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必须马上紧缩货币政策 坚守7.5万亿的信贷目标

2010年06月20日 14:57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夏斌:必须马上紧缩货币政策 坚守7.5万亿的信贷目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交通银行举办的2010年沃德财富博览会于6月19日在上海举行,凤凰网财经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网络直播。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的演讲实录。

夏斌:各位下午好,我主要谈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式的看法。刚才主持人讲了资产泡沫、通涨预期,及最近媒体经常出现“中国经济今年或者今年下半年是滞胀?还是通涨?还是衰退?”各种观点都有。我从个人的角度谈中国经济应该怎么走,从这个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几个观点,一个是我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不应该抱有过快增长的心理预期。什么叫过快呢?就是两位数的增长,我想今年很难,不抱这样的过快增长心理预期。我分析的逻辑也很简单,我们说美国这场金融危机,背景的现象是什么?是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质是什么?当然,美国的主流或者美国的政府官员言论,更多是说美国监管的不利。我自己个人认为,这场危机的实质,在面对这一轮新的全球化浪潮之下,美国政府的宏观决策失误,美国队这场全球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长期执行低利率的政策,加上利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制度,以美元为主导,所以他可以惹下这么多的事。我说的这些,在美国个别经济学家当中,他们也认识到这一点。危机当头的时候,各国政府联合起来,采取刺激政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刺激中间,中国同样采取了有利的刺激政策,我认为方向也是对的。采取的时间,也是很及时的。更应该看到,中国的刺激政策、中国的经济复苏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我们银行体系与美国的结构、于美国的银行体系,我个人认为不一样。加上中国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刺激政策在2009年创造了过量的货币供应和媒体上讲的“天量贷款”,危机当中,面对外需的出口减少,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各位都知道,在加快的调,但一时要调过来很难,还是要花费时间的。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跟不上危机刺激政策之后,当一些刺激政策要退出,我们该走上正常的运行,我们的结构没有准备好。过量的贷款,过量的货币供应量,在去年政策的刺激下,当时海外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达不到8%的增长,也就是增长6%。有的媒体报道,海外专家预测是5.6%,中国社会将面临很大的动荡。最后我们知道,我们仍然保持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一枝独秀,好不容易达到了8.7%。也不是今天说的,去年7月份我们一些媒体也在说的,由于结构调整滞缓,而我们的刺激政策力度又相当大,加上外需的恢复很艰难,在这样的天量贷款下,中央银行工作的同志知道,很危险,必然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和产能过剩。大家想想,很简单,这么多钱堆下去,出不去,钱往哪里走?就是房地产,或者是一些产能的供给上。这样,必然会带来新的风险或者说带来通涨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环境,我认为必须马上紧缩政策。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坚持这样的方向。同时提出,我们要提高执行政策灵活性和针对性。当时国内绝大多数的媒体,更多的在给市场传递信息“政策不变!”,我说我们要更多的理解后半句话是说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面对前面讲的,去年过量贷款产生的一些风险,货币政策必须有所调整。货币政策一紧缩,经济增长必然也会出现调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一季度增长是11.7%,我个人认为相对今年第一季度11.7%的高增长,我们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下滑并不意味着衰退,是正常的价格。我们自身的经济结构、我们自身的潜在增长决定了我们一下子达不到那样的高增长。国际环境最近又讲到欧洲主权债务风险影响等。相对第一季度11.7%的增长,下半年可能要有所减缓,这不叫衰退。相对今年第一季度11.7%的高增长,在全球包括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都比较滞缓的局面下,加上市场惯性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应该要做好下调2到3个百分点的心理准备和政策准备。我再强调,我讲的是相对第一季度11.7%的增长,我们应该做好下半年要下调2到3个百分点。只有做好政策准备,我们才不会出现下滑过快的局面。如果没有准备,在目前的结构之下,我们要维持7.5万亿的贷款,这相对去年来说速度比较快的下调,增长的压力是会有。

第二个观点,今年上半年的调控方向是正确的,不能动摇。我5月初一个场合说,关键是三个。当然,贷款供应量等都有数字,但这些是否可以落实?是否可以坚守?主要看三大政策变量。第一是房地产的调控,第二是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第三,之前国务院下的关于限制产能过剩的政策。这在银行界、在银行搞贷款的部门同志来说,他们深有体会。对照这三个文件加上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贷款管理》的三个办法一指引,这些《办法》和在一起,上个月我问有关银行一些部门的老总,这些问题一下来,我们原来定的7.5万亿的贷款是否可以守住?或者说放得出去吗?一些银行说不用担心7.5万亿放不出去,是否代表整体银行业?他们拿不出数据。不管怎么说,三项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必要的,必须坚持,因为从房地产来说,大家知道,像去年那样涨下去,不压一下,中国经济要出事的。同时,我在去年也提出,压得太猛,可能也会出事,这就是现在调控的两难。对产能过剩,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大量地方政府的担保,这里面的风险很大。今年的整顿都是必要的。

