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正式会议第四单元实录(4)
魏礼群:谢谢彼得.诺兰,他提出了重大的观点,就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在十字路口,他在演讲中阐述了全球化与产业集约,全球化当中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中国大企业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竞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谢谢彼得.诺兰教授的演讲。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们这个单元是到3:40分,要转到第二阶段,现在还有15分钟,刚才3位嘉宾做了精彩的演讲,下面还有15分钟大家自由讨论。
我是商务部研究院的王志乐,对彼得.诺兰提一个问题,我们研究院也在研究跨国公司,既研究引进来的国外跨国公司,也研究中国的跨国公司,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中国全球化中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对10多家中国最大跨国公司做了分析,按照联合国提供的数据,他们平均的跨国指数也就只有10%多到20%的样子,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都已经达到你刚才提到的数字,在海外销售额61%了,这个情况是客观的,问题在于国际上有些学者,或者国外有些学者把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产业的全球化,用我的概念就是全球产业的出现,他认为这是一个产业链的阴谋,把中国放在产业链的低端,让中国打工而不挣钱,而国外的产业,特别是产业链的上游在挣大钱,这种观点很有诱惑力,所以国内不少人引用,我曾经探讨过这是历史进步还是历史倒退,就是中国进入全球产业低端,我认为是一个历史进步,现在问题是怎么样从你提到处在全球化的低走向全球化程度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因为这个事儿作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国际上很多研究跨国公司的学者,他们研究的更多的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像我们中国这样的跨国公司应该怎么样逐渐提高自己全球化程度,因为全球化程度高意味着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增强全球竞争力,所以我想问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彼得.诺兰:重复一下您刚才问题的要义,我觉得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当中这个价值链的上升速度仍然很慢,这并不是一个巧合,实际上在过去30年间,我们看到那些走出过门变得非常成功的公司,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非常强大,非常成功的,如果我们去讽刺这样成长经历的话可能是不对的。尤其是那些来自高收入国家的大型公司,他们走出国门时依然非常强大,然后他们才开始他们国际化的进程。为了成功的实现国际扩张,有22条军规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你必须要实现更好的国际扩张才能做的更好,而你做的不好无法实现国际扩张,对于中国公司来说一定要打破这样的很怪的规律。我想对于那些已经在国际上寻求扩张的公司来说,他们需要继续这样做,而那些不成功的失败的并购案例可能因为他们的计划或者目光做的不够长远,为了短期利润所做的仓促的婚姻。绝大多数的这些兼并的案例,一旦成功的话至少能够上收购的公司变得更加成功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对于中国公司在兼并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的时候,他们应该以更加谨慎,更加长远的方式来做这个公式,当然这是非常长久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莫里斯.格林伯格:当然我想首先说做什么事儿都不能太着急,也就是说搭上全球化大车就足够了,这样做不行,就像之前我在演讲中说的一样,这样做就会跌倒,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太快,因为你面前有很多选择,首先要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然后有合理的组织框架进行全球化的探索,不能一蹴而就的做全球化的工作。也不可能什么事儿都同时推进,首先不能操之过急。
提问:非常感谢刚才莫里斯.格林伯格先生谈到了中国现在也在走向发展中国家去探索资源,我觉得这是很有收益的,因为也降低了这些国家资本的成本,同时也本身他们改善他们的基础设施,同时他也带来了欧盟的一些公司或者实体竞争方面的动力。我想对于西方或者中国的这样一些投资也带来了一些争议,甚至是一些批评,无论是民间团体还是其他的既得利益的集团,中国的公司我们听说实际上也参与到了包括联合国全球契约等等其他的全球性的项目,比如说中远这样的集团,还有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海外投资的信贷提供,对他们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报告,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几周之前我有这样的机会受到了中国石油的邀请,去参观了他们在苏丹的石油设施,实际上我们的参观者对于他们的设施的质量世界级的质量水平印象深刻,同时也感到刚才莫里斯.格林伯格先生谈到的这样的投资,对于当地无论是教育、民生还是健康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看网上还是有些负面的评论,尤其针对类似的项目。我想说对于这样的一种组织邀请人去参观你们在海外投资的项目我想应该鼓励,人们应该实际去看看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可以及时消除不准确或者不真实的信息。另外,对于这些资源行业来说,他们集体的努力实际上也是基于他们之前的不成功的经验。比如说他们在透明度方面、信息披露方面改善的努力,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的鼓励他们的合作伙伴,当地政府公开政府支出的透明度等等,当然无论是欧洲还是其他西方公司也欢迎这样的趋势。因为这也是联合国安全和人权公约当中所包含的原则,所以我觉得很有用的一点,就是中国公司能够参与这些集体性的动议当中,进一步改善业内全球的合作,同时进一步改善相关资源行业的形象。我不知道各位对我这样的观点有什么的补充或者是见地。
提问:我对邵宁主任的发言我觉得很精彩,很多地方很赞赏,我的问题是如果大企业要出去,必须要提高实力和竞争力,在我们现在国资委的管理中,对主业和多元化做了规定,特点强调主业,在我们研究世界500里有一部分发展主业成功了,有一部分发展多元也成功了,有些企业调整过程中面临着如果主业不转型就要破产,比如说IBM,如果现在我们这样的管理方法可能对有些国有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调整,就面临着问题。所以第一个我想问邵宁主任对主业问题在国资委管理中怎么看。还有刚才我注意到彼得.诺兰教授讲国际上已经出现所有权控制权分开的情况,我们研究里也充分注意了,也希望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国际化过程中要注意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开,多增加自己的控制能力,这样对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在国际化过程中,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方面有什么改革的方法?
邵宁: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国资委现在对中央企业的重大投资是按照主业和非主业分别管理,主业投资不需要国资委批准,所以国资委自己有原则我们不批项目,但是同时我们意识到很多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做非主业投资,或者说一个企业转型的第一步就是一项非主业的投资。所以对非主业投资我们现在是这么规定的,中央企业进行非主业投资需要国资委批准,但是实际这个批准需要企业说服我们,你为什么要做这项非主业投资,如果你的投资有道理,我们觉得你是转型需要或者强化主业的需要我们会同意。即使是非主业投资,我们只是管方向而已,就是你这个方向需要说服我们,但是你这个项目到底赚钱不赚钱,到底有多大风险我们不管,这是企业自主决策,所以我们就是这么一个原则,第一引导中央企业投资方向,第二国资委不批项目。
中央企业走出去一般都是在子公司层面走出去,母公司国际化程度比较低,所以我们就按这样持股的权限去行使我们出资人职能,我们管管集团公司,具体他海外业务是由集团公司管理,但是我们会提示中央企业高度关注海外业务的管理和海外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但是这个只是提示而已,我们不能越过母公司直接介入海外子公司的管理。
陈东升:问莫里斯.格林伯格,我是同行泰康人寿陈东升,在您辉煌人生中我发现没有投银行和证券、投资银行,反问你中国保险公司开始投银行你怎么看?
莫里斯.格林伯格:我觉得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我觉得不应当把投保人的这些资金敞口暴露在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的业务当中,就算是要投也应当是非常小的比例,不应当有太多这样的风险敞口。当然如果通过银行分销你的产品没有问题。但是你对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直接投资在我看来不是好主意。
魏礼群:按照会议安排这个单元讨论到时间了,谢谢三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和耐心的答问,也谢谢刚才自由讨论的先生,也谢谢各位的参与,按照会议的安排要茶歇歇息20分钟。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an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