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7000万跨境结算出击
本报记者 胡婧薇 上海报道
“一国货币是否属于国际货币不能由自己去说,而应该由市场决定。在市场决定的过程中,该货币背后的国家经济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该货币背后的国家金融市场十分发达,且这种货币应该可兑换;此外,该货币所运行的环境持续保持稳定等,都是必要的参考因素。”
2009年的9月16日,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下,雷曼兄弟破产一周年,在外交部为中国参加G20会议而召开的匹兹堡记者问答会上,当记者问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说,按照上述条件衡量,人民币目前距离国际货币仍有差距,对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概念也应持谨慎态度。
人民币跨境出击
金融危机给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了一个难得机遇。
“中国自身认识到人民币走出去对中国经济有很大帮助,中国金融的稳定需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担当一定作用。”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金融危机也为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一定空间,“当市场看到,原本以为稳定的欧美其实并不稳定,他们也会希望有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可以选择,特别是这个国家有稳定的金融体系和稳定的汇率。”
在跨境贸易结算前人民币经历几个重要时期:1994年1月1日,人民币的汇率双轨制并轨,汇率由统一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1996年12月试点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允许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
而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尝试则是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公布,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五个试点城市的400多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随后的八九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有关事项的通知,海关总署也进一步完善了报关的相关操作细则。
“当一家试点企业有意愿,并且与贸易伙伴签订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合同。对方伙伴如果愿意以人民币支付款项,整个合同就算签订完成。”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杨敏在解释试点业务时说,银行表示,境外企业的人民币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企业可以用自有人民币款项支付;二是向境外参加银行申请购买人民币;三是向境外参加银行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境内结算银行申请贸易融资,贷得人民币用于支付。
由于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需要大量境外参加银行,“先前境外企业和境外银行对人民币知之较少,而通过人民币结算和国内银行的政策宣传,熟悉程度正在慢慢建立。”上述结算试点银行相关人士说。
据郭庆平9月16日在匹兹堡新闻会上的介绍,经过两个月的磨合运行,一些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近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明显增加。“截至上周末(9月11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已达到7000万人民币。”
距离国际化还有多远?
为了配合人民币走出去,中国政府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并于外国央行和货币当局建立货币互换协议。截至2009年3月末,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以及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六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由于境外持有的人民币缺乏投资渠道,人民币债券在海外发行相当于在自由的经常贸易项下和不自由的资本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货币互换安排本身是金融危机下的特殊举措,但当货币拆借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时,货币互换也能促进人民币从资本项目下走出去。”陆挺表示。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还需要许多条件。货币互换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起步阶段的市场也还有待培育。相比于初期的火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业务开展之后增长较慢。
“以人民币结算需要中方企业有较强话语权,但在外贸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中方企业很难强势。”上海一家试点企业的财务部人士表示,境外企业有大量美元在手,要使用人民币结算,谈判十分艰巨。
在试点企业发现难以寻找到愿意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对手时,银行也存在有时整个一星期都没有业务的情况。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产品与营销总监程军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成试点业务开展不顺利的原因,还包括政策不够完善、海外人民币存量少、试点范围小等原因。
尽管如此,不少经济学家仍十分看好人民币的未来。中金经济学家哈继铭在一则经济报告中表示,“中国目前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微乎其微,正如日本的70年代;但日本从1980年代开始推动使用日元进行贸易结算,10年期间日元占出口结算的比例扩大到40%,因此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未来空间较大。”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胡婧薇
编辑:
li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