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王鸿嫔:时时归零的乐天派

2007年08月20日 09:31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投摩根王鸿嫔:时时归零的乐天派

王鸿嫔(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记者 敖晓波

在国际金融史上,JP摩根曾经创造出了不朽的神奇,而如今,百年摩根在中国基金市场的传奇落在了一位曾经的台湾奇才王鸿嫔的肩上,并且用最短的时间让市场认可。王鸿嫔把这归功于在台湾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曾经年少轻狂的她也经历过从投机到投资过度,也曾有过惊心动魄。

时势造就英雄

在台湾取得了营销女王的称号,来内地短短3年多的时间又获得了基金业铁娘子的称号,但王鸿嫔却统统不要。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定义,那她宁愿别人说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因为她认为自己既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过人的本领,有的只是一直在这个行业扎实工作的信念。

“平心而论,我不否认我自己是一个努力的人,但同时不能抹杀的,其实是赶上了整个行业起飞的阶段,身处那个环境使我有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是时势造英雄,那一定是因为环境的因素,再加上有一个好的平台。”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王鸿嫔如是说。

台湾是1988年开放,很多外资的参股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上升期。从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王鸿嫔一直怀揣着从事金融业的梦想。她先是在一个财经类的杂志磨炼了一年多的时间,1991年杂志社倒闭迫使王鸿嫔重新翻出简历,再继续走上求职之路。

因为自己是从清华毕业,眼看着很多同学都在各自的领域找到了发展的舞台,她也要学以致用。所以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进入金融领域。恰逢当时台湾的金融业正在全面发展阶段,金融分为保险、证券、银行三大类,虽然自己是学习理工科出身,但当她看见有很多同班同学都去考保险的精算师,一直坚持认为自己不聪明的王鸿嫔觉得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此放弃了保险。相对而言,在台湾从事银行业被认为是当时最热门的行业,而且当时正处于一个逐步开放的时期,自然也就多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王鸿嫔很清楚自己的个性,有点粗线条,自己这种个性不是很适合在银行业发展。权衡之下,就选择了往证券行业发展。

说到自己最终选择了摩根富林明的初衷,王鸿嫔说,当时进去之前说对公司有了解那是骗人的,年轻人当时对外资公司都很憧憬,当然,还有一个很单纯的想法,即可以练就英文。就这样,王鸿嫔在摩根富林明扎下根来,而且一干就是15年。虽然在摩根富林明工作十几年,但她表示一直都有新鲜的东西学到,这个比较难得,对于自己都是一个财富。

同学都会说看她不像一个能在一个公司一呆就是十几年的人,因为学生时代的她其实骨子里有一份不安分的东西存在,喜欢挑战。

但王鸿嫔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是环境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说她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首先要感谢这个环境,就是政策的开放。不过几年的工夫,王鸿嫔创下的业绩有一箩筐。

从投机到投资

说到投资理财方面的经验,对于国内的基民来讲,王鸿嫔绝对是先驱型的人物。王鸿嫔在台湾做全球市场投资时,看过了市场上太多的兴衰演变。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眼下的王鸿嫔在说起以往的投资经验时心情沉静了许多,但当时的王鸿嫔在投资上绝对算是激进派的代表。

事实上,王鸿嫔这种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在当时的投资当中已经有所体现。权证、期货,什么冒险玩什么。这其中自然免不了要经历几次失败的教训才让自己回到正途上来。1993年,王鸿嫔进入基金行业做研究员,但按照当时台湾的硬性规定,相关的证券从业人员是被禁止投资岛内股票的,因此,满腔热情无处释放的她,惟有把目光投向岛外的资本市场。

“当时真是什么都不怕,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赔就赔了,没什么大不了”,王鸿嫔称自己当时是典型的艺高人胆大。王鸿嫔进入证券市场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1993年亚洲市场才进入多头市场,股指每天创出新高,因此,身处这个行业的王鸿嫔怎能放弃这一难得的赚钱机会?自己的财力不够,她当时就跟几个同事凑钱,开始做香港恒生指数期货。牛市里容易给人一个错觉,就是买什么都赚钱。因此,半个多月的时间,当初的投资就已经翻倍。

初尝胜利果实的王鸿嫔和她的几个同事当即决定加码,而牛市造成的错觉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不久后美国宣布上调利率彻底打破了王鸿嫔的梦,虽然加息的幅度不大,但市场纷纷作出判断,认为有可能进入一个加息的周期,这对香港的股市也影响很大。她明知道如果在宣布当天就果断斩仓,起码保本,但因为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指数还能在短期内上升,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过3天的时间,她和同事在股指期货上的投资连本带利全部赔光。

首次投资的失利并没有打消王鸿嫔投机的信心。1994年开始,她又进入权证市场,包括日本、泰国等市场的认股权证都在她的投资范围之内。最后投机的结果是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她搞得筋疲力尽。事实证明,那些急功近利想要有所收获的人不见得真的会成功。

王鸿嫔总结自己当时的状态就好比小孩子,如果你告诉他这个东西不能碰,会烫手,但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不相信,一定要碰过之后才会死心。

也是因为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之后,王鸿嫔才意识到,风险的控制对于一个理财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随着她结婚生子,她也收敛了激进的投资路线,改走稳健的路子,把目光从股市转向了基金市场。

时时归零乐天派

在很多次给客户的演讲中,王鸿嫔都提到每个人都可以做郭靖,虽然他很笨,只是照本宣科,但他同样可以做大侠,这里面自然有人格的魅力和机缘,但最终还是可以成功。这让她联系到自己,王鸿嫔认为自己并不是天才型的人,而之所以成功,与自己的努力和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王鸿嫔给记者留下最深的印象也是她乐天派的性格。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在她的嘴里统统变得不那么重要,都可以一笑而过。她形容自己的抗击打能力超强,那是因为很多前辈的经验还有自己多年在这个圈子里所经历的一些事,她已经总结出,处在这样一个高压的具有挑战性的行业,一定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而有公司的员工问王鸿嫔的心态如何调整,王鸿嫔的答案就是,时时归零。

“我有物质上面的需求和满足,我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所以我希望投资人以长远的心态来理财。要量力而为,不能光想着怎么向前冲,要知道怎么刹车。”她说这一点无论是对基金经理还是投资人都很重要。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经告诉她的第一任老板: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要追,一是地铁,二是股票,因为这一班车过了还有下一班,这一只股票没买到肯定还有另一只。在以后的投资过程中,王鸿嫔时时用这一句话提醒自己和自己的投资团队。

如果每天都想着我还可以以更低的价位买进,我还可以再多赚一点钱,我的业绩排名还可以更好,那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只能在缅怀过去中度过了。就像开车,始终是要向前看的,你不能老是看着后视镜。这也就是王鸿嫔不喜欢有人把台湾营销女王的头衔挂在她头上的原因。

王鸿嫔反复向记者强调,别老是想着给她冠什么头衔,她觉得过去取得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老提当年勇,这会让她感觉现在的工作都白做了,因为人们始终还是记得她原来取得的一些成绩。

也许刚开始接触,你很难把这位身高超过170厘米的女掌门与温柔贤淑等词汇相连,但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她骨子里确实有着传统女性的温柔。当我们的话题进行到她平时如何处理好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问题时,王鸿嫔竟然曝出她工作之外最大的爱好是做菜,自认为烹调技术还不错的王鸿嫔觉得做菜是她最放松的时刻,而且看着三个孩子和老公品尝时充满了成就感。(京华时报)

相关专题:

上投摩根巨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敖晓波   编辑: xinmia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