的,或者说流动性是很小的。但大家需要的正是这种流动性,更多流动性时,才会出现更多的产品来对冲风险。
在我看来,衍生品市场不仅不会萎缩,而且还会出现更多元化的产品,市场会更大,会更安全,同时市场的透明度也会增加。
《21世纪》:你认为衍生品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
劳尔德·贝兰克梵:我觉得衍生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情况来看。一种情况是,一些衍生品将来有可能变成和商品交易一样的标准化交易产品,可以通过交易所来进行交易。
另一种情况是,对于那些不能被标准化,或者说标准化特性没有那么强的交易,可能会通过清算所来进行。而且,通过清算所,大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
我相信衍生品市场未来会变得更加透明,对于衍生品的价格发现也会更加迅速。而且从监管的角度看,监管者已经认识到了衍生品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不会去停止衍生品交易,而是希望通过监管能使衍生品交易做得更加安全。
《21世纪》:对于沃克尔法案,你如何评价?
劳尔德·贝兰克梵:关于沃克尔法案的具体内容,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沃克尔法案首先会对某些交易有些限制,但禁止某种交易的进行是不合理的。
中国业务“五点”论
《21世纪》:你刚刚也提到了,SEC事件对高盛的声誉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想知道,高盛已经或正在做些什么,以挽回声誉?此次访华是否亦是挽回声誉做法的其中之一?
劳尔德·贝兰克梵:声誉损失永远是一家企业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相比之下,一项交易所引起的损失,其规模总是有限的。我们已经也正在向全球的客户作更多解释,而且从客户的反馈来看,客户对我们是非常支持的。
《21世纪》:其实不仅仅是在美国,高盛在中国的一些交易也常常会被人质疑,被人们用严格的标准去衡量,为什么是高盛?
劳尔德·贝兰克梵:你说得很对,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好像会被放在放大镜下一样仔细来看。实际上,无论市场上用何种标准,无论市场上怎么样用放大的眼光来看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我们即便是一个很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大的事件。
《21世纪》:高盛在中国区的业务是否会遇到像美国一样的调查?
劳尔德·贝兰克梵:我的回答是不会。4月份时,听到SEC对高盛的起诉,我当时只有两种心情,一是吃惊,二是失望。美国的这件事情已经让我们非常吃惊了,中国肯定不会。
《21世纪》:你认为高盛未来在中国应该着重强调哪些业务?
劳尔德·贝兰克梵:过去很多年,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市场对我们非常重要。在中国,我们下了很多功夫来进一步拓展业务。未来我们要做的还有非常多:第一是要不断地招募和培训人才,第二是寻求更好的资本配置,第三是要更进一步拓展与中国客户的关系,第四是要进一步维护与中国监管者良好的关系,第五是要捕捉很好地跟随中国经济发展而自我成长的机会。
我相信,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像中国市场一样有那么好的成长机会了。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国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盛业务战略中很核心很重要的一块。因为对高盛而言,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与增长相挂车模庖彩刮颐窃谠龀け冉锨烤⒌木锰逯斜硐址浅S判恪
我们并不是今天才看好中国。我们是很早就进入中国的美国企业之一。在中国的投资,我们并不是仅仅把钱投入一家企业,而是把我们的专业知识、专长也投入企业。包括,第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做出各种咨询服务工作,第二是帮助这家企业寻找拓展各项业务的更大机会,第三是从财务的角度帮助企业,同时包括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等各方面。这就是我们的投资理念。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韩瑞芸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