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盛大上市幕后推手:黄晶生两年赚回33亿

2007年09月21日 16:26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地当前最热门的投资银行业务是什么?投行人士恐怕十有八九都会说是PE———私募股权投资。在疯狂的楼市、滚烫的股市之后,PE正在成为下一个嗜利资本蜂拥而入的洼地。9月6日~12日,短短7天内,便有3场大型PE论坛相继在福州和上海举行,从一个侧面印证目前PE的火爆。

PE魅力何在?发展趋势如何?在9月12日举行的上海国际创业投资论坛上,记者与多位PE界巨头面对面,解密他们的财富故事。

私募调查

私募赶潮 募集资金增了3倍多

当上证指数飞舞着登上5000点、大多数人还盯着股市的时候,上海远见投资董事总经理程海波和他的一些“在股市里赚了钱的朋友”已经全身而退,每人出资5000万元,组建了一只3亿元的小型PE基金,开始专注投资拟上市公司股权。

其实,在同一个会场上,像程海波这样在股市赚了大钱又转投PE的人不在少数,这也使得内地PE日渐火爆。根据清科(Zero2ipo)研究中心公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私募股权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17只可投资于内地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募集到了总额75.94亿美元的资金,而2006年全年也才募集了141.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9.5%。该中心预计,2007年,内地PE投资额将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可投资额有望超过500亿美元。

就像前两年人们描述VC(风险投资)热时说的那样,如今在世界各地飞往中国的航班上,总能找到几个做PE的人士。

几大利好 赚钱效应是关键

PE魅力究竟何在?当然,重要的还是有人赚到了钱。比如雅戈尔(600117)1999年投资中信证券(600030)股权时,成本仅3.2亿元,目前所持股份市值已超过90亿元。雅戈尔也因此成立了两家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股权投资业务;再比如西水股份(600291),2002年以1.4亿元取得兴业银行(601166)7000万股,2004年又买入620.67万股,总投资约1.7亿元,目前兴业银行股价已经从其成本价2元多涨至30元附近,公司获利近15倍。正是这种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现在国家对PE还有几大利好”,程海波说,“创业板启动在即,将为PE的退出找到一个出口。这对PE的发展来说可谓重大利好。”另外,前一阵在厦门召开的私募股权高峰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提出积极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在内地的发展,也被看作是管理层全力支持PE发展的最新表态。种种利好下,PE在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也在预料之中。

私募故事A

黄晶生:成就盛大的幕后推手

黄晶生 贝恩投资顾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贝恩投资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管理着450亿美金资金。其中,250亿美金是私募股权投资。在亚洲地区,贝恩投资目前分别在东京、香港和上海设立了办公室。

黄晶生,一个多数人都感到陌生的名字, 他却是国内两大海外上市公司UT斯达康和盛大成功上市的灵魂人物,没有他居中引线投资,或许UT斯达康和盛大成为国际企业的脚步要慢上许多。

2007年9月12日,在出席2007上海国际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论坛间隙,记者“逮住了”黄晶生,与他进行了短暂交流。

押宝盛大 两年净赚33亿

2002年8月,当时盛大的财务顾问汇丰银行找到时任软银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黄晶生,介绍陈天桥与他见面谈引入风险投资(VC)这件事。黄晶生说,软银亚洲接触盛大时,已有不少VC和盛大接触过,但都谈不拢,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投资机构单项投资额都控制在几百万美元,以分散投资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商的解决办法是几家联手投资盛大。但陈天桥当时很迟疑,因为这是盛大的第一次融资,陈并不想一下子招来好几个VC对盛大的未来指手画脚。不过,当时的情景是,盛大如果不能成功引入风险投资,将会影响上市进程。

在后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盛大和软银单独达成4000万美元的成交价码。当时,能一下拿出4000万美元的VC并不多。

2003年3月,软银亚洲与盛大完成了交易。凭借着此项投资,软银亚洲成为当年亚洲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风投基金,黄晶生也成就了他在软银的最大贡献。2005年1月12日,当软银亚洲决心退出盛大,将所持有的盛大股份转让给合作伙伴思科、软银亚太时,盛大的股价一直在40美元到44美元之间,依此计算,软银投资盛大已经净赚4.2亿美元,相当于两年不到净赚约33亿元人民币。

挣“血汗”钱 比不上炒股

阅读商业计划书,飞往各地考察项目,这就是目前黄晶生的主要工作。在发现盛大近5年后,他还能否从这些商业计划书中找到下一个盛大?

“下一个盛大未必会由我来发现,但是下一个盛大肯定存在。”黄晶生告诉记者,如今的股权投资越来越艰难了。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内地股权投资还只是5~8倍的市盈率,今年就到了12~15倍,有些甚至要25倍,因为同类型上市公司市盈率超过50倍。

“事实上,因为政策法规风险、税收问题,以及退出困难等原因,几年前内地股权投资还面临着折价局面,而如今却大大溢价了。”黄晶生说。

另一个令黄晶生苦恼的问题是,随着竞争的激烈,无论是企业还是PE本身都沾染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这对行业发展不利。最大的问题是现在世界变了,原来是资金少企业多,而现在恰好掉了个转,“企业家的选择多了,就有一种看花了眼、挑花了眼的感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一些私募基金往往为争夺客户而缩短调查时间,为今后的投资埋下了隐患。

“都说PE赚钱,其实过去20多年间,只有最近一两年是赚钱的。” 黄晶生坚持说,“比起二级市场上炒股票,我们挣的是‘血汗’钱,中间有很多辛苦。你看,我的头发都白了。”他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头发。

