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危中有机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成思危: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在这里是一个学者的身份,和大家共同探讨这样的主题。我现在不再担任人大的职务,主要在中科院担任虚拟经济和世界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另外我也参加了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国际会议,我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讲三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这次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比较小,根据从虚拟经济的原理来看,在借贷资本上,产生了这些关系,即虚拟经济,什么意思呢?你把钱借给人家买债券或者买股票,你丧失了钱的使用权,但是你保留了钱的所有权。你的钱的所有权是靠什么呢?靠给你的一张纸,债券、借据、股票,现在连这张纸都没有。这张纸没有任何价值,之所以有价值是信用的支持,如果没有信用,这张纸就是一文不值。所以虚拟资本,为什么叫虚拟,就是这个原因。一旦虚拟后,你的钱的所有权也就是一句空话。
虚拟资本还有一个特点,他能够在信用制度的支持下膨胀,这也是它的特点。简单的说,你可以去借钱来做生意,你借钱的比例越多,你如果连赚的钱比你的利益高1个百分点的话,你就赚到钱了。这个膨胀我们叫杠杆化率,或者叫杠杆率,也就是说用1块本钱的生意赚到钱。
我们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叫债务危机,债务危机非常的简单,就是借债的违约,不还钱,产生债务危机。放债人就收不回钱来,从而产生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进一步发展,发展为流动性危机。什么是流动性危机呢?因为他借的债被违约,金融机构是向投资者借钱,再借给别人的。他借给别人的钱收不回来,就没有钱还给投资者,所以他也跟着违约。在金融上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没有足够的现金按承诺向投资者还本付息等等,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借新债还老债,一个办法是卖他的资产。但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两个手段都很困难,一个是人家看你前景不好,新债不借给你,新的债主找不到。卖资产,由于人家一看你违约,收不回钱来,他的股票就有了钱,卖资产只能廉价割肉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借不到新债,卖资产的钱又不足以还他的老债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破产,所以这是流动性危机造成的。流动性危机我刚才说了属于过渡负债,杠杆率过高造成的。假如杠杆率是40,说明2.5万就要做100万的生意。如果你的投资收益率,你的回报率高于贷款利息的1%,高于贷款利息1个百分点,你的投资回报率是40%以上,杠杆化率高可以提高金融效率以及提高回报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增加你的风险。假如2.5万不足以应付你借的97.5万的债,假如你的回报率是负的1%的话,你这点钱不够,所以这是流动性的危机。
流动性危机再一步发展成为信用危机,信用危机是对整个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人们对信用支撑的金融体系发生了疑问,所以对国家信用,比如冰岛国家信用破产,国家没法破产,只能把债务推掉,或者采取别的办法。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讲了一句话,希望美国政府能守信用,这句话讲得是很重的,我们有将近8千亿美元和美国债券,如果美国不守信用的话,我们就有很大的损失,所以奥巴马马上回应一定要守信用,这是国家信用。但是,商业信用,你发了货,没有给钱,这个违约也存在。根据上个月华东外贸汇率上的数据看,违约率增高了1.39倍,国内情况不改善的话,违约率还会进一步的增高。银行信用现在也有问题了,比如银行破产倒闭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之间的相互借贷都非常谨慎。这里面有一个词叫泰德利差,所谓泰德利差,就是银行间商户建立的利率和国债和国债利率之差,一般递差很小,因为之间有信用,但是现在泰德利差已经增高了3个百倍点,这个增高就很厉害。所以,从债务危机到流动性危机,到信用危机,造成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的次贷,在次级危机发生的时候是1.3万亿,证券化的变为CPO的只有9千,怎么引起这么大的效应,就是由债务危机到流动性危机,再到信用危机造成的。
中国的金融系统为什么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呢?大家得出了一个看法。第一,中国老百姓对我们国家信用、对银行信用还是有信心的。大家知道银行由于国家的支持,不会垮,不会担心银行倒闭,存款没有着落,一旦银行真的倒闭关门了,政府也会垮台,所以百姓对政府有信心。第二,我们国家的金融不够泛滥,没有投资银行,没有评级公司,也没有金融业上市,所以我们的杠杆化率是很低的,我们的杠杆化率是低于8%,而国际上像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是8%-12%,投资银行杠杆率是25%-40%,两房——房地美、房利美因为属于政府支持企业,有政府的支持,敢于大量的举债,所以它的杠杆率最高到了62.5%,就是说,它只有832亿的钱,花了5.3万亿的债,我们由于没有这些,所以受到的冲击相对小。第三,我国金融机构总体来看比较谨慎,一般有风险的事做起来相当的谨慎,在金融危机之前和之后,银行的贷款是非常谨慎的,证券市场、IPO也停了,金融期货也停了,创业板也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近刚刚推出。总体来说比较谨慎。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们不融资,我们不是欠债,我们是借债给别人,所以我们不缺这些东西。我们现在银行的存款,我今天早上查了一下,将近50万亿,其中个人居民存款24万亿,单位存款25万亿,有50万亿的贷款,代售是30万亿。我们有将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所以不缺,我们没有造成流动性危机。美国的救市计划很大一块是给银行注资,我们银行不需要注资,反而还要银行增加外汇。由于这些原因,我们金融系统受到的冲击比较小,这并不说明我们的金融系统非常的先进,而正说明我们更需要进一步地推进我们中国的金融系统的改革。我们杠杆率越低,我们风险越小,另外一个方面,杠杆率低,我们让人家赚走的钱也多,像买美国的债券,你把钱借给美国的资本家去花,他的回报率高于债券利率的2个百分点,你想挣多少钱。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金融系统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小,既有它信用的一方面,另外也有我们值得深思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去年新浪网经济论坛上讲过,中国金融改革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因为金融危机刚过,确实有置疑中国金融危机的改革,但是我想胡总书记非常清楚,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停顿和倒退都是没有出路的,中国的金融改革也是这样,我们要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方向进一步推进。最近宣布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我想这是非常明确的信号,继续推进中国金融改革。
