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无形之手有望瓦解A股炒新体制
张勇
1月11日,对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3月左右筹备完成的重磅消息,A股报以一根长长的阴线——大幅高开后一路走低。
对于走入“做空时代”的A股,这一信息被认为因不是实质性开启而被市场提前消化。
作为长期性利好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在推出之前的空档期以及推出后的初始阶段,将有可能成为这期间牵引A股的无形之手。
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本报,从境外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前后的市场表现看,股指期货真正被推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现货市场都是下跌的,即使中国股市有自身的特点,但估计也很难摆脱这样的规律。
不过,从目前A股走势和不少市场观点看,盲从的乐观情绪及惯有的炒新思维似乎成为了一些机构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影响的不二判断。
“诡异”走势
1月11日,股指期货消息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以超过百点的涨幅跳空高开,但仅短暂冲高后便一路震荡走低,最终仅涨0.52%,只留下一根长长的阴线。
然而,12日的走势却几乎完全相反,上证综指在开盘之后延续前一日的回落走势逐渐走稳,并在当日剩下的时间内缓慢爬升,收盘涨幅接近2%,与11日的最高点仅相距30点。
变化来自于12日晚间,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次日,A股在监管层对通胀预期管理力度加大,“退出政策”起步的影响下掉头向下,大跌3.09%。
“实际上,如果不是管理层提前出手开始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股市就可能在股指期货的‘良好’预期下走出不一样的行情了。”在上海某券商证券投资部负责人看来,抛开宏观调控的影响,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乐观情绪还将继续释放。
因此,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推出预期被认为为监管层附加了对冲退出政策形成的冲击。
但一些机构人士发现,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周里,股市的震荡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情况,“抛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银行股在整个一周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上述私募基金负责人发现:“与股指期货关联最大的板块却表现平静——实在有些‘诡异’之处。”
抓住“领头羊”
“如果认真研究我国股指期货的影响,就能发现只要抓住银行、地产、券商、有色金属四大板块就行了。”中原证券研究所策略部经理刘锋认为,“银行股是重中之重,因为在沪深300的股票中,银行股的流通市值占到了20%以上。”
作为股指期货合约的标的,沪深300指数的变化无疑将成为股指期货博弈中最吸引眼球的因素,因此银行股就应该成为机构争夺的焦点。
实际上,即使是在12日,虽然个股呈现普涨格局,但热点零乱,缺乏领涨的主题,“尤其是银行股并没有成为预期中的领头羊。”刘锋指出,“机构对银行股的配置其实早已到位,因此银行股在股指期货真正推出前不太会有过多的表现。”
而且,股指期货在真正推出后,市场的震荡还会加剧。刘锋说:“按照波动率的统计,股指期货的推出通常会加剧现货市场的震荡。”
然而,让股市在消息公布后的前几天里大起大落的因素又在哪里?“中国股市炒新的惯性思维或许是真正的推手。”上述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本报,“这样的事情几乎可以在中国股市二十年发展过程中随处可见,但对于股指期货,炒新或将不再有效。”
境外经验
综合境外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前后的市场表现来看,实际上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的短期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下跌的。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于1982年2月16日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VLF),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股指期货。
但目前交易最活跃的是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上市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合约。该合约从1982年4月推出,在合约推出之前半个月,标准普尔500指数大涨,从115.38点上涨到120.4点,上升幅度达到4.35%。推出股指期货后,指数下跌至108.61点,下跌幅度达9.79%。
在日本,股指期货推出之时,日经指数从18695点跌至15820点,跌幅为15.38%。在香港,股指期货推出之前,4月25日恒生指数就突破当期新高,但推出之后就开始了两个月的回调。
台湾与韩国的经验均是如此,股指期货推出前涨,推出后跌。
因此,上述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本报,“诸多境外经验说明,股指期货在改变单一市场的同时,也可能让中国股市惯有的炒新体制‘瓦解’。”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勇
编辑:
xinm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