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基过百 基金经理批量制造藏危机(2)
2005年,货币型基金唱起了主角,16只货币基金发行超400亿份。
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是股票型基金的天下,分别有43只和24只股票型基金成立,特别是2007年,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轻松突破1900亿份。
2008年,债券型基金成为市场明星。
2009年,被称作为指数型基金发行年。
2010年,QDII或许将成为投资“时尚”。如今十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为新QDII产品造势。
繁荣背后的隐忧
新基金发行繁荣,引人侧目,但是,这背后隐忧却被忽视。过分重视新产品发行带来的后遗症——产品同质、忽视市场风险、助长渠道激励“潜规则”、基金经理素质良莠不齐……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4日,全部基金份额达到2.42万亿份,基金资产净值则为2.35万亿元(未计算四季度日常申购赎回量)。与2008年底相比,虽然基金资产净值增加了4119亿元,但基金份额却减少了1588亿份。考虑到今年新发行基金份额超过3000亿份,不难看出,老基金在2009年遭遇大面积净赎回。
新基金在成立一年后规模明显下降并非偶然现象,2008年成立的新基金一年后规模减半成为常态。
“只要一发新基金市场部就成为公司的核心部门,其他所有部门包括投研部都得配合发行工作。新基金发行多少有些虚假繁荣的意味。”有基金公司高管直言。
记者观察
2010警惕“虎吃鸡”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2009年的基金“牛”了一把,“买基金即赚钱,区别只是赚多赚少”。从目前的市场趋向来看,这样的幸福日子似乎时日不多了。高速扩张和发展的基金业,雨后春笋般生出的新基金和新基金经理,在2010年虎年的资本市场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