第二个问题,我们面对着这次金融危机,国家及时采取了措施。从金融角度上讲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解剖,一方面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大货币的投放,另一方面从财政上增大政府开支,4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政府拿出1万1800亿,另外最近还有9500亿的债券,我们及时采取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当力度大的时候来应对,现在看来这个措施是肯定的,是有效果的。当然,它有一个过程,但总体来说是有影响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政策都有它正面和负面的效应,同时在随着时间的变化,政策也需要跟进上去。现在看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刺激经济的措施确实出现了一些经济回暖的迹象,但是这里面我们也需要注意经济增长“质”的问题,等于刺激经济刺激质量的问题。从货币来看,我们几个月的贷款量是迅速的增加,1月份比12月份大概增加了8千亿,2月份比1月份大概是1万亿左右,3月份数据还没有出来,估计可能会在1.6万亿左右。前三个月投放的贷款数字可能基本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数字。我们财政的幅度,财政的刺激计划也下得很大力气。现在要注意什么呢?不要造成过剩的生产能力,不要因为保增长而忽视了节能减排,我们一定要保持刺激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它的质量。因为现在确实发现有些地方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上,特别是在投资的效益分析等等可能容易被忽视。当然,我们由于保就业,所以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益不是很大,但我们还要做,因为保就业这是肯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过多、过剩的生产能力,如果我们忘了节能减排,这样对我们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是需要注意的。
现在看来,GDP的增长,从去年迅速下滑的趋势,今年一季度10.6,二季度10.1、三季度9、四季度6.8,今年一季度根据我现在看到的预测,是低于6.8,但是下滑的速度放慢了很多。今年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应该说差不多到底了,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好,明年肯定比今年好,后年可以恢复正常经济增长,这是我个人的预测,预测总是测不准的,测准了就是神仙了,但是没有预测也不行,要心里有个数。
GDP有两个算法,一个是生产法,按生产算GDP,一个是支出法。支出法,是按照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实际的结果向前,从历史上生产法算出的GDP和支出法算出的GDP大概差1-2个百分点,所以我想我们应该认真的看看一季度、二季度算出的GDP差距有没有增大,如果差距增大,就说明我们有很多生产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支出,这就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货币政策上,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单纯的把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我想这是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格林斯潘当时采取的措施就是把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大家知道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利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公开市场的操作。从三大工具来看,我们国家最难的是公开市场,因为公开市场不像国际规范,我们的准备金率的变化也没有这么敏感。我们回想一下,在教科书上学的通货膨胀的定义,是货币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或者货币量、产品量之比,货币的膨胀超过产品量的生产。但是在虚拟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金融产品。因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时候,有的时候并没有提高物价,而是货币被金融产品吸收,所以整个物价并没有升高。2007年大家就可以看到,2007年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非常的明显,由于股市和房市暴涨,吸收的是货币,所以物价并没有升高。2008年由于股市的下降,货币大量的吐出来,通货膨胀一下子就显得非常的明显。所以,从央行来看,货币政策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是不可忽视虚拟经济、金融产品的因素。也就是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也会对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发生影响,甚至达不到谷底。还有一点大家体会到输入性的通货膨胀也是没法用利率来调节的,石油涨到49美元,粮价都涨,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是输入性,进口石油就需要钱,所以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水平,我认为在理论上还要作认真的思考,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危机,中国理解是既有危,又有机,我们不要只看到当前悲观的论调比较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是忧中有喜,喜中有忧。金融危机同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各种不同的机遇。对企业来说,金融危机发生了,你可以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抱团取暖,同时也是并购的好时机,也是调整自己的产业链、产品链的好时机。
对于我国来看,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好时机,减少我们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更多的通过国内市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从世界来看,我们国家由于金融系统比较稳定,G20会议上对中国提出了很大的期望,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的看,现在有些国家说中国要出来担当领导,我看这不行。我们GDP6%,在世界经济当中排名100,我们可以分担责任,根据我国发展的程度以及经济实力分担责任,和世界经济共渡难关,但是在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可以加强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和明年10+1自由贸易的实现,现在有些国家提出要用人民币做结算为基础,这说明大家对人民币信心增强。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走向国际汇率、国际货币的前景,看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不那么容易。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的经常帐户在1996年被放开了,资本帐户在IMF的定义有43个分帐户,我们现在有20个分帐户是大体放开了,还有一半的是根据情况稳步放开,我认为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开,管不住放开必然会造成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这样的路。所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会加速,但是我认为还是要稳步前进。
现在有的人在说人民币可能会成为亚元的机制,我对这点的看法也有点不同。我认为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影响会越来越广、越来越高,特别是香港作为人民币的结算中心。但是,人民币为何想成为亚元?因为欧元提出到实现是十年,重要的条件是各国发达程度差不多,不然货币统一的时候,欠发达国家就会占欧洲的便宜,比如爱尔兰就占欧洲很多的便宜,亚洲国家和发达国家相差更多,所以不是货币一体化的时候。另外,亚洲存在几强,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日本、韩货,或者我们创造一个亚元也不行。
由于时间的关系,归纳起来就是这么三条。一条是尽管我们金融系统受到的影响程度比较小,但是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金融改革。第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联合刺激作用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但是要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要“保八”是扎扎实实的、高质量的“八”。第三,要能够从金融危机当中寻找机遇。
今天讲的是一家之言,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