第三个观点,如何在今年经济相对第一季度高增长要出现下滑的趋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我不能谈全部的观点,我谈一些个人的想法。我认为,重要的是政府要给出很明晰的信号,要稳定市场、稳定预期。

1、必须坚持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今年年初已经提出,今年的贷款增量7.5万亿,相对去年的贷款余额,同比可能增长18%左右。如果说我们的经济9%、10%的增长,我们118%的贷款增长速度是不慢的,各位可以回去看看04到07年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几年,经济是两位数的增长。在那几年里面,我们的贷款增长才多少?平均不到17%。今年7.5万亿,根本不能说是紧的,还是相当宽松的。因此,对这个指标我个人认为现在很多国民经济中的一些景气预测当中的领先指标开始调头往下走了,发电量、工业增加等,7.5万亿的目标一定要坚守,根据今年的情况,我今天要提出,在这样的场合,我知道媒体要登,也希望通过媒体我们对这些问题引起警惕。什么警惕?我从媒体看到银信合作的信托4月做到1.88万,近1.9万亿。如果不变,信托合同一签三个月、也有六个月,更多是一年两年,我相信在目前签约的信托合同都不会短的,都不是短期证券市场的产品,都比较长。下半年,我们的信托不发生新的增量,1.9万亿加7.5亿,又是9亿多,这些银行不能贷,或者因为各种各样原因,银行和信托合作,通过信托的角度进入实体经济,这个增量照样很大。我提议,我说我们的监管部门和货币政策决策部门,必须关注这个现象。7.5加1.9就是9.4,这和去年差不多。我们必须记住历史的教训!30年的改革开放当中,我当过副银行司长,整顿过信托,信托投资公司5次整顿,每次整顿基本背景是什么?在我们的转轨中发生了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而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有几次往往是贷款规模控制住了,为什么发生?都忘了把信托的的业务量统计在内,加起来整个货币投放不大。这次,我看报纸报道,监管部门说,用扩大资本量来约束信托的规模量、约束它的杠杆。我更认为,如果要关注这个现象,怎么关注?靠这个,不是办法。而且管信托和管基金一样,不是用资本充足率的概念来监管的机构,这不是长期的方向。长期的方向,就是一个理财机构,用不着用资本约束。作为临时措施,在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的2010年中,作为临时的措施,就像信贷规模一样,该讲规模只能讲规模,现在加起来9万多亿,你要算社会资金流量有多少,IPO多少,证券融资多少也可以算,但我没有算,这两样加起来,如果不变是9万多亿。所以,第一必须坚持7.5万亿,第二必须控制住信托的规模,否则到头来会出现新的问题。

2、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信号要非常明确的给市场。因为现在市场媒体报道的各种各样观点都有,有的还在观望,有的还盼另外一波还会起来。我们一定要给明确的信号,以稳定市场预期。我个人认为,这个信号就是应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发展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市场,不鼓励投资、不鼓励投机。尽管国务院的文件没有这么讲,但是国务院的文件里面,比如打击投资投机,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又比如说在供给方面,加大社会保障房的建设,最近又出了新的文件。有些话,要更明确的给市场信号,让媒体的宣传给老百姓正确的引导,不要误导市场也不要引导老百姓从分析证券市场和资产市场的思路分析房地产市场,这不是一回事。买房子就是为了住,买房子是为了卖、为了赚钱,以后可能越来越难。我认为,这个应该很明确。