私募故事B

熊晓鸽:从记者到“中国风投第一人”

熊晓鸽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及IDG中国媒体基金创始合伙人。目前在中国管理着13.5亿美元的创投资金。熊晓鸽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

近年来,中国的财富神话似乎大多来自高科技产业界,在这些成就众多科技富豪的高科技企业背后,有一个名为IDG的公司。很少有人知道,在美国纳斯达克市的20多只中国概念股中,有一半以上曾经接受过这个机构的风险投资。而IDG缔造中国概念股的操盘手,正是从新闻记者转行的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有着“中国风投第一人”之称的熊晓鸽。

歪打正着涉足风投

熊晓鸽当初去美国本来是学新闻的。毕业后,他在美国的卡纳斯出版集团做了记者,采访了很多硅谷的公司,由此与风投结缘,“我才知道风险投资还那么厉害。”就在那个时期,他结识了硅谷一些很大的风险投资机构,逐渐了解了这个英文简称叫“VC”的行业。

1991年,熊晓鸽第一次回国,在深圳碰到很多大学同学,他们满怀激情地想创业,但最缺的就是资金,“感觉很像硅谷,不过他们对风险投资几乎一无所知。”

不久,熊晓鸽投奔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旗下,他对亚太市场出版业的见解和开发计划受到董事长麦戈文的青睐。巧的是,麦戈文曾在1989年底试着在中国投资了一个项目,叫“太平洋比特”,投了之后一点钱没赚,便让熊晓鸽去看看。“当时我并不知道麦先生也做风险投资,麦先生也不知道我对风投有所了解。”熊晓鸽发现项目在技术方面没问题,但是市场不对路,所以产品卖不掉。“得在国外找买主”,熊晓鸽拿定了主意,在美国参加了一场体育器材展销会,得到美国公司600台的订单,第一年便扭亏为盈,赚了近200万元人民币。

这一项目的成功让麦戈文眼前一亮,熊晓鸽也就歪打正着地开始了他的风投生涯,肩负起带领IDG开辟中国风投市场的重任。

1993年,IDG在中国的第一个投资基金“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后更名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资金规模两千万美金,熊晓鸽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IDG在中国的投资故事。他也因此被《纽约时报》评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

多年以后,随着一只只中国概念股登陆美国股市,IDG在中国的投资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做风投就是找人

如今,IDG已经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企业,包括搜狐、百度,当当网、金蝶软件、速达、易趣、3721、携程网、亚信、慧聪国际、如家等。随着IDG公司投资的众多互联网公司上市,以及搜房、易趣等进行股权转让,IDG公司获取了丰厚的回报。据熊晓鸽透露:“IDG的第一个基金是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年均回报率超过40%。”

虽然做了这么多企业,但如果你问熊晓鸽最得意、最成功的项目是哪个,他一定会说是下一个。回顾十几年的VC之路,熊晓鸽感言:“做风险投资,与其说是找项目,不如说是找人。”在这个圈子里,投资失败的原因95%甚至99%都是因为投错了人,而不是投错了项目本身。为了选对人,熊晓鸽和他的团队用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来考察受资公司的管理团队,而考察其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的时间只占到40%。

IDG风险投资公司以投资高科技行业而享誉中外。但是,熊晓鸽现在却对外发出一个信号:“IDG将不再只投资高科技企业,还将向传统行业迈进。”

而这几乎同时又是一种潮流,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发布的《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度传统行业吸收了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占总比例的14.3%,仅次于IT行业。而去年22个实现IPO的风险投资企业中,也有6个属于传统行业,仅次于IT行业。传统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冲击高科技产业,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

对此,熊晓鸽表示,投资领域不应该按照高科技和传统行业来划分,而是应该看该行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拥有有效的管理团队,并取得快速的市场增长。因此,IDG可能不会从传统行业和高科技领域这个角度来判断是否做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IDG投资的“如家连锁酒店”去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给IDG投资传统行业带来很大信心。

名词解释

什么是PE?

PE,即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具有融资意向的企业向具有投资意向的机构定向发行股票,投资者获得企业股票,企业获得资金的行为。私募股权投资一般是在企业上市之前进行的,而私募投资者退出的渠道也多是通过企业上市。在很多时候,PE也被称为战略投资。PE与VC(风险投资)不同。VC一般是在企业创立初期投入的,而PE通常在企业发展壮大后进入,并可能成为VC的接盘人。

另类声音

谢国忠:PE热背后有隐忧

毫无疑问,在内地投资界,PE正在变成一种时尚。

不过,在论坛总结发言时,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对当前的PE热发出警告:“PE的繁荣很可能是一个泡沫,是最近全球流动性泡沫的表现。随着全球通胀的上升,泡沫会破灭,这意味着PE风光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他甚至不顾可能给主办方造成难堪,直言“再过两年你再开一个私募的会,人就没这么多啦”。

谢国忠表示,国外的PE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债券市场,不过,最近受次级债的影响,通过发债来为杠杆收购融资的市场冷却了下来。“这意味着,PE泡沫可能正处在破裂边缘。”另外,对于我国内地来说,PE所需的大多数核心技术并不具备。因为内地几乎不存在杠杆收购市场,没有一个复杂的债券市场来为这样的交易融资。因此PE的繁荣,至少在目前的内地只是一个虚幻的泡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liaosm
凤凰网财经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