具体来说怎么办?市场的政策有的很明确,有的在研究当中。从我个人角度谈几个要点。第一,针对已经形成的泡沫,我们应该准备花2到3年的时间,慢慢消耗掉。急不得,泡沫必须要挤掉,花2到3年的时间慢慢消耗。第二,当前抓紧检查和真正落实社会保障房、低收入群体住房土地的供应和资金的配套、资金的来源。最近几个部委又发布了公共租赁租房的文件,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信号了,要加大对买不起房的人解决他有房住的问题,到2012年要解决1540万户的公共租赁房。到“十二五”规划末,人均13平方以下的家庭,要基本解决公共租赁方。从供给方面,拼命加大供给,不设市场房,主要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的居住问题。第三,在抑制需求方面,尽快出台简便易行,便于打击炒作投机房地产的税收政策。首先要明确,房地产的税收政策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当前重要的事是打击炒房,压制房价过快上涨,这是我们要建立房地产税的目的。还是为了理顺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关系问题,解决财政资金的配套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前者,主要是为了解决房价不会上涨的问题。现在讨论很多的物业税,我也看了一些大家讨论的材料,能感到物业税是牵涉到千家万户,技术操作非常复杂。有的说,现在的税加费就有62种。而且,据有关专家的估算,如果要推出物业税,再考虑社会大多数群体能接受的情况下,来征收一定的物业税,是不可能解决地方财政资金的平衡问题。就是说,我们出台税到底为了什么?如果又解决不了地方财政财权势权的资金问题,而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房价,与其如此,比如从第三套房开始,根据房屋的持有年限,根据房屋买进卖出的频率和交易的套数来增收累计交易所得税,加大这方面的税收。你买房住可以,但是你买卖,尽量不让你赚钱,尽量稳住房价,不鼓励你投资、投机。这样,能真正的起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这个办法比较简单易行,一宣布就可以操作的。《物业税》很复杂,什么机关房、产权房、小产权房、机关房等,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稳住房价,那就是上交易所得税。我买房为了住,我买过几套房子,还是扩大了投资、扩大了消费,问题不大。

3、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一定要分类处置,精心操作,来整顿地方融资平台,绝对不要简单化。在这里面,我想说的几个观点。第一,对去年发生的大量地方融资、地方政府担保的问题,首先有关部门要吸取教训。95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能做担保人。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主持全国信托整顿,从98年到02年的阶段,大量处理的难点是各个信托投资公司在关闭破产之后的地方政府担保函的问题。刚刚费了很大很大劲,才把这些问题解决不久,怎么去年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所以我说,首先要吸取历史教训。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在处置中间我们要掌握信息公开的分寸,现在银行都知道这些时,银行现在互相查,跨地查,这说明什么?说明很难查清楚。由于一些数据的获得比较难,对刚刚获得的整体性数据项社会公开要谨慎。我也在报纸上看到,去年地方融资平台7.4万亿,新增3万亿,占全国贷款的34.5%,这是报纸上公开的,这些数据实不实?里面有很多的问题。我们对一些信息的公开要谨慎,以免影响目前的股票市场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第三,要研究新办法,分类处置,除了文件规定要求重新补充担保手续外,我们应该通过资产置换、资产转让、股权转让,出售政府手上持有的国有资产套现补偿再转股等方式进行解决。简单的用重新担保,是没有能力担保的,你要给出路、给时间,否则会把经济逼死。

4、收入分配改革要坚定不移,这是解决当前社会稳定和扩大居民收入的重大举措。随着收入分配的深入,人们的收入水平会有一定的上涨,加上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会给市场的物价一定上升的预期。对此,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要坚持。我们也要知道,物价的预期,除了成本因素外,应该还取决于国内外经济走势导致的需求因素。一旦物价上升压力大了,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采取适当的加息和补贴的手段来解决,不影响收入分配改革。改革,一定要推下去。

物价问题,相信哈继铭等专家会详细说。

5、国务院人大政协,应该尽早组织有关部门落实非公36条的检查。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我们现在一直在打击炒房,之后社会游资更多了,你要给他们找个出路。应该要求各有关部门对照国务院办法的非公36条制定本部门有没有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替代、弥补今年三项调控政策后投资资金缺口的重要举措。

6、当前需要重新研究、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中的“国退民进”战略。目前,大家都知道,一方面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重大战略。但是,财政赤字快3%左右,而每年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扩大民生、扩大居民消费的结构调整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我们要改变,我们没有钱!另外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控股的普通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股权资金几十万亿,中央国有企业的企业资产就是17万亿,银行可能有5万亿,这是讲股本金,按照市值算乘3、乘5,值多少钱?我们拿着这么多的国有资产,中国经济需要结构调整,如何尽快翘动国有资本存量,实行国退民进?适时提高国有资本分红的比例和范围,第二,研究中国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国有企业战略控股的原则是什么?哪些政府必须要控制?哪些相对控股、哪些绝对控股,即使是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哪些有取有舍?要研究这个原则。除了需要保持相对和绝对控股外的企业,应该有计划的、适度的在市场上转让国有资产套现。分红的钱,国有资产转让套现的钱怎么用?这两个钱全部纳入财政帐户。重点用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快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扩大消费。从中短期看,扩大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有利于解决居民富裕资金的投资出路问题,也有利于解决稳定增长。我们实施国退民进,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大转型,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相信,基于目前财政状况、财政实力来进行收入分配的体系改革,很难尽快提高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进而很难尽快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真正转型,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沃德财富博览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